让孩子学会共情,可以从了解父母开始

很多人都说80后一代的孩子大多数比较自私,原因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都是家里人宠着长大的,行事作风难免比较自我。

从小没有学会共情的结果,就是长大了之后难以融入群体,社交能力比较差,在群体中很难找到清晰的自我定位。

其实想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拥有高情商,并不难,父母自己就是最好的教材,让孩子理解并关注家长的感受,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能够学会如何体谅和包容他人。

真实地表达自己,才能和孩子更好地进行沟通,通常情况下很多育儿重点多在于家长如何接纳并且理解孩子的感受,家长是包容的一方。

但事实上孩子也同样需要关注和接纳家长的情绪,也就是说父母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理解他人,家长的情绪也需要被孩子所关注,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能忘了自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也要说出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他们才能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共情,可以从了解父母开始

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一种是感性的方法,一种是理性的方法,所谓感性的方法就是用自身的行为来感动孩子,孩子是有良知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感恩和理解之心,只要被激发出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所谓理性的教育,就是从道理和思想上去教育孩子,比如说看书,看电视等等,从而让孩子懂得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有的时候造成孩子薄情的正是父母自己,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但那并不等于父母就要包办孩子的一切,凡事都为他们提前做好,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和辛苦是需要技巧的。

不是一味地和孩子唠叨自己如何不容易,更不是每天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辛苦,而是要给孩子空间和自由自己去看去听去思考。

让孩子学会共情,可以从了解父母开始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溺爱是一把双刃剑,看似全心全意为了孩子,但事实上暗中已经慢慢滋生出了叛逆,不理解。

如果孩子不懂感恩,不能理解他人,不管有多高的天分,多大的才华,都算不上是一个健全的人。

所以做父母的要有选择地替孩子做事情,经常留一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时不时和孩子说一说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从小知道理解孩子的辛劳。

虽然说天底下最无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投入也要有适当的“回报”,才能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如何体谅家长。优秀的家长都会让孩子理解不同方面的自己,而不是仅仅展示给孩子一个强大无所不能的形象。

不要让父母的疼爱和良苦用心付诸东流,更不能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索,孩子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在幼年的时候没有办法独立生存,但家长不能因此而把他们看成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代劳的无能个体。

让孩子学会共情,可以从了解父母开始

要多给孩子一些独立思考和做事的机会,不管年纪再小,孩子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只有这样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才能够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以及父母的良苦用心。

家长要从一开始就摆正教养的观念,不要等到他们叛逆的青春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调整管教方式,修正教养观念,让亲子之间的理解由父母单方面转变为双方互相理解。

了解各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不管年纪再小,都要尊重孩子要求独立的想法,减少反复唠叨的行为,孩子能做的事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习惯

帮助其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家长,比如通过游戏来让孩子扮演父母,家长演绎他们平时无理取闹的行为,这样他们就能明白平常家长是有多不容易了。

让孩子学会共情,可以从了解父母开始

当孩子进入到家长的角色之后,他们就更能明白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在商讨与孩子有关问题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表达机会,并慎重考虑孩子的观点,尊重是相互的。

这样父母既能更多地了解孩子,也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倾听他人。亲子沟通要注重沟通情境,尽可能选择双方都可以专注的时间,避免双方情绪不佳,疲倦或者繁忙的时候。

家长要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不断升级和优化教育的方式与手段,理解是相互的,但前提是父母要做好主导和领路人,只有这样才能够教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父母   教养   叛逆   亲子   感性   重要性   情商   群体   情绪   家长   事情   独立   孩子   机会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