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上进心

现在提倡正面教育,于是很多父母就把表扬挂在嘴边,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说好,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盲目自大,过度自信。

鼓励并不等于表扬,正确的激励方式其实和什么都说好还是有区别的,虽然要注意树立自信心,不能总是打击,但需要掌握的是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对孩子的鼓励不能没有原则,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由此可见,鼓励这件事也是需要学习的,并不是对孩子说加油,说好就等于是鼓励孩子了。

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上进心

那么究竟要从哪些方面鼓励孩子,怎样鼓励才是正确而有效果的呢?

1. 鼓励不等于表扬

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有的家长发现自己鼓励孩子,却让他们越来越胆小,如果对孩子呈现出来的结果说:你真聪明,其实是在强调他们的天赋,但如果对孩子说“你真努力”强调的是他们付出的辛苦,与前者相比,后者能够让孩子在下一次的行动中更加愿意付出,迎接挑战。

被父母表扬长大的孩子会有自负的心态,自认为很聪明,他们更不愿意面对挑战,因为挑战有可能会失败,打击他们盲目的自信。

当一个孩子被夸奖聪明的时候,内心会有压力,为了维持这个聪明的形象,就会拒绝冒险和犯错。

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上进心

而被正确鼓励的孩子,会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还有进步和改正的余地,于是下一次就会更加积极地面对困难,努力的想出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盲目表扬对孩子不一定会有积极的作用,而鼓励却能够让孩子获得自我掌控感,从而更加积极的面对问题和困难,有更大的进步。

经常受到鼓励的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被盲目表扬的孩子则更加相信运气,容易放弃。

2. 正确鼓励方式

家长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积极的一面,甚至错误都是可以挖掘出鼓励的闪光点,哪怕他们只有一点点进步,也是可以受到鼓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被不断的肯定,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归属感,产生不断前进的勇气。

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上进心

所谓积极的一面并不代表最后的结果就是好的,但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需要被父母所看到。这样他们才能持久保持,成为品格的组成部分。

可以将错误当成学习的一部分,进而加以鼓励,还能够激发出孩子改进的动力。通过先扬后抑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理解和包容,同时也能让他们更进一步地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到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这样一来,孩子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改掉之前犯的错误。

3. 这些词语更好用

表扬孩子的时候家长喜欢用的就是“真棒,厉害,加油,好样的,你真乖”与其用这些笼统的表扬词汇,家长不妨尝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的鼓励。

通过事件来鼓励,很多家长都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心态,希望孩子能够第一次做任务的时候就能圆满成功,但事实上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训练的,前几次有失败和瑕疵都是正常的。

鼓励与表扬的区别,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上进心

又或者家长期待好的结果,但在过程中却不加以辅导,比如说希望孩子能够收拾好房间,但却从来不告诉他们收拾的方法,就会造成孩子看着乱糟糟的房间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和孩子分工合作,让他们通过事件来获得进步。

当他们完成之后别忘了鼓励孩子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不仅能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而且还学会了一些新的技能。如果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那就通过先扬后抑的方式,最后补充一下可以改进的地方。

幼儿时期是孩子好奇心最为旺盛的阶段,家长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

激将法也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有效方式,孩子的好胜心都很强,家长可以运用激将来激发出孩子的动力,正确的激将方式能够让孩子快速的进入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这种状态能让孩子更加集中精力和注意力。

在家长不断的暗示“你能行”的情况下,孩子也能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不害怕,有更强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上进心   暗示   盲目   自信   害怕   心态   聪明   区别   困难   家长   正确   父母   错误   努力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