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父母,普遍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略了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今天家长群里有一个妈妈咨询我,说她孩子粗心。上4年级了,简单的书本抄写都能抄错。语文考试时,“野鸭”写成“野鸡”,还有什么把“来”、“大”字写错等等。反正是这位妈妈举了一大堆例证来说明孩子粗心,问问我有什么办法。

焦虑的父母,普遍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略了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我一开始还以为孩子是有厌学情绪,所以考试或作业时光追求速度,希望快点写完可以玩,可以干别的。但是这位妈妈又说孩子不厌学,成绩也还不错。那我就明白为什么这样了,是这位妈妈有些追求完美,因此很可能是把孩子的一些小问题给放大了。

虽然是小问题,但是在大多数妈妈的眼里,可不见得是小问题。因为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最厉害的,所以当他们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尽管可能是比较小的问题,甚至只是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他们也会放大化,觉得是一个严重问题,他们就忍不住要纠正。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通病。

事实上,父母的这种做法完全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说,这样的教育只会起反作用。

容易被自己主观误导的父母

有很多父母,他们对孩子期望很高,所以他们会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这本身没有错误,只有高标准才能拔高孩子的水平。但是建立在这个教育标准下,父母极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小题大做,把小的问题给放大化。

就上面这位妈妈来说,孩子其实已经比较优秀了,但是孩子肯定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上面妈妈说的一些粗心问题。这位妈妈因为对孩子有比较高的标准,所以敏锐地注意到了孩子的这些小问题,于是就开始焦虑,想要纠正它们。觉得只有纠正了它们,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这样的思想没有错误,其实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都是采用的这种教育理念。

但问题是,这“小问题”足以称之为“问题”吗?如果孩子写了一天的字,就偶尔写错了几个,我们就因此判断孩子有些粗心,就需要纠正,这合适吗?

对于严格要求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这就是一个“问题”,他们认为这就是粗心,就需要纠正,需要提高孩子的认真水平。因此,他们当然就因为这个问题焦虑,会批评指责孩子。

当然,对于另外一些父母来说,他们可能就不觉得是个问题。他们甚至觉得孩子表现得很好,只不过才写错几个字罢了。他们不仅不会因此批评指责孩子粗心,反而会表扬孩子,夸奖孩子写得认真。

你看,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父母就产生了不同的认知,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做法。究其原因,这个“小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会不会引起父母的焦虑,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是因为父母的主观认知。

焦虑的父母,普遍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略了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那么在这不同的认知下采用的不同教育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当父母把“小问题”放大后,父母必然会对孩子强调,让孩子不要犯这种错误。而因为这是个“小问题”,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被父母指出来了,孩子肯定会注意到了。那孩子可以改吗?我认为大概率不会,反而会导致这个“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原本孩子没有觉得自己粗心,但是现在被父母指出强调后,孩子肯定会注意自己的表现。但是经过观察,他会发现自己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事实上任何人都会存在粗心问题,有百分百完全不粗心的吗?没有,因此只要你想找到自己粗心的案例,只要你有心就总能找到)。

于是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粗心,他们首先也会想到要纠正自己的问题。但是原本这就是一个小问题,孩子写字粗心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他也很难提高自己的准确率,因为孩子写字本来就很难百分百准确。于是孩子就会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改不了粗心问题,就因此产生“我是粗心的”自我评价。这样的自我评价一旦产生,孩子就会内化这评价,孩子就真的成了一个“粗心”的人。以后再写错,他也不会努力纠正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就是粗心的,写错很正常”。

“小问题”就真的变成了“大问题”了。

焦虑的父母,普遍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略了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那如果这样的纠正是错误的,难道父母就不管了?

如果你有方法可以管,但是对于大多数教育水平不够的父母,你还真不如不管,因为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纠正能力。

孩子的自我纠正能力

什么是自我纠正能力?就是即使原本做错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可以自我修正,改正自己的问题,这就是自我纠正。

还是以这位妈妈提出的问题为例。

原本孩子是存在一些粗心表现,但是这些表现并不多,只是偶尔出现。出现的原因跟孩子本身感统不协调、认知水平等生理或心理因素有关。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对于写字、做题的熟练,这种粗心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发现自己偶尔会写错,他们会自己努力避免这类问题出现,避免过高的失误率。也就是说,孩子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修正。

应该说,自我纠正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而且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大部分问题也是通过孩子的自我纠正来改变的。

比如说孩子写字的跳字漏字现象,不注重卫生,喜欢动手打人等等,这些问题即使父母不管,孩子也会自己纠正,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这个能力却被很多的父母忽略了,他们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改正问题,认为只有依靠他们教育才能改变孩子,让孩子变得更优秀。这种态度使得父母会更加负责,但是相对应的,也会使得父母容易小题大做,过于紧张孩子,过于焦虑。反而使得把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搞成了大问题。

父母需要做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孩子成长的大方向上,只要没有出现方向性错误,那些小的细枝末节就无伤大雅。

假如我们培养好了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有一天两天没阅读,有关系吗?假如我们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偶尔打打游戏、玩玩手机又怎么了?

父母要搞清楚重点,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精力放在一些无用的小问题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焦虑   父母   错误   自我   能力   孩子   厌学   小题大做   些小   粗心   认知   事实上   水平   努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