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一直想说一说生命教育的话题,但是一直不敢说。


不敢说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底气不足。虽然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但我认为自己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个是年龄不够。尽管几年前就迈入了不惑,但直至近两年,才隐约感觉自己开始从之前纯粹地关注“事情”,慢慢变得开始关注“人性”,我想这可能也是自己慢慢地开始对生命价值进行探究的象征吧。既然刚刚开始,何来经验再向他人分享呢?


其实去年疫情期间,就曾经和奇想国的大BOSS,资深出版人黄晓燕老师针对这个话题有过交流,当时她对于生活教育的看法就颠覆了我的认知。最近两三个月,有几位绘本教育指导师的学员,在学习中也跟我提到了“生命教育”的问题,便促使我决定要找个机会,约上黄老师,和大家聊一聊这个在育儿过程中绕不开、困扰大家许久的话题。

昨晚的直播搞得很欢乐,两个70后的老阿姨,在直播间里无所顾及,黄老师可比我顽皮多了,抽奖时和粉丝们玩起了“你猜不到我想说什么”的游戏。其实,“顽皮”的背后,是她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关于什么是生命教育,我们如何来看待生命,接下来的几大段内容,皆来自于黄老师在直播间内和大家的分享,另有之前她给我找来的学习资料,总结出来,供各位参考。

生命教育,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来以己之力,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过程。

生命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打个比方,像个“立方体”,实际就是我们关于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关于生命的长度


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命的起源问题。

生命从哪里来?帮助孩子,懂得生命最初从哪里来。(之前准备了两个奇想国出品的故事,《我曾经是一条鱼》《北欧神话》,因为时间关系,直播间里没有呈现给大家)


第二,是生命的终点问题。


人生来就意味着死亡。只是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淡忘了死亡这件事。


如果在你的生命里遭遇过生死,你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就会大为改观。


这样的遭遇帮助你认识到:生命有限,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实现每一天的价值。


说到生死,推荐两本书奇想国出品的经典绘本:《小小的她的来访》,和《人山》。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这两本书,黄老师在直播间里给大家作了精彩介绍)


《小小的她来访》,将“死神”比作一位温柔的小女孩,做了30年出版的黄老师第一次发现,原来可以用如此罕见角度来描述死亡,用如此温暖的笔触描述失去、别离和死亡的悲伤。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死神有爱的一面,向我们展现出它身后的慈悲。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人山》则是一个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故事。小男孩的爷爷已经苍老,即将离开人世,为了帮助爷爷挪走背上的大山,好让他能够和自己一起旅行,小男孩踏上了寻找“世界上最厉害的风”的旅行,因为这世界上最厉害的风,能够吹走爷爷背上的大山。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一路上,小男孩遇到了大树、小石头、山羊等等,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小男孩终于成功地找到了世界上最世界的风,但是爷爷还是没有等小男孩回来就走了,爷爷给男孩留下了什么吗?

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故事,讲述着人生的离合聚散和前人留给后代的无限财富。贯穿全书的人生智慧和哲理,能够启发大人和孩子对人生展开不一样的思考。

第三,懂得生命有限,所以更要珍惜生命。

同样因为时间的关系,之前准备的《泥巴人》,没有时间在直播间里和大家分享,有些小遗憾。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泥巴人是个古老的犹太传说,也是个非常残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布拉格城,为了抵御敌人的进攻,先知创造了一个泥巴人来帮助当地的居民。强大无比的泥巴人成功地完成了先知交给他的任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此时,先知却告诉他:现在,任务完成了,他必须回归尘土。泥巴人极度留恋生命,非常不甘心,但还是被先知变回了泥土。


每个人的生命其实都很短暂,与泥巴人相比,我们是自由的,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当我们认识到这份自由不是理所当然的,才会真正珍惜自己的生命。

关于生命的宽度


生命的宽度,就是我们建立起“人和他人的联结,人和社会的联结,人与自我的联结”。


我们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实现。

同样因为时间关系,黄老师无法在直播间里将这部分展开,她推荐给大家的两点关注,一是体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认为“亲子之爱,是渐行渐远的爱”,如同奇想国出品的《美杜莎妈妈》中所描述的母爱之放手。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另一个是体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描述职业方面的图书,来帮助孩子理解社会由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共同构成,学会尊重他人。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直播间里,黄老师重点和大家分享了两个她非常喜欢的故事,一个是《我们的世界》,一个是《暴风雨中的孩子》。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我们的世界》,是一本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图画书,带领孩子们开始一场哲思之旅,从孩子的家出发直到太空,看世界的视角一直在改变,从微观到宏观地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然后当他们翻转书本,又进入了另一个孩子的世界。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想象他们在地球上和宇宙中的位置。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暴风雨中的孩子》,是1953年凯迪克银奖作品。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描述了孩子观察暴风雨来临前后内心的体验,以及不同的人在经历暴风雨时的感受和心境,真实而美丽,温暖而感人,诗意且灵动。

一位美国读者斯诺克这样评价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作者的视觉想象。她能够用词语画出一幅画,而且还能让孩子读得懂。她描写农场周围风景和雨从天瓢泼而下的方式非常迷人。”


这是一本文字超美的书,堪称描写自然景象的满分作文范本。

关于生命的高度


这是一种自我实现,是我们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所在。

黄老师分享了两本她爱的书。一本《如果》,一本《做玩偶的戈蒂》。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如果》,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给孩子的成长寄语。至今,依然是英国本土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不单单是给予孩子忠告的诗句,而且适合在人生任何阶段念给任何人听。

整首诗如同列出一份清单,模拟了人生所面临的种种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抉择可以确立一个人的性格。这首诗鼓励每个年轻人去思考未来,做出生活的抉择;同时也提醒每一位家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何其重要。

黄老师用她那极富金属质感的声音,把整首诗读了一遍。我被其中的一句击穿——如果你有梦想,但又不被梦想支配。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最近十年,包括现在的自己。

此刻的我,正踏在渐渐靠近自己梦想的道路上。

作为一个所有人眼中的“拼命三郎”,一个大部分人眼中的“只有工作毫无生活情趣”的“女汉子”。其实一直到了近两三年,我才开始真正地认真地思考“是否能够偶尔停歇下来,欣赏一下沿途美丽风景”的问题。


我很喜欢黄老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所谓不被支配,是“想停下来就可以随时地、潇洒地停下来”。

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


《做玩偶的戈蒂》,是一个关于“匠人”的故事。主人公戈蒂在父母去世后,独自生活,以雕刻玩偶为生,她认真且充满爱意地制作每一个玩偶。


有一天,戈蒂高价购买了一盏设计精美的来自中国的小灯。朋友很不理解,这个灯的价格超出她的承受能力,直言她“疯了”。戈蒂感觉此刻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十分孤独。睡梦中,她与那盏灯的制作者——一位素未谋面的艺术家相遇,一番梦中对话,令戈蒂领悟到了艺术创作的真谛——艺术家的艺术是“为朋友而做的”,艺术,是为知己而为。


我知道这个毫不起眼的、文字平实、黑白图画的小本书之所以成为黄老师的最爱,是因为描述的就是她自己,一个专注于图书出版30年的“匠人”。


而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为了成为一个好妈妈、为了成为真正自己的热爱学习的人,不也正是“匠人”吗?


这个故事,献给每一个专注于热爱之事的人。

该如何谈论死亡


最后的一点点时间,黄老师解答了关于在育儿过程中,如何面对和孩子谈论“死亡”的问题。


第一个,是当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这种情绪一直无法消散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做呢?似乎读了很多关于死亡话题的绘本、和孩子讲了许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或解读,都不起什么作用。


黄老师的建议,我觉得十分到位: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用我们的拥抱、安抚,用我们的爱,来接纳他们对 “死亡”产生的恐惧情绪。不用过于纠结如何去解释死亡,而把关注的点放在孩子恐惧情绪上面。


第二,当我们向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解释“死亡”,需要做一些比喻帮助他理解吗?但是有时做了比喻,孩子会一直追问下去,反而越解释越糊涂。


黄老师仍然用了“尊重”二字来解释。对于“死亡”的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其实可以在内心里,就把孩子当作一位朋友,一位同等高度的人来看待,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向他们解释“何为死去”。


生命教育是个庞大的话题,人的成长也是持续一生的过程。最近随着女儿的成长,我越来越感受到,教育和陪伴孩子,是个漫长又富于变化的过程。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


“正确的教育,不能像制造机器似地大量生产。要研究每一个孩子,需要耐心、细心和智慧,要观察孩子的兴趣、能力、性情。了解他的困难,考虑到他所受的遗传和父母的影响,而非仅仅把孩子归于某种类别——一切都需要机敏而富于弹性的心,不被任何的制度或偏见所拘束。”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成长,不知不觉地,会去丰盈我们的“生命立方体”,这样一想,才能明白,为什么会去感恩与孩子的相遇。


愿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先知   生命   匠人   维度   泥巴   奇想   玩偶   爷爷   老师   话题   关系   孩子   时间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