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家长“持岗上证”,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一早,家长群里又曝出了两起孩子跳楼事件,据说从复课至今已经有二十多起学生跳楼事件了,年级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当然,这些消息都是家长群中的传说,毕竟没有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不过,听娃说他们这周的心理课居然真的上了一节心理课,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团体心理活动,似乎从中也能感受到端倪吧。可惜的是班级群中主课老师们依旧负责任的每天打卡,通报各项考核的优生名单,估计心理课上的那点儿慰藉,不出半天就流于形式了吧。


吐槽:家长“持岗上证”,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都在说两会建议父母要“持证上岗”。当然孩子的教育、特别是身心的培育,重点离不开家庭教育。当我们谈论一起起关乎生命的事件时,听到最多的都是说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焦虑与不恰当的施压。可是如果继续问下去,父母的焦虑又是来自哪里呢?又是什么造就了充满焦虑和不断施压的父母呢?想必这个问题就没有人愿意去面对了吧,更别说提议了。

从来,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当我们开始提出通过家长课堂重新塑造父母的育儿观时,到底希望重塑的是什么?这一代父母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及当下的社会总体环境,才会形成某种普遍的行为与观念。否则,鸡血的只可能是个别父母,造就暴戾少年的家庭也只会是特例,又怎会提到全民层面的家长教育呢?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要有多无奈,才会把课业扔到课外,把身心教育用职责的方式明确给到家长?

所以集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家庭教育,仿佛是在说:外面血雨腥风,只有靠家庭给予孩子唯一的心灵港湾了。


吐槽:家长“持岗上证”,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今年复课的开学第一课,教育频道特意安排了一节心理专家的家长课堂。然而,我看到的家长群里的反应却是褒贬不一的,原本就关注孩子身心的家长觉得专家所言句句真理,而原本就唯学业论的家长则是一边搜集视频照片打卡,一边表示完全受不了。

很多时候,道理之所以能够被接受,通常是因为它恰好激活了你当时潜意识里的信念。 而我们教改最有意思的就是,一方面在倡导打破“一考定终身” ,一方面却将考核这一利器越用越广,连做父母都打算推行“持证上岗”了。如此一来,毕生发展都将统一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了吧。

所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说到底还是逃不开“考试”的宿命啊!

所以,“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到底是想解决谁的、什么问题呢?

吐槽:家长“持岗上证”,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家长   主课   流于形式   上岗证   上证   说到底   家庭教育   焦虑   身心   课堂   父母   事件   孩子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