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的廖老思。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在上初二的15岁女孩,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他称呼为小莉(化名),据小莉妈妈交代,从初二开始,小莉放学回家就玩手机玩游戏、刷视频,学习完全不上心,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有时候说急了孩子就把门一锁,谁的话都不听;后来彻底不愿去学校上课,由于小莉妈妈是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因为孩子这事内心非常挫败——自己身为老师,却没能把自己孩子教好,又怎么有信心培养好其他孩子呢?所以内心非常纠结、无助及苦闷。


根据小莉妈妈向我们求助反映的信息,小莉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一谈学校立马翻脸,对学习极度抗拒,拒绝改变


根据小莉妈妈所说,小莉从初二下学期就不肯再去上学,之前就读的那个学校功课多,小莉的作业经常没完成,而当她没写完作业的时候又不敢去上课,就呆在家里;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后来,父母帮孩子转学到了国际高中,准备将来让小莉去澳洲留学,谁知道在国际学校功课没有以前的学校多,她就开始玩手机,应付式学习,每次考得不好她也不想办法努力改变。


之后,小莉说想报雅思班,父母按她的要求报了雅思班,结果一到上课时间又跟之前一样老是拖着不去。只要一和她谈学校或学习相关话题,孩子立马翻脸,把被子盖在头上压根不听,极度抗拒,问她有什么困难,她也不说;


最后,小莉妈妈很无奈地向我们诉苦道:“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跟她交流,简直没法交流,恳请老师赐教,现在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


2. 回家就躺床上玩手机、游戏、聊天上网


自从转到国际高中之后,小莉也正常去上学了,但是放学回家就躺在床上看手机、打游戏、聊天上网,有时候父母多说几句,小莉直接把门一锁,把父母晾在客厅外生闷气。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在问到什么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对父母的抗拒跟不耐烦时,妈妈回答说:“跟她说让她好好读书,少看点手机的时候,孩子就感到非常不耐烦!”


孩子妈妈补充说道:“其实我们也没有禁止她看手机,只是她现在把时间都花在聊天和打游戏上,以前的兴趣爱好,例如网球、游泳、画画等,现在都不去了,简直就是自暴自弃这四个字最好的写照!”


3. 不懂得感恩,平时在家什么事都不做


还有一点是小莉妈妈最难接受的:“小莉平时在家什么事都不做,不知道感恩,我们下班回家她也只顾自己玩手机,不帮家里做任何家务。有时候洗完澡,卫生间都是头发,她也不肯清扫一下。


在谈到孩子性格的时候,小莉妈妈说:“孩子性格很内向,你问她什么都不肯说,我们根本没办法跟她交流。而且孩子平时也很宅,同学不来找她,她也不会自己出去玩,有时候我们想带她出去吃好吃的,她也不去,真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经过和小莉妈妈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步还原了小莉所在的原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并针对性提出改善意见,列举如下:


错误管教一:妈妈在家比较强势,对孩子打压批评居多


剖析:

根据小莉妈妈介绍,在小莉12岁以前一直很听话,妈妈在家比较强势,对孩子打压批评居多,和孩子真正好好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有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压力,不自觉把情绪写在脸上,甚至会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从小一直认为妈妈是老虎妈妈,心里有什么委屈,也不愿跟妈妈倾述;现在孩子长大了,妈妈想主动跟她交流,她也不愿意开口了,不知道她内心是怎么想的。


小莉妈妈继续补充说:“以前是我们没有真正走进过孩子的内心,导致现在非常迷茫,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希望老师帮帮我!”


建议:


在大多数家庭中,很多父母都非常在乎孩子是否听话,貌似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懂事的乖孩子,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原因在于,孩子行为上的听话不代表思维上的认同。


正如小莉在12岁以前就非常听妈妈的话,但这只能说明小莉在行为上是服从妈妈的,但在思维上却不一定认同;甚至是逆反和压抑的,对妈妈的强势、打压以及批评,小莉采取的态度是敢怒而不敢言,怒在心里却闭口不谈,此时,父母想要走进孩子内心,当然就比登天还难。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其次,由于小莉妈妈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经常把情绪写在脸上,甚至发泄在孩子身上,这又导致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紧张与恐惧,并逐渐形成肌肉记忆,似乎只要一看到妈妈,就唤醒了孩子内心的紧张与恐惧,正如小莉把妈妈形容成“老虎妈妈”足以说明这一点。


正如纽约国立语言障碍医院的创办人詹姆斯.格林博士有句格言所讲:“只要放松,就能谈话。”,换句话说,当人经常感到紧张、恐惧,自然就难以开口倾述内心的想法;长期以往,便有可能发展忧郁症、及抑郁症,这无疑是需要引起父母足够重视的!

结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并非孩子越听话就越好。孩子可以有情绪,也可以有反对意见,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态度,关键在于,父母要培养孩子敢于与父母平等沟通、交流的勇气与思维;另外,为人父母,更应该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桶;


切记,每一次我们向孩子发脾气,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比这严重百倍的是,我们向孩子示范了错误的情绪排解方式,这对孩子身心的伤害,无疑是终身的。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错误管教二:父母从小对孩子做到了陪同,但没有做到陪伴


剖析:

据小莉妈妈介绍:小莉小的时候跟外婆住在一起,尽管妈妈也有一起带孩子,但陪伴孩子的主要时间跟精力都花在了带小莉出去上一些兴趣班或补习班等,用妈妈的原话则是:“孩子小的时候我做到了陪同,但没有真正做到陪伴。”


另外,孩子爸爸由于工作比较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则更少,12岁之前小莉和妈妈的关系相对较好,和爸爸的关系比较疏远,之前小莉对父母也很尊敬,现在压根都没把父母放在眼里,父母主动和孩子说话,孩子也是爱搭不理的。


建议:


从小莉目前对父母不尊敬,没把父母放在眼里可以看出,父母在孩子内心的影响力早已被削减得少得可怜了;而当父母对孩子不再具备有效的影响力时,尽管父母悔不当初,做出改变甚至主动和孩子示好,孩子也是不买账的;这就相当于一个我们压根不认可的人,无论对方态度多么诚恳,所讲的道理多么正确,我们从内心里仍旧是保留态度,甚至是抗拒的;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如何塑造自我的影响力,如何树立教养孩子的权威,对于影响孩子改变这件事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影响力呢?


首先,我们要停止一切错误不当的管教方式,停止对孩子内心进一步的伤害,这也是我们父母塑造自我影响力的首要条件;

其次,我们要重新积累管教孩子的内在资本。这就好比我们在银行里有一定存款,我们才有取款的资格,否则就属于借款欠债了,我们自然不能责怪银行柜台不给我们好脸色看了。


同理,在过往教养孩子的历程中,我们欠下了太多的情绪以及亲子关系的负债,导致孩子现在彻底不想和我们“合作”了,甚至不想再给我们“翻盘”的机会了;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怎么办?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讨好、示弱同样无法得到孩子的支持,只有按捺住性子,脚踏实地地重新积累亲子关系的“原始资本”,我们才有再度赢得与孩子握手言和且拥抱合作的机会;


这无疑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如何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父母真实、一致的爱,以及无条件的接纳和信任,让孩子发自内心的认为,父母是接纳自己的,是无条件相信以及支持自己的,自己所处的原生家庭环境是安全的,是彼此理解及互助的;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真正把家当做是自我疗愈的避风港湾,才会把父母当做自己遭遇挫折后,满血复活的精神加油站,才能从与父母良性互动过程中,真正汲取到自我认同的依据以及再度挑战一切困难的勇气,这无疑是孩子重新回归学习的重要筹码。


一个听了我建议的妈妈,在坚持60天实操训练后,给我发来了孩子最近的改变反馈,内容如下:

“老师晚上好!和您分享一下孩子最近的改变:总体来说改变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父母的态度上。记得两个多月前,家里经常因为手机问题,争吵不休,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孩子甚至一度扬言要离家出走,再也不想回这个家;


有一次甚至对妈妈动手,对妈妈怒吼咆哮爆粗口,叫妈妈滚蛋,甚至骂妈妈是贱人,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是万念俱灰,伤心至极,心想怎么培养出了这么个不孝子?真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千不该万不该把这“白眼狼”生下来!简直是来寻仇的,不是来报恩的!


经过廖老思以及团队的耐心指导,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问题压根不在孩子身上,孩子之所以对父母不恭敬,完全是因为我们父母对孩子缺乏影响力;孩子之所以对父母不感恩,则是因为孩子压根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恩德,感受到的是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说教、打压及训斥,所以,他压根没学会感恩,反而学会了了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


经过60天的实操训练,父母彻底改变了与孩子相处的模式,真正无条件地接纳并且相信孩子,不断向孩子传递积极思维以及正确的情绪管理模式;慢慢的孩子开始愿意接纳父母,和父母敞开心扉,最近甚至开始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洗碗、晾衣服,帮妈妈扛较重的东西,亲子关系大大地改善了;


另外,孩子也愿意和妈妈说心里话,倾述烦恼,愿意主动回学校上课,完成作业,玩手机的时间也明显减少了,有时候只看看新闻,大部分时间都能作息规律,管理好自己的手机;


总之,之前需要父母反复催促的事,现在都不需要父母操心了,学习上,进步也很大,最近一次考试,相比之前进步了83个名次,这是我们之前不敢奢望的,正如廖老思所讲,孩子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优秀得多,真的非常感谢廖老思及其团队,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我也经常跟家长朋友坦诚,孩子之所以有如此改变,最大的功劳其实不在老师身上,也不在父母身上,而在孩子自身的潜能上,换句话说,父母最大的使命,不在于改变孩子,而在于了解并唤醒孩子的潜能上。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错误管教三:延续了老一辈人的养育模式:替代式教育


剖析:

在谈到小莉妈妈的原生家庭环境时,小莉妈妈介绍说:“我自己小时候一直是外婆外公带的,5岁才回到父母身上,我和自己的父母之间像公司上下级关系,我们之间关系更多的是责任。”


后来成家了,自己也不自觉地延续了老一辈人的养育模式——孩子(小莉)由外婆协助管教,由于孩子外婆是大学老师,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外婆管得非常仔细,什么东西都会帮她做好,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外婆帮孩子做太多了,导致现在孩子不懂感恩,在家一点家务活都不愿意帮忙,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不得不说,想起孩子小时候的教养分工,小莉妈妈追悔莫及,后悔当初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有效培养及养育,没有承担起一个为人父母该承担的责任,而是把责任转嫁到了老一辈人身上,每当想到这,小莉妈妈总是难以控制地流下了懊悔的眼泪……

15岁女孩沉迷手机,一谈学习就翻脸,心理学家:陪同不等于陪伴

建议:

正如俗话所讲,千金难买回头一望,现如今,小莉妈妈的懊悔对于解决实质性问题而言,固然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往事可鉴,我们可以从小莉妈妈对自己以及孩子的原生家庭介绍中,收获以下经验:


1. 我们教养孩子模式,往往会不自觉地遵循父辈的教养模式,因此,正确教养孩子的关键在于,如何摆脱对过往不当或错误管教模式的制约。

2.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对孩子的成长承担起最主要责任,父母光是满足孩子物质或学习上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充分满足孩子内心真正所需的成长养分,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3. 尽管在孩子的教育上,老一辈人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历史不容更改,唯有吸取经验,把过去的错误,转化成未来的财富,从父母开始做起,重新修正孩子思维的“代码”,这对孩子的未来无疑是更有价值的。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欢迎大家在评论处分享自己教养青春期孩子的经验或感触,也可私信留言和老师倾诉孩子问题及困惑,希望能为每个无助的父母及家庭点亮希望的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手机   心理学家   教养   外婆   影响力   内心   情绪   小莉   身上   父母   错误   妈妈   老师   模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