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你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

明明困得不行,可就是睡不着?

躺在床上,脑子却不受控制地想事?

不管睡多长时间,醒来还是感觉特别累?

每次都要刷手机,看视频、听音乐才能睡着?

老是喜欢做梦,起床后还是很累……


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那么今天的文章内容非常非常适合你。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无处不在的睡眠焦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功人士的3-4小时睡眠被奉为努力的代名词:


前有搜狐总裁张朝阳,说现在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坚持两年了,效果特别好,还有很多时间做很多事情。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后有演员张萌提到自己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只有4点到6点的时间段在睡觉,经常凌晨3点还在回复工作消息。


有人列出大堆名人的工作日程表,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贵人之所以成为贵人,是因为他们把睡觉时间都用在了努力上,而你,只是在被窝上睡大觉,做美梦。”


得,这样的“成功焦虑”让睡眠焦虑更糟糕。


去年“何炅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也曾被网络热议。


papi酱在某节目里说自己曾经见过的“职场怪物”,比如说何炅,他睡的时间特别少。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有一次晚上录完节目收工后,何炅邀请papi酱等人一起去喝酒,papi酱太困了,没有去。


但何老师和别人喝到了凌晨四点。


到了早上七点开工的时候,何炅脸上居然没有丝毫熬过夜的疲惫,神采飞扬地说:


“我昨天晚上睡得特别好。”


这个“睡得特别好”,也才睡了不到三个小时。


何炅解释说:


对于他而言,睡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六个小时的效果是一样的。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不过何老师马上出来辟了谣,说自己只是偶尔睡这么少,健康的作息最重要。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尽管不少学者呼吁重视睡眠问题,但无论无何,睡眠焦虑无处不在。


据我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报告显示:


我国失眠人群有5亿多人,其中慢性失眠人群2亿多人。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家庭里都有人存在失眠的困扰。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睡眠为什么对我们如此重要?


专门研究生理节奏的神经科学家 Russell Foster 在一次 TED 演讲中解释了睡眠的意义。


根据他提供的统计数据,一般人一生中将有 36% 时间花在睡眠上,一个活到 90 岁的人,单是睡觉就会花掉整整 32 年。


对于“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而是有修复和能量储存等几十种解释。


其中 Foster 认为最有价值的是睡眠会对大脑产生作用的观点。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在另一位神经科学家 Jeff Iliff 的研究报告里,他发现,睡眠是大脑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满足身体需求的独特方式。


尽管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 2 % ,但大脑的电波活动会消耗身体四分之一的能量。


大脑中的血管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为大脑每一个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


大脑细胞在消耗能量时也会相应产生垃圾会废物,这些废物统一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但是大脑并没有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淋巴系统。


在睡眠状态下,大脑就会开始清除垃圾,这是大脑独有的解决办法。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睡眠占了一个人一生1/3的时间,只有改变这1/3,才能影响剩余的2/3。


睡得好,真的很重要。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每晚睡8小时,居然这么可怕?”


有人说,我每天睡够8小时,不就可以了吗?


但是大多数情况,尽管睡够了8小时,甚至12个小时,大脑依然感觉疲惫,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睡眠,并非以小时计算的一条长长的直线。而是如正弦函数那样不断波动着的周期。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每晚的睡眠,我们会在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之间交替进行。


首先是打瞌睡,我们就像一辆汽车,从山顶缓慢地下坡,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逐步进入睡眠。


之后便进入浅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时间最长,就像跑了一段长长的下坡。这一过程对人体运动修复有好处,但依旧睡得较浅。


浅睡眠之后便进入深睡眠阶段,此时你很难醒过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是分泌生长激素,恢复身体机能、恢复活力的关键。


之后就是REM-快速眼动睡眠。此时你就像一辆车回到山顶,在浅睡眠区稍作停留,然后像汽车无动力下坡那样进入这一阶段。梦境的发生、创造力的开发都在这里完成。


以上阶段组成一个周期,周期完成后,我们会短暂醒来,短到几乎无法察觉,就再度进入下一周期。


这一整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下来就是90分钟


那么如何根据睡眠周期让自己睡得更好呢?


前英国睡眠协会会长,现曼联的“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为此写了一本《睡眠革命》,他成功帮助众多运动员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改善睡眠,从而获得额外的能量。


在这里他介绍了一个R90睡眠法


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每晚睡4-5个周期,每周为28-35个睡眠周期(每晚5个周期,每周35个周期最为理想)


首先,固定一个起床时间
几点入睡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固定的起床时间。


“你的固定起床时间和日出时间相隔越远,你就越背离你的昼夜节律”,有点类似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次,倒推睡眠时间


比如,确定每天7点固定起床,那么往前倒推5个周期,睡着的时间应该在11点半,那么再根据你入睡的状态调整自己的上床睡觉时间(比11点半提前15-30分钟左右)。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如果你平时习惯于12:00入睡,7:30起床。


可有一天你熬夜做事,拖到将近一点才上床,这样以来次日7:30起床时恰好在深度睡眠时期,此时被强行叫醒,你会感到痛苦,疲惫不堪。


如果你能在夜里1:30再睡下,好像睡得更晚,实则你刚好睡满完整的4个周期,起床时刚好是REM-快速眼动阶段结束,身体修复完成。


这样尽管睡得少了一些,但精神状态会更好。


偶尔少睡一个周期并没有影响,但必须尽量避免连续 3 天睡眠不足。


除了规划自己的睡眠时间外,睡眠环境也很重要。


最重要的,睡前半小时内,不要接触手机、电脑


还有,比如在准备睡眠阶段,减少饮食、灯光调暗,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等等,让自己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另外早睡早起并不比晚睡晚起更好,这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有关,但很多人都会“报复性熬夜”,导致自己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不好。


归根结底,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和生活规律哦。


除了晚上睡眠,我们在白天还有两个比较适合小憩的时间点,那就是中午和傍晚。


大概在13:00左右和19:00左右,这也就是一个30分钟或90分钟的小修复周期。

“每晚睡满8小时,为什么还是很累?”


在这两个时间休息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睡眠不要超过30分钟


也就是让自己还在比较浅度睡眠的状态就醒来,尽量不要让自己在深度睡眠阶段被打断。


超过了30分钟,会让你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除非你睡够90分钟,否则中途打断睡眠,很容易让人头昏脑胀。


有个小技巧: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一是如果我们在醒来之前,刚好是在做梦,就说明我们完成了完整的睡眠周期;


二是从你醒来后的精神倒推,如果起床没有什么阻力,起床后的精神也很好,也能说明应该是在浅度睡眠时醒来。


另外周末补觉其实并不太好,失去的睡眠是补不回来的,反倒睡得越久人越难受。


每周保持28-35个周期即可。


何时睡、何时起、睡得好不好,远比睡得久重要得多。


不用执着每天睡8小时,现在开始利用R90睡眠法调整睡眠节奏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尼克   小时   贵人   焦虑   周期   深度   睡眠   能量   大脑   节奏   状态   身体   阶段   关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