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最近你还敢在朋友圈晒酒店、晒旅游、晒美食吗?


一位博主花500块潜入“上海名媛群”揭开伪名媛们的拼单生活——“花最少的钱,假装最高端生活”。


拼团名媛被社交媒体热议之后,无论其中的提到的名媛群是否真实,但这样一直存在现象值得深思。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名媛群”,一个高配版“拼夕夕”


价值500元的丽思卡尔顿下午茶双人套餐,6人拼单,每人仅需85元,即可享受上海首屈一指的下午茶滋味。


价值3000元一晚的丽思卡尔顿酒店,15人拼单,每人仅需200元,就能亲身体验上海富有盛名的酒店。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图片来源:@李中二


除了下午茶和酒店之外,还有心心念念的爱马仕包包,有让无数人为之尖叫的法拉利跑车,甚至连Gucci丝袜都可以拼团使用...

当然她们的目的不是真正享受,而是打卡拍照。

万物皆可拼,拍下美美的照片、设置好定位,然后反手就是一条美美的朋友圈:“经济独立的感觉真好。”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拼出一个精致的朋友圈(图片来源:网络)


营造这样虚假人设的不止女生。

被曝光的还有不少“男版名媛”:只要花几十块钱,就能在群里每天收到新鲜的“高端图片素材”。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10元就能在朋友圈改定位”“最低1元就可‘定制富人形象’”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豪车、别墅,高档生活,拍照视频加声音”;

“女神、白富美照片,名牌包包化妆品,豪车美景酒店任你使用,让别人羡慕你”。

光看起来有钱也不行,还得有趣,所以商家还能帮你定制音乐会、电影、艺术展的高端文案。

配上能修改朋友圈共享位置的软件,“白富美”“高富帅”的上流人士形象呼之欲出。

所谓“世上本没有什么名媛,包装得多了就有了名媛。”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伪名媛们”,该被批判吗?


名媛事件后,一时间网络上兴起了一股“名媛体”的讽刺,比如:

有人拼演唱会门票吗?看的那天是我的 ,其余时间是你的!

有人拼上班吗?我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去,其他时间你去!

“拼羽绒服也行,冬天我穿,其他时间归你!”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不过也有人认为,拼单的行为并无不妥,没偷没抢,只是合理利用商业规则而已。


还有博主反讽“拼团名媛才是暴打消费主义的正义的光”。


的确,他们精打细算地满足着虚荣心,窥探着想象中有钱人“应该有”的生活,制造着“显贵的人设”。


人设全靠演技,生活全靠包装,无非是因为欲望和虚伪的驱使。


这本身并不触犯道德和法律,也无伤大雅,不过是用小手段包装了一下自己而已。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的炫富图(图片来源深燃财经)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虚荣心,拍照美颜加滤镜,旅游发定位等等,总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于人前。


大家朋友圈多多少少都有一点“修饰”,但却不会像伪名媛们那样近乎造假。


他们渴望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力不能及,于是靠这种方式去体验。通过设立虚假的人设被吹捧,从而达到满足内心虚荣的目的。


可怕的是,嘴里是生活,心里想的全是生意


比如,某些“名媛群”的目的,为了“互推好品质男生,结交金融巨子,留学海归精英”,而且奔驰宝马看不上,最差也要开保时捷。


营造名媛形象为了钓金龟婿,通过婚姻实现自己的阶层跨越。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还有PUA培训班这样的产业链,集资拍摄在各种高端场所的生活照,就是最主要的课程之一,而这种照片,称之为“朋友圈展示面”。


小红书,抖音上很多网红照片,也都是同样的套路。


精美图片,落地景观大窗,颜色多彩的餐食水果,一张英文报纸,一脸岁月静好、俯首天下...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要不骗财,要不骗色。


更有甚者,先通过名媛形象的经营,让“白富美”“精英人士”的人设深入人心,聚拢大量粉丝,之后开始接广告、做生意。


他们打造的一场理想生活的幻象,让粉丝们产生一种幻觉——跟随名媛的生活方式,离名媛式的生活理想也就不远了。


于是心甘情愿掏出了自己的钱袋。


粉丝不会因为购买了假名媛推销的产品就成了真名媛,但假名媛通过收割智商税,倒有可能成为真名媛。


前两年一些微商从业者“走上人生巅峰”,就是通过名车打造所谓的高端朋友圈,让潜在消费者认同微商事业,进而产生出“发发朋友圈卖卖货就能开跑车”的联想。


而其实,即便真的存在高额利润,也不过是层层搜刮下线得到的。


当然,装久了总有翻车的时候: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博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中提出“操纵符号”的概念,含义是通过消费行为来建立身份,制造虚假的平等,获得安全感和实在感,进而获得一种自由与幸福的幻觉。


花几个小钱就能让自己看起来“非常有钱”,通过伪装自己的生活状态,接触到生活在较高层次的人,进而得到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只是一种迷梦。


可这样的迷梦做久了,还能接受真实的自己吗?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拼单的“伪名媛们”,容不下没精修过的真实


金钱社会人们快速向前,渴望攀高枝,渴望一夜暴富。


喜宝那句“我想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被无数人奉为人生信条。


为了钱,可以做朋友父亲的情人。最后得到了几辈子用不完的钱,但同时也失去了自我,二十几岁空洞乏味,失去了爱的能力。


即使看到了喜宝的悲剧,可是依然有无数人选择成为喜宝,难逃诱惑: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有拼单名媛发声:“我花我自己的钱,不偷不抢,拼个酒店包包怎么了?”


追求精致的生活本身不是问题,而是故意骗人的行为不对。无论如何“假名媛阔少”所展示的扭曲价值观,绝对不值得提倡。


当一个人用物质去标记自己社会身份的时候,很容易会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货悖而入者,亦以悖而出”。


“名媛们”所要直面的关键问题,虚假、浮夸的“人设”,终有崩塌的一天。


名媛们不论“装”的多么精致,“拼”的多么起劲,“拍”的多么唯美,但终究还是要从朋友圈走出来,回归生活,回到现实。


如果没有真正的内涵与实力,朋友圈“装”出来的精致终将在现实生活中,在更上层的建筑圈和内在真正画圈的人眼中成为泡沫。


越是有底气的人,越不会介意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而虚假越是泛滥,真实的价值也就越高。


网友“和煦”说,与其嘲笑“假名媛”的荒唐,倒不如想想如何抵制虚荣的诱惑。


每个人都想过好生活这个毋容置疑,不过,我们更应该去量力而行和靠个人努力获得想要的生活。


“不论是伪精致还是假包装,这并不是真的我们。”


李银河说,“在我看来,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


无论是假扮“名媛阔少”,还是盲目追求光鲜外表,实际上是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带偏了方向,而忽略了真正的文化修养,以及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可以让自己外表很精致,但更重要的要包装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其费尽心思的假精致,倒不如真正从内在提升自己。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人人都不想落后,但以物质和外在作为标准,不会有尽头。一个人最美的时候,是开始真正成为自己。


活在自己亲手编织的精装修人设里,终究不过是沐猴而冠,自欺欺人罢了。


推荐阅读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亦舒 著


喜宝是亦舒笔下最有代表性的女性之一。


她聪明美丽,但又贫穷,父爱缺失、由母亲辛苦带大的姜喜宝,一心想要得到很多很多的爱而不得。


她将自己的青春和自由“卖给了”朋友的父亲,做了超级富豪勖存姿的情妇。


在金钱与物质方面,她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甚至更多,在感情上,她却始终寂寞。


在勖存姿枪杀她男友后,喜宝彻底绝望,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几年后,勖存姿去世,她成为最富有的女人,但她失去的,似乎更多……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樊锦诗 口述 / 顾春芳 撰写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坚守一生,这才配得上被称“名媛”。


拼单“名媛们”遭到全网群嘲,冤吗?

参考资料: 新京报:“名媛群”或是假的,“装富产业链”却真实存在 人民网:“名媛阔少”的虚荣拜金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名媛   阔少   目的   假名   产业链   上海   朋友圈   虚假   精致   物质   主义   形象   真实   时间   酒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