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近日,一场关于汉服韩服的骂战在中韩两国上演,这是怎么回事?


11月1日晚,中国漫画作者“old先”在海外社交网站推特上分享了几张自己的手绘古风图: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立马有韩国网友指责,“这是我们韩国的帽子,不是你们中国的帽子。”


还有韩国网友放上了清朝的辫子头,说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发型。


对于部分韩国网民的“无稽之谈”,作者“old先”还是礼貌地做出了回应: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韩国部分网民强烈反驳:“韩服是从高句丽时代开始就延续至今的我们纯粹的服饰”,并且还批评道:“得好好学学历史。中华思想如此可怕”。


“你是在为你自己的中国文化感到羞耻么?别盗用韩国传统帽子和衣服!”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不仅如此,他们还指责中国人窃取韩服设计,称“汉服起源于韩服”。


紧接着一些韩国人在推特上发起“韩服挑战汉服”的活动,众多画师纷纷加入。


当中国网友开始在社交媒体晒文物、晒历史、晒证据来反击对方的谬论,但部分韩国网友就是假装看不到。


闭眼不肯承认,坚定认为这是韩国的文化,甚至恶意谩骂: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嗯?这就离谱了吧。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要知道,中国文化积淀深厚,从古到今,服饰款式和类型都有迹可循。


吕思勉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写过:


“中国的衣服,大体上可谓是自行进化的。其仿自外国的,只有靴。”中国的靴子最早出自胡人。


但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纵观韩国历史的发展,其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深刻的影响。


自商末周初箕子东走入朝建立朝鲜开始,“衣冠制度,悉通乎中国”


关于箕子迁于朝鲜的事迹,《尚书·大传》与《史记·周本纪》皆有记载,朝鲜古籍中的记载更为详细。


朝鲜人崔溥曾说:“盖我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


朝鲜文人徐居正亦曾作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


明朝对朝鲜半岛赐服始于高丽时期。


李氏朝鲜建立后,李成桂确立“袭大明衣冠,禁胡服”政策,为朝鲜服饰变革指明了方向。


女子服装效法明代袄裙和唐代齐胸襦裙,男子着装则基本上在照搬明朝服饰。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 左边韩服,右边汉服



明朝灭亡后,虽然李氏朝鲜对清王朝称臣,但在背地里不忘明朝旧恩,从文化心理的优越意识出发,视清朝为“夷狄”之邦,内心一直坚守明传统。


总的说来,在文化交流中,韩服学习、借鉴了很多明朝服饰的特点。


古代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才形成了后来大家看到的古装韩剧中的服饰。


所以,所谓“汉服源于韩服”真的可笑至极。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文化本就是在互相影响、交流之间诞生的,在经过不同地域的再创作之后,汉服和韩服,早已经成为了不同的文化。


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但不代表我们能忍受自己的文化被剽窃被误解。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中国博主@十音外网驳斥部分韩国网友的谬论



部分韩国人有如此狭隘的观念,一方面深受错误史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力上的不足。


正如有网友反思的那样,


“中国文化对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此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事实,为什么还是会产生争执?”


反观韩国,极为重视文化传统,并居全国之力对外文化输出。近些年的韩流已经冲出亚洲,席卷全球。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们对古代传统文化的普及远远不够。

2016年,由霍建华、刘诗诗主演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就曾饱受“争议”——不少人认为是模仿韩服。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 图源电视剧剧照


不止韩服,早年间“怎么那么像和服?” “又是山寨日本” “好像日本艺伎”.......这样的评论不绝于耳。


可悲!明明是自家的东西,可偏偏不少自己人认为是别家的。


甚至还有中国企业出海之后,将中国文化元素嫁接给国外。


10月29日,《闪耀暖暖》韩服正式开服,网友发现其中的“槿云重华”韩服套装盗用了很多中国元素。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比如套装胸前的中国结,一直以来中国结都是我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


而暖暖戴的头饰所采用的花丝镶嵌工艺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整套服装也与汉服中的织金马面极其相似……


我们需要警惕那些觊觎咱们文化瑰宝的人,更需要我们铭记、世代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中国服饰在世界上自成一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东汉·曹植《美女篇》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唐装束复原


传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商周时期统一上着衣,下着裳,后因此统称为“衣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生活背景的变化,经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中国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构建了衣冠上国的辉煌,这就是”汉服“。


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如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


星汉灿烂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凝结在汉服的每一处。


如果没有"浑脱帽",我们如何知道“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是怎样的景况?


如果没有"华袿飞髾",我们如何看得到魏晋名士风流不羁又倜傥的风采?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如果没有“幅巾”,我们又如何明白苏轼《念奴娇》中的“羽扇纶巾”,又怎样去联想赤壁怀古?


还记得《国家宝藏》里那场辉煌灿烂的观唐服饰大秀吗?


十几位风采各异、身着五颜六色唐衣的模特,他们优雅的体态、华丽的妆容、自信的气场。


仿佛是从莫高窟壁画里直接走了下来,从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穿越而来。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设计师楚艳用一场大秀,告诉我们古人的审美有多么高级。


她说,”通过对传统服饰的挖掘和整理,去找到那份非常高级的对美的品位,在这个过程中,找回属于我们中国的审美精神。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汉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说,刚开始只是觉得穿着漂亮穿着好玩,越接触就越觉得传承汉服文化的迫切。


“希望有一天,我们穿着汉服不要再被当作和服、韩服,或者奇装异服。”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知来处,明去处。


这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是中国人需要有的文化自信


汉服又被韩国人抢了?凭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织金   明朝   朝鲜   谬论   衣冠   韩国   中国   韩国人   文物   中国传统文化   帽子   穿着   传统   服饰   网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