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是1978年公映的一部罗马尼亚电影。


这个电影的标题看上去气势磅礴,十分具有震撼感,有一种大片的感觉。


实际上,它是一部儿童片,而且我们仔细辨识一下,电影的编导制作出了三部类似主题的电影,而这三部影片都曾经在中国放映过,我们可以曾之为“儿童历险式”三部曲。


这部影片的编剧是:彼得·卢斯卡洛夫,导演是:格奥尔基·纳金。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他们之前合作的电影,是1976年在中国放映的《巴布什卡历险记》,故事的发生地点,也是在多瑙河三角洲,人物设定也是两个少年,利用他们对多瑙河三角洲迷宫般的地形的熟悉,而抓住了贩运毒品的罪犯。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是这两位编导合作的又一部影片。主人公也是两个少年,电影里的罪犯,变成了盗运文物的走私犯。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而在1983年,又一部名叫《山的儿子》的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上映,不过当时中国的国门大开,西方电影及日本电影正在长驱直入,吸引了中国观众的注意力,所以生涩味较重、情节上破绽较多的罗马尼亚电影已经难以引起众人瞩目,所以,这部《山的儿子》几乎没有多少中国观众能够记得。


《山的儿子》改编自彼得·卢斯卡洛夫的中篇小说,这部近8万字的小说,曾经在1983年由山东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少年,这一次,他参与的行动是对付一个企图盗窃罗马尼亚高科技的间谍小组。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在这个作者的笔下,都是一些神童一样的人物。这些电影与小说的架构,基本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情节较为类似。


从《山的儿子》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到罗马尼亚作家还是自视甚高的,认为自己国家的核心技术应该能成为国际间谍组织的觊觎之物。


这也反映了当时罗马尼亚整个国家的一种警惕之心。在《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我们可以看到揭露的是外国人对罗马尼亚带有历史沉淀资质的国宝的觊觎,而《山的儿子》则是外国间谍对罗马尼亚面向未来的科技的垂涎,这种电影隐性表现出的是罗马尼亚对自己国家安全的担忧。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的主题是什么?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在影片里,外国人企图盗窃罗马尼亚的珍贵文物,这个文物是希腊时代的,这反映出罗马尼亚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盗贼的目的,就是企图毁灭罗马尼亚的历史,这正是影片里的少年英雄的伟大之处,因为他们保卫了罗马尼亚的历史深度。


历史上,罗马人曾经占有此处,在这个国家留下痕迹的有罗马人、希腊人,所以这个国土上存留的希腊文物,证明着这个国家能够攀附上文明古国的余韵,大致意思与阿Q说咱祖上“阔多了”一个用心。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在影片将近结尾的时候,警察叔叔与少年登上多瑙河三角洲的一座灯塔,应该说,这是一个废弃的灯塔,实际上,多瑙河三角洲每年以十米的速度,向黑海里的扩张,过去的灯塔,已经收缩到陆地的内部中去了,这座灯塔,成了电影里的盗贼们的藏宝之地,最终被盗窃的文物在这里被起获。电影把这座灯塔,用着故事的终极秘密隐藏点,大有深意。


影片最后,警察站在这座灯塔上,与少年了望着多瑙河三角洲的宏大幅员,说道:灯塔很古老,有三百来年了,是木头的,可是很结实,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影片的最后,在文物博物馆里,画外音解说道:“展品有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我们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这才是电影的真实用意所在,它证明,罗马尼亚人是这块土地的真正主人。镜头聚焦到博物馆里的一个展品上,问题是走私的文物,是希腊时代的文物,这说明罗马尼亚的历史悠久,但也不能证明罗马尼亚人创造了这些文物啊,所以电影最后的时候,镜头从希腊文物上摇身一转,转到了一件大概是罗马尼亚本土的文物上,这样,就突出了电影的主题,那就是追回走私的文物,是用来证明罗马尼亚的历史的真相存在。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所以,在罗马尼亚电影里,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的折射与映射。像《勇敢的米哈依》看的人浑身毛骨悚然,不是因为电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而是电影正大光明地为国家首脑见风使舵、首鼠两端正名。


包括罗马尼亚反映二战的电影,如《橡树,十万火急》,其实电影里表现的就是罗马尼亚军官在看到苏联大军压境,希特勒垮台了,赶快来了一个急转弯,站到盟军这一边,这一点,有效地回避了罗马尼亚在二战结束后被清算的可能,可以说,在二战中,罗马尼亚是唯一的一个整个国家反戈一击、逆转站位的特例。


罗马尼亚在历史上一直被他国侵占,早期是被奥地利帝国侵占,后来又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但能够在十九世纪获得独立,确实是这个国家的运气好。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就影片里表现的多瑙河三角洲而言,现在它是罗马尼亚与乌克兰共同享有的一块地方,但在历史上,这块土地,曾经被俄罗斯占有。这个时间是1829年,是由《亚得里安诺堡和约》确定的。但是后来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只得在1856年把多瑙河三角洲归还给了土耳其,但俄国岂能心甘?后来又借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奥特曼的机会,再次与土耳其交手,这次俄国胜了,但是欧洲的列强不能坐视俄国独大,出来干预,于是神奇般地,被土耳其吞下的多瑙河三角洲并没有重归俄国之手,而是回到了罗马尼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罗马尼亚运气好的原因,夹在大国之中,却可以凭借两股势力的对峙机会,获得喘息、运筹与博弈的空间。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因此,罗马尼亚拥有现在的多瑙河三角洲这片不断增长的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实在是一种侥幸。这背后的因素,是罗马尼亚国力太过微小,只能借助于各种列强的交手,在夹缝上漏下一点空间里,获得生存与扩展的机会。《勇敢的米哈依》典型地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由来已久的历史的命运。这也与罗马尼亚人锻炼出的生存智慧有关。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这样的电影,纯粹就是一部儿童历险片,但是电影的主题还是拉扯到这个国家一直想申诉的主题上来,那就是历史上,它曾经拥有这片土地,是这块土地的理所当然的主人。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的文物,来自于希腊,而它的灯塔,来自于当地人的建造,这一切,都诉说着罗马尼亚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可以攀附到光彩照人的希腊罗马时期,而本土的罗马尼亚人也对现在土地的开发有着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如此看来,《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这样的一部纯粹以反制犯罪为主题的儿童片里,深藏着国家的申说动机,潜伏着整个国家亟欲强调的精神企图。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而落实到具体的情节上来,《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的情节可以用漏洞百出、难以成立来界定。


首先,影片里交待电影里的核心事件中的文物,来自于康斯坦萨文物博物馆。康斯坦萨是一个著名的濒临黑海的城市,是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罗马尼亚电影《沸腾的生活》里的造船厂,就在康斯坦萨。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但是,《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的盗贼是如何从戒备森严的博物馆里偷盗成功的?电影对这一重要的可以让盗贼大展宏图偷盗文物的场面,却一概略过,直接表现两个歹徒扛着两箱文物,来到了多瑙河三角洲。而这伙劫匪,竟然在路上拦截了一辆运货客车,打昏了司机,然后开着货车,来到了港口。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想想中国电影《疯狂的石头》为了从翡翠展览馆里偷得宝贝,是如何的殚精竭虑,耗费心机的。相比之下,《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却把最重要的一笔,给囫囵带过了。而电影接下来却把主要的叙事重点,放在了歹徒如何通过多瑙河三角洲,把赃物送到黑海上,这实际上反映出电影的动机,根本不是令人信服地表现盗贼如何完成他们的整个工作流程,而不过是用这种犯罪维度,作为一个引子,来展现多瑙河三角洲的风光旖旎的丰富内涵。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从某种意义上讲,犯罪是电影里的一个幌子,真正的意图是借此将平淡无奇的风光片给激活了。


其次,犯罪集团偏偏要去占领一个抽水站,逼迫抽水站的女工程师把他们送出多瑙河去,进入黑海。


犯罪分子冒充外国人,打着旅游的招牌,来到抽水站,实属多余。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电影不过是借此来表现一下多瑙河抽水站的重要性。


电影里的女工程师对犯罪分子陈述了一旦关闭抽水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关掉抽水站,水会把大堤冲垮的,会把沼泽地淹了,河水一直在往上涨,最迟到明天晚上,就会把土地淹了,那就会毁掉建筑物、燃料、仓库、机器,还会死人。”


由此可以看出,抽水站对于控制三角洲的水位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走私团伙以此为要挟,逼迫女工程师就范,女工程师出于对排除积水的忧虑,只得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


在此大背景下,两个小孩担负起了破解走私罪犯企图的最灵动的力量,电影里的大人,明明有很多机会,对付走私犯,但是,都无所作为,只是轻描淡写地与犯罪分子斗斗嘴,斥责几句,便算完事。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而两个少年的破解之术,也是非常简单,无非是来到了抽水站,被走私犯关押,逃了出来之后,又被抓回一个,然后另一个重新潜回到抽水站,两个人一起对付犯罪分子,最后在警察的配合下,在最终的灯塔岛上抓住了走私犯,起获了赃物。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可以看出,电影就是让少年在多瑙河三角洲的不同地段划过来、摇过去,展现多瑙河三角洲的奇异的风情风貌,而情节很难经得起推敲。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比如一位名叫伏依尼切儿的少年,在同伴被抓以后,扔到了多瑙河三角洲的沼泽地里,但是,他竟然自行坐着悬浮在水里的漂浮物上,回到抽水站,重新加入了勇斗犯罪的行列,这都是难以置信的设置。可以说多瑙河三角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地域,而且地形复杂,形同迷宫,一个少年,没有船只,只是在水里漂流,回到出发地,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与电影里展示多瑙河三角洲的奇异的风光相比,人物刻画就要逊色许多。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我们看到,影片里的少年男主角阿兹米瓦勒,姐姐就是抽水站的女工程师,他被犯罪分子欺骗,把文物送到了姐姐处,发现姐姐已经被坏蛋扣留,本来姐弟相见,应该有一段情感的互动,但在镜头里,两个人毫无在外敌逼迫下的应有反应。后来电影里依然没有对姐弟俩的情感作出更多的表现,所以整个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几乎松散到一无所有的地步,只是把大量的镜头叙事时间放在不断地划船、涉水、追踪这些环节上来。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犯罪分子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偷运文物上面,反而围绕着两个少年追来追去,如此高调的忘乎初心的犯罪分子,给人一种蠢贼的感觉。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总的来说,《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的犯罪线索,不过是串联起多瑙河三角洲这个故事发生地的各处地理环境的一个窗口,情节相当的疏淡,而在这种表现的风格之下,又拉扯上这个国家挥之不去、时刻挂在嘴边的宣示领土归属权的主题,从而酿成了这部电影特有的多维潜在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也多少值得我们用多棱镜去透视一下。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一窥罗马尼亚电影里的隐性的国家意志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罗马尼亚   警报   抽水站   灯塔   俄国   走私犯   多瑙河   国家   希腊   电影   犯罪分子   隐性   中国   文物   意志   影片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