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信·中国》是一档由朱军作为导演兼主持人制作的大型人文综艺节目。节目采用了“信”、“科技”、“注释”三合一的方式,将传统与新颖相结合,为观众传达了美好的视听体验。

这一封信,演员邓伦作为信使,带来源于一场至关重要的心理战的书信。可惜的是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胜利者却失去了生命。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朱军老师在节目中多次提到自己制作这一档节目的意义,是为了带给大家更多“值得受到年轻人关注的信件”。

他始终认为,笔尖有温度,笔杆有力度。笔下所写的文字,是能够焕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力量,是精神的源泉,也是人文社科的重要内涵。这恰好也是信最本质的特点。

这一期节目的第一封信,写于1941年的监狱中,写信人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何功伟。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1941年,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因叛徒出卖被捕。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下令,以高官厚禄策反何功伟,希望他改变立场。但数次皆是乘兴而来,失败而归。

屡次失败后,陈诚打算改变方式,让何功伟的父亲来到狱中劝说儿子改变立场。何功伟的这封诀别信,就写于此时。

人气小生邓伦在一开始接到节目组送来的信件后,表示压力很大。信件虽然写于1941年,但信中何功伟的表述方式仍是文言文。不仅意思难理解,而且语句并不似白话文那般顺口好读。

在彩排节目时,邓伦接连出现的失误,更是让他自己压力倍增。但是他表示自己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朗读信件,也下了苦功夫,真正录制节目的时候,一定不会失误。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信件本就是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虽然时间长、速度慢,不是十分便捷的沟通工具,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所以人们寄托的情感是更为深厚、非同寻常的。

薄薄的信纸上,可能是对心上人日积月累的思念之情,也有可能是对远在天边的亲朋友的关切慰问之情。

薄薄的信纸,却带着沉甸甸的情感飘向远方,在收信人打开信件的那一刹那,所有的情感像洪水一般奔涌而出,直直砸进收信人的眼里、心里。

将这一传统的通讯工具,搬进现代快速发展的传媒平台上,无外乎是一种博弈。观众对节目的评价,就是这场博弈结果最好的体现。

信件的基础还是文字,文字一笔一划的本质是执笔之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这与人文艺术类节目的本质不谋而合。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对人最重要的输出,还是最深处精神以及价值观的塑造。每位成人在孩童时期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教育的也是做人的道理。运用简单质朴的文字,让牙牙学语的孩子,也能够在小时候就建立正确的三观道德。

因此,与其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不如说是一种“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完美融合。

这种融合,让节目既有了真心与诚信,也拥有了现代科技的优秀。在灯光舞台设计上,技术的高端让观众的视听体验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在传媒传播上,使节目的受众范围更广,影响能力越大,也帮助传统的、真挚的交流方式再一次出现在广大群众眼中,巩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事物的外在随着快速发展的时代,发生着光怪陆离的变化,但是其中最核心的秘密,依旧是情感的宣泄,文化的强大力量,才得以让时代不断变迁,却依旧能够感动千千万万的人民,收获欢笑与泪水。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这是传统与现代博弈最美的样子。

革命时代下坚信的真理

何功伟面对父亲的到来,纵使心中有万分不舍与悲痛,但是他的精神都在告诉他,不能放弃自己坚信的真理——共产主义。

何功伟的父亲还是来到狱中劝说儿子。因为何功伟写给父亲的那一封饱含情感的信根本就没有被递出去,而是被陈诚扣下了。敌人陈诚在看完信件后,只有四个字的评价:“此人伟大”!

何功伟在狱中,面对着的父亲,朗读着那封没有被寄出去的诀别信。其中,他对于自己坚守的“真理”,是这样定义了自己的决心:

“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这种家国大义,是何功伟这一代人,为了解放中华民族,投身于革命的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是一种年轻人的血性方刚,中年人的沉着冷静,但无论是什么年龄,永远不缺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赤诚,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导致他们愿意为了光明的未来勇敢赴死,不求退路。

在革命时代下,战争的混乱,局势的变幻莫测,随意的一次站队,都可以让人丢了性命。有的人不敢赌,只敢瑟瑟发抖的在一旁袖手旁观。有的人,则是倾家荡产,将全身上下的家当,包括自己的血肉之躯,都完全押在了中国共产主义这一边。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华民族的百姓扛下了大枪大炮,构建起今日的美好家园。

信件的表达方式是文言文句式,语句凝练,大致意思都是何功伟让父亲别来了,别徒劳力气,携悲痛而归。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本是来劝说儿子改变立场的父亲,此刻却反而变成了被劝说之人。何功伟在信中铿锵有力地写下这样的句子:

“惟恳大人移所以爱儿者,以爱天下无数万人之儿女,以爱抗战死难烈士之遗孤,以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之难童。”

古人最信奉的便是“孝道”,自己身为子女,不听信父亲的话,已经是不孝,如今还要父亲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限悲痛,日后更是无法侍奉父亲,早就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何功伟的母亲早逝,是父亲承担了“严父”、“慈母”两项职能,辛辛苦苦地把他养大成人。自己坚守了“真理”,有得便有失,失去的则是对于父亲的陪伴。

何功伟恳请父亲的爱,在自己死后,能够转移到天下苍生身上,连同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爱一同献出去,换来和平与美好。

这是一种“不孝”,恰恰相反,这也是一种“大孝”,更是一种大义、一种主义,那就是共产主义!何功伟为此献身,也是为了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但是却看到了不远的未来,光明的前途。他安慰父亲,说道:“今日虽蒙失子之痛,苟瞻念光明前途,亦大可破涕而笑也!”他将自己的私爱转为无私的大爱,播撒于世间。期间情感化作信件流传至今,依旧传达给当代人一份动容,感受背后无尽的勇气。

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

在革命时代,层出不穷的革命烈士,他们坚韧的意志力使人佩服。在当时如此艰苦的环境,依然能够坚持心中的信仰与理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放在今天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困难。

老一辈的人们,总是喜欢拿当代的环境与曾经比较。曾经的环境多么多么贫困,当下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好,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又是如何。等等云云说辞,其实也并不客观,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就无法理性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可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呈现形式的家国情怀。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在曾经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就有何功伟这样的年轻人。虽然身陷狱中,但是依旧能够挺直腰杆,跟敌人进行“狱中论理”。

这是陈诚继前两次劝说失败后,采取的第三种形式。何功伟作为共产主义的代表,与对方进行论理探究。何功伟不仅据理力争,说得敌人哑口无言,并且还能够宣传共产主义的精髓。

他向敌人发出掷地有声的问询:“究竟是谁在残害青年?”如今国民党信奉的三民主义,真的是孙中山先生当时的三民主义吗?他的话直刺敌人心脏,现在表面上是“三民主义”,实际上做的却都是害民主义!

最后,他一字一句地大声重复——“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押往刑场。他穿上了父亲带来的新鞋、新袜子,在面对最后一百多阶台阶时,敌人仍然不放弃策反他。但时何功伟只留给他们一个坚定的背影,就跟当时他的父亲离开监狱那天的背影一样。

这种面对死亡丝毫不畏惧的品格,正是当时的家国情怀的体现。邓伦作为这封信的信使,与何功伟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在分享完信件后,与朱军在舞台上进行的短暂的交流中提出,他从何功伟这封信件中读到了年轻人对于理想、信仰追求,所含的满腔热血,对于真理的坚信不疑,确确实实都是家国大义的情怀。

但是现代的年轻人,也有全新的“家国情怀”。那就是对于理想、梦想的努力以及奋斗,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格,使他们在追梦的这条路上拼搏流泪,在所不惜。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在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携带着对于死亡的威胁而来。正是中国的一批年轻人,他们身着白袍,心怀着对世间万物的大爱,来到前线,跟病毒抗争,殊死搏斗,从死神手里救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

在2021年,洪水席卷而来,冲垮了无数家庭对于生活的希望。正是中国的一批年轻人,他们在、身着军装,心怀着对人民百姓的关切,来到水中,跟时间搏斗,拼尽全力救助受灾群众,还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家园。

还有这样一批中国的年轻人,他们虽然能力有限、环境有限,无法来到前线支援国家,帮助同胞。

但是他们在网络上,在一块块发光的屏幕背后,用手指尖的温暖,去抚慰每一位病人、受灾难百姓的心。他们编辑暖心的文字去鼓舞士气,他们力所能及捐款、购买物资,作为坚实的后盾帮助后勤工作的完成。

《信·中国》:邓伦此心不移,展现烈士何功伟慷慨赴死家书

每一位中国的年轻人,都在专心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奉献完全自己的每一份力。这也是家国情怀,这就是当代的“家国情怀”!

愿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有朝气,有冲劲,去追寻光明的未来,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中国   光明   家书   狱中   共产主义   烈士   慷慨   信件   真理   情怀   敌人   父亲   年轻人   传统   节目   文字   情感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