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树叶嫩绿,坡草青青,冬小麦没膝,麦穗已发沉,黄海大客车时快时慢,在豫中的柏油路上轻快前行。

进入山区,先是小山,草木不深,却葱郁茂盛。蜿蜒行至山腰,隔窗俯瞰山下,烂漫山花点缀舒展的原野,风景格外别致。

很快,山势变高变陡。远看,重峦叠障形态各异,有雄狮奔跃,有巨龙飞腾,有虎吟长啸,有群鹿嘶鸣,莽苍数百里,横亘天地之间。有时,客车擦着山崖呼啸而过,带起乘客阵阵惊喜的笑语欢声。

这才叫真正意义的山,不愧五岳之首——嵩山。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嵩山西麓,少室山,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少林寺的红墙琉璃瓦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而今要一饱眼福啦!

转过山角,情形出乎意料。

只见摊床林立,人潮汹涌,嘈杂声震得耳膜发颤。同伴们随着人流向前挪动,相互喊叫着生怕被挤散。拥挤中不禁暗自嘀咕:

这哪是寻古探幽,分明是逛庙会!

待满身燥热挤近山门,从荧屏书画中得来的神秘感已荡然无存,山门上“少林寺”三个镏金大字,似乎也少了气势。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大殿,大佛,文物,古迹。偏殿内,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壁画依稀可见。长廊里,泥塑的僧人摆出各式武姿,兵器架上插列着十八般兵刃。我暗自思量,那锄杆般粗细的兵器木柄,能经受住沙场上刀光剑影的碰撞么?

寺内僧人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见一老僧,端坐佛像旁,双目似闭非闭,不紧不慢地敲打着木鱼。香烟袅袅间,他脸皮绷紧似鼓面,眼前如潮的人流,于他分明乌有。

受好奇心驱使,我大胆推开佛像旁的偏门。屋内杂乱地堆放着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显然很久没有使用过,上面布满灰尘。或许是采光不好的原因,整间屋子阴暗晦涩,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土腥味。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塔林,塔林,寺外西侧三百米,是闻名遐迩的塔林,百多座形式划一大小不等的砖塔,错落有致地摆布山坡上,每座塔下都憩息一位德高望重的魂灵。逐座看去,一座砖塔就是一段传奇故事,为后人丰富着无尽的遐思。

塔林中间空地,架一台高倍望远镜。我交上费用,借助远望,可见远方岩壁隐约嵌着位坐佛印迹。遥想当年,达摩祖师栉风沐雨饮露餐霜,面壁九年终成正果。佛祖在上,吾辈叩拜了。

理清思绪,重新回到现实中来,不仅暗自感慨:

达摩祖师苦心修炼坚忍不拔的毅力,当属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夕阳西下,晚霞映红林梢。

缓步登高,举目眺望,松涛阵阵,林海茫茫,夕照下的少室山沉浸在一片暮霭之中。

我非善男信女,无意归隐山林。我只想探问一下少林弟子们的香火是否旺盛,经诵可好?

然而,那幽深静谧的禅堂在哪里,那诵经布道的弟子们在何方,那生龙活虎的武僧,那德高望重的方丈,那晨钟暮鼓的苍远,那如痴如醉的虔诚……

没看到,都没看到……

沉思中,终于恍然彻悟:用历史的图景临摹今天的现实,岂不是天真幼稚……

散文,少林行的感悟

远处,同伴在喊,车笛在鸣,返程的时间到了。

别了,少室山!

别了,历史与现代的挛生少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少林   塔林   松涛   达摩   嵩山   大佛   德高望重   山门   祖师   僧人   佛像   少林寺   别了   人流   兵器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