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的窦尔敦和有文化的刷白墙,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

没文化的窦尔敦和有文化的刷白墙,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


星期天,在家里翻阅剪报,偶然看见一幅漫画:窦尔敦卖西瓜。

漫画里的窦尔敦站在西瓜摊前,高举寒气逼人的钢刀,须发倒立,豹眼圆睁,杀气腾腾……身后墙上写道:文明礼貌,微笑服务,态度和蔼,表里如一…… 有顾客来买西瓜,看到窦尔敦这个样子,哪还顾上西瓜,一个个都吓跑了!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只有这样也必须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可怜的窦尔敦不懂这个道理,他的生意怎能不门可罗雀?

无独有偶,近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某地搞脱贫摘帽,仅一个乡就耗资几百万元,把老百姓的房子一律刷成白色。有村民家挺好的红色大门,偏要给刷成白色,远远看去,一片煞白,阴气十足。不仅如此,当地还要把这些拍成宣传片,仅预算就高达60万元。多亏被中央巡视组及时发现,不然说不定又闹出多大笑话。

没文化的窦尔敦和有文化的刷白墙,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

形式主义害死人。

这句话往早了说,在十年浩劫里有生动诠释:语录歌,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如今想起仍啼笑皆非。

往近了说,前些年,某些垄断行业的窗口部门,墙上挂满“七要七不要”,“八准八不准”,搜干尽善尽美之词。然而,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却冷若冰霜,或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者是变着法儿的乱收费乱涨价,绞尽脑汁把群众兜里的钱鼓捣出来。什么顾客是上帝,纳税人是衣父母,都是说着玩儿的。墙上挂的那些东西不过是装潢门面,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再有,适逢活动,必定敲锣打鼓走上街头,彩旗飘飘声势浩大,弄得人心热呼呼的。时过境迁,却没人去做艰苦细致的日常工作。这方面,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典型例证。大张旗鼓地宣传过后,“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等违法行为愈演愈烈,甚至发展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链条。难怪人民群众说,天天都是3·15该多好啊!

应当说,近几年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有了《八项规定》,此类情况大有好转。但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个别地区、单位、部门、行业、团体,此类现象并没有绝迹。究其原因不外有三:

一是个别人为了保住头上乌纱,或尽快再爬一个台阶,极尽所能地大做表面文章包装自己。以宣传所谓的“政绩”!

二是某些上级乐于观看此类戏法儿。虽然他们也知道戏法儿是假的,但就是不揭穿,因为一旦揭穿对自己没有好处。

第三更简单,纯属东施效颦,追赶时髦,应付检查,如同唬弄洋鬼子。

没文化的窦尔敦和有文化的刷白墙,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

回到刷白墙上来。有没有阴气暂且不表。单就脱贫摘帽一事,与是不是刷白墙有关系么?如果刷白墙就算脱贫,全中国的房子都可以刷成白色,一下就进入小康社会了!

历史早已证明,凡是热衷形式主义的地方,其背后必有猫腻。

据记者调查,此地在扶贫脱贫上,贫困户有名额限制。当有人患癌,车祸致残负债累累去申请贫困户时,却因名额已满被拒之门外。有的扶贫手册涉嫌造假,有的扶贫补助金被人侵吞。耗费几十万元刷着白墙新修的公厕断水断电,村民想使用得打着手电自己端水冲洗。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污水流进村民的鱼塘,把鱼都给毒死了。当地经济发展落后,GDP在全省垫底。此类脱贫若真是拍成宣传片,岂不是典型《皇帝的新装》!

窦尔敦是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毫无二话。但是他没有文化,不懂什么叫形式主义,也没有那些花花肠子。

现代的窦尔敦则呢……

毫无疑问,现代的窦尔敦不除,扶贫脱贫将是一句空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刷白   装潢门面   流进   杀富济贫   绿林好汉   乌纱   贫困户   阴气   形式主义   戏法   哭笑不得   名额   村民   西瓜   墙上   白色   话题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