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潜不是挖坑——杜老师教育随笔


挖潜不是挖坑——杜老师教育随笔

谁不希望自家孩子潜力足足的呢?

可是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啊!

不过,这难不住无所不能的家长们,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要让自家孩子优秀再优秀,进一步再进一步——体现在孩子的日常上,就是用挤牙膏的方式,把属于孩子的空间一点点挤没了……

为何?优秀不好吗?

问题在于这类家长认为的优秀就是分数——再增几分,这就是挖潜了。

怎么增呢?都在一个班里学习,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凭什么你的孩子就多几分?问得好!这些家长可以很自豪很得意地告诉你:

“能做的题,我家孩子都提前做过了,别人玩的时候,我家孩子只在做题……做题……

我去,这还有什么潜力呀!我听了,除了摇头,也不敢说什么,这些家长猛的很,很主观,她们认定的事,百折不挠,牛拉不回,所以别惹事,在这里悄悄说说算了。

潜力就是不停地做题——先于其他同学之前把题做完吗?其实题是做不完的!说完了,抓紧跑,小心挨打……

安全了吧?好,再说一句:

所谓潜力就是没挖尽,余地还很大,空间还富裕,没用完心力——还有,人还不完美,毛病还很多……

水至清则无鱼吗,你把孩子所有的兴致劲头和主动性、心力智慧等等都榨干净了,他自己都泄气了,信吧?

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这哪是挖潜呢?这不是给孩子挖坑吗?


挖潜不是挖坑——杜老师教育随笔

所谓潜力,一般指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外部环境或教育条件许可时,可以相应发展成为现实能力——一种在萌芽状态下根据自身和外界条件渐次固化而走强的能力。这是基本理解。

平心而论,家长们能想到此点,说明他们至少想到了自家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只可惜,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的,潜力如何,关系到日后能走多远,能达到多高多强,可是,培植潜力、挖掘潜力并不等于挖坑,不等于竭泽而渔呀!

潜力是水,可是家长们把它当作了鱼,想方设法地掏干了水,然后下水捉它,似乎只有搂定了它,盯住了它才放心——看着它一点点膨胀,才觉得这是真实的,才能安心,对不?

唉,说啥好呢,yuchun。

潜力是水,潜力是海……唉。

听有个孩子说,他对老师讲了每天辗转各类培训班的事,还有现在大火的各类考级——什么级都有,唱歌跳舞跆拳道沙画架子鼓……据说能加分。这个老师和我一样深感忧虑,就给他妈妈发了个微信,说了自己的看法。

说的无非就是让孩子放下手中还没做好的主科项目而去忙这些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孩子精力不够,疲于应付,不对的。

结果这个家长怒火中烧,竟然当天就跑去找老师理论,老师能怎么样呢,孩子是你的,估计他道歉之余,心里也在冷笑,心想这是你自找的,你愿意给他挖坑,愿意把他搞成废材,随便,活该!

可怕的是这个家长到现在也认为这是在培养孩子能力,是挖潜,是对孩子一生负责。

怎么说呢,我不敢劝啊,只是悄悄说:愿望很好,可是能力培养不是填鸭喂猪,孩子是逐渐长大的,不是肉食鸡,揠苗助长的结果会毁了他——至少,倒了胃口,过早地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那你说咋办吧?”说到这里,没准哪个家长耳朵长,会出来将我。

我也有脾气呀,我干脆告诉她:与其胡来,你还不如啥也别做,干脆做个懒家长好了。

明白吧?家长懒,学生勤。

你照顾他生活,鼓励他成长,注意家教——因为三观很重要,平时注意培养(实际就是提醒而已)好习惯好品行,让他自然地一路走高就行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至于做题,这本是学生学习的份内事,他要学会,自然需要做题练习巩固,想熟练,就根据需要,根据时间安排,该做就做,没啥大不了——哪用得着如此魔鬼化,如此如临大敌地大搞题海战术,狂轰滥炸,唯恐漏下一道题?


挖潜不是挖坑——杜老师教育随笔

学习在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可是,按照家长们的操作,即使是必须有的步骤,也成了死学,太可怕了。

当然,一些所谓名校的死逼做题战术,给了家长们盲目的自信,似乎学习成长就这么回事,真是滑稽,成长面对的更多的是未知,你都能提前做题吗?那还要创新思维还要解决能力做什么?

有些名校不过徒有虚名而已,有些优秀率其实是死记硬背的假象,要小心,教育不等于做题,不那么简单,别把孩子搞成做题机器,别把孩子逼成死脑筋书呆子。

至于那些备战中考高考的孩子在疯狂做题,那是什么?那不一样,那是实战演习,各方面条件具备,譬如练兵,理论素养啥都有了,就差体能训练和实战演习了,那就来吧,越多越好。

告诉家长们一个事实:

如果不立足孩子成长角度来培养教育,即使多了几分,似乎考了一个略好的学校,进去也泯然矣——中学只是个过站,品质一般,主科不强,走不多远。

进入大学也一样,都需要有很好的品质来保证学习成效,都需要有理想有激情且坚持不懈方能走好走高,不是进了一个985或是211就OK了。

十二年学习是长跑,而立之年前的奋斗之路更是如此。

许多学生是考进去了,劲头跟着熄灭了,还谈什么未来,这一生也就是炫耀个出身而已吧。

有的孩子被送出国又如何?实质上还是那样,吃了几年面包不过涨了点傲气,回来照样是个绣花枕头,许多连这个都不是呢。现在海归都沦为笑柄了,与政治无关,与品质有关,自己渣,谁也救不了。

潜力很要紧,从小关注培养很必要,但是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不是死做题多几分这么简单僵硬,而是随着成长的脚步,进行多方的培养和打造:

身心的培养、思维的健全和健康、、三观品质的纠正和打造、各项好素质好习惯的养成……

具体到学科上,要以打牢各科基本功为要,诸如数学计算、形象思维、口语及书面表达……记忆力……想象力……创新力……这些各科中自然涉及到了,加深巩固,努力提高培优……

综上,保持热情,保持学习兴趣,这就是挖潜了。

回顾一下——信息量有点大哈。

……

接下来,给家长两个选择,供参考:

如果你做得适得其反,那还不如干脆做个懒家长,别添乱别把孩子带进坑里就行了。

如果你足够高明,那就多关注这些真正影响孩子潜力的核心事项吧,这才是挖潜范畴该做的关键事。

咱们接着上面的说:

许多人总觉得三观就是学雷锋做奉献,是自家孩子吃亏的事,那就请先去了解一下三观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这是你孩子自身发动机上的要件,是相控雷达,是NG导航……

如果没有理想目标,品质糟糕,那是考试机器,灵魂何在?心里有家国吗?那还是祸呢!考出去又如何?马加爵不是例子吗?许可馨、许秀中不是例子吗?

为何再三强调都不听?品质问题;

为何好吃不好学?因为吃是享受,学是受苦,品质问题;

为何人懒脾气大?任性,坏习惯多,品质问题;

为何没有毅力,不能坚持,不能学而时习之?因为这很累,动脑也很难,不如瞎玩瞎闹轻松,不如买零食享受,品质问题;

为何听网课成了打游戏?缺乏自控,没有理想激励——其所欲莫过于玩乐,而且,家长施加的威压远不足以克制其邪念,于是,自然任由个性泛滥,任由诱惑主宰自身。


挖潜不是挖坑——杜老师教育随笔

表面上看,这是自律差,其实,这是《鱼、我所欲也》的翻版,究其根本,还是品质问题。

他的欲望体现为邪念——只怪马化腾没有用,那是表象而已,没有游戏,会有别的。

思考一下这个要命的“所欲”吧——是不是比做几道题要命?

生,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想想孟子的话)

如是所欲莫甚于学者,那么凡可以努力求进者何不为也? ——(效仿孟子思考分析)

如是所欲莫甚于出人头地……所欲莫甚于做个检察官当个作家、企业家……那么凡可以实现之方法和实践者无不用也……就这么回事。

家长们给予孩子什么理想教育?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因必有果——有时是恶果。

这些太重要了,我再絮叨几句,以加深印象哈。

以下麻烦不解决,做题何用?多考了几分又有何用?

拿孩子为例:要搞清楚——他所求为何?

只是吃?只是过生日必须买好蛋糕?只是考个一百分给个什么奖励?

这很麻烦,家长引导失误——把学习和物质结合起来,他的人生成长就会渐渐变得支离破碎,他的思想就会逐渐被一个个物质实物所捆绑,见识多了,除了享乐除了炫耀还能有多少奋斗激情?这很糟。

他现在吃穿不愁,条件优越,全家宠着,出错无所谓,遇事父母兜着,可以任性,可以偷懒,可以不尊重家人,可以……那他为何要学习好?

这个学习好的“所欲”他就不会要了——学习多累呀!他何必学习好呢?他的动力是什么?依家里提供的条件,有必要奋斗吗?以后啃老就是了嘛!

不止一个孩子问我:“我父母给我留好了房子,我是不是只要快乐就好?”

我哭笑不得——那还学什么?

于是,这类孩子注定要滑向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可怜其母亲还在絮叨:“儿呀,你把学习弄好就行,妈妈赚钱供你,你啥也不用管,一个碗都不用洗……”结果学习一塌糊涂,品质一塌糊涂……诸如此类,反正学习很累,不干!游戏很好玩,这是“所欲者”,臭味相投,于是很快就能滑进去。

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会不会去抽烟喝酒打牌?会不会去打架偷东西看黄色视频……很可能啊!我这里曾经出现了一位:五年级的,他的父母看起来挺高大上的,每周至少来找我们好几次,像模像样地探讨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唉,这孩子太好动了,我和他妈妈领他去看过,说是有好动症,不专心,马虎……”

接触没两个月,我吓了一跳,什么多动啊马虎啊,明明自欺欺人嘛,这孩子是品质糟,简直太糟了!我不知道他父母整天严加看管都监管了什么,到底知不知道?

这孩子手机在手总是偷着查什么“开膛手杰克”之类话题,然后去吓唬小女生;守着老师不在就搜淫秽图片黄色视频,很黄的那种,我见了都觉得刺眼,他却神色淡定,而且,最令人乍舌的是,他竟然翻出一大片亮瞎眼的图片,挨个给七年级的高年级女生看——什么意思?算不算调戏?

我这里不是帮教所,这孩子我抓紧辞掉了,以后走好吧,祈祷吧。

看看,这才是核心的东西,光做题,以为提上几分啥都光亮了?想啥呢,这是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实践活动,不简单。

对孩子最大的激励就是校准他的“所欲”。

他追求的,看重的,才是他愿意花力气吃苦受累去争取的。这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施加正能量使其追求阳光灿烂的人生。

最好的奖励就是他自己在墙上加一颗星——墙上是他自己的理想奋斗目标:前进了一步,未来的星星闪了一下,标上去的这一刻——就是最心动的,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说了这么多,无非在讲要合理挖潜立足长远科学挖潜,而不是给孩子挖坑。

本来此文该结尾了,不料,放学前,有个学生又给我报个大料,我记一下,看有启发吗。

这个学生先是挺神秘地问我:“老师,有完美的人吗?”

这口气,吓我一跳,你猜我想到了什么?

鲁迅的《祝福》里有个祥林嫂问“我”:“人死了,有灵魂吗?”

《祝福》里的“我”说:“有吧,或许……”

此时的我说:“没有,如果有,维纳斯是,雅典娜是,那是神。”

“噢……”她如释重负,好像验证了她的某个判断。她接着说:“我妈妈告诉我必须完美,必须……”

我惊恐而同情地看着她,多可爱的孩子,可是,她的妈妈在给她挖坑呢。

“我回家求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妈妈说,门都没有,我早拔掉了。你这孩子,老是惦着偷懒,是不是我不在的时候你就偷懒?哼,不采取措施不行啊!”

“什么措施?”我语气里竟然透着一丝慌乱。

“我妈妈给我装监控了!除了厕所和厨房,我没有自由了!”

还真是!真的没有自由了!

这哪是学习呀,这不是禁锢吗!我是不是该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这家长拎着大铁锹,正在满头大汗地挖坑……我的天!

当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任;

当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当挖潜成了挖坑……我不说了,结尾吧。

(四处看看,这个家长没来吧?谢天谢地)


( 四千多字,欲罢不能,累够呛,喜欢就关注一下,我喜欢聊这些,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孟子   主科   老师   多远   潜力   随笔   家长   父母   品质   条件   理想   能力   妈妈   优秀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