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教育随笔——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不能吃苦?


杜老师教育随笔——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不能吃苦?

辅导做久了,发现一个怪圈:学习不好,是品质的问题,而品质上最常见的就是怕苦怕累——有趣的是,这样的孩子最讲究吃。

怕思考是怕苦,怕坚持是怕累,以此类推,除了目标兴趣等方向类的因素外,对孩子影响较大的学习因素,恐怕要数这个了。

至于不专心好动贪玩之类,孩子特点而已,基本可以忽略。

怕苦怕累还能考得好,除非打小抄。

有些学霸自然也有品质的问题,甚至可能还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但在吃苦精神上,一定不错。他们可能很自私,很虚荣,但为了一个好分数,能咬牙奋战。比如写作文,他们能改了又改,这就是能吃苦。

听上去有些主观哈?没办法,情况基本如此。

还有,这种现象基本都有家长的原因,唉,真有些冷幽默的味了。

来看看身边的例子,一切明了。

今年的五月有些奇怪,阴晴不定,昨天还是艳阳普照,今天就成了哭丧脸了。晚上,终于有点雨雾飘来,羞答答的,要站在楼下摊开手掌等上一阵,才能感觉到:这是下雨了。

可是辅导班的孩子们却如临大敌,纷纷告诉我:“老师,下雨了!”

有的开始给妈妈打电话:“下雨了,来接我吧!”

这些孩子家最远的不过隔着一个小区而已,回家有困难吗?

“妈妈说了不让我淋雨。”

“外面很冷的!”

“衣服会湿的。”

我说,干嘛麻烦妈妈呢,这么小的雨,妈妈不累吗?

“不会的老师,妈妈说了,随叫随到,绝不让我受委屈。”

懂了,孩子不能吃苦耐劳,都是家长惯的。

再看吃饭。

我这里晚辅是简餐,量不大,但照样有几个孩子边吃边剩,拿着菜饼捏着玩。想想在学校里的午餐,那该是何等惊人的浪费呀!可孩子们不以为然,觉得这太普通了,不就是粮食吗?

是啊,粮食,其实,很多时候,它等同于生命。

唉,我感叹说:“你们就是没饿过呀!”

“我饿过。”一个孩子说,“有一次妈妈回来晚了,我饿了半个多小时呢。”

该提提饥饿教育了吧?没饿过的孩子凭什么会去节约?有些孩子是听话的,老师说了,家长强调了,就会去做,但多数孩子不会,只要你看不到,他不愿吃了自然就扔了。

既然如此,为何要盛那么多呢?简单,怕吃亏!现在的孩子谁不自私?

而且,挑食现象比比皆是,似乎谁不挑食谁没有不喜欢吃的项目谁就是土老帽——这也应该存在攀比吧?

“我不吃烧饼,我不喝粥。”

“我不吃芸豆馅的,我只吃韭菜的。”

“不吃菠菜……”“不吃有姜味的……”“不吃家里蒸的馒头……”

周辅时饭菜丰盛,好家伙,直吃到我们叫停,太吓人了,真怕撑坏了。

其实,在吃上没必要这么讲究。


杜老师教育随笔——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不能吃苦?

回到学习上。

怕苦怕累的孩子很难学习好,偶尔进步了也很难长久,因为学习是个艰苦的劳动过程,而且,家长再心疼,也无法全部替代。

我一个东北邻居就不信邪,因为疼孩子,一切包办:400斤农业学大寨捡粪任务,老妈领着孩子小姨,起早贪黑地跟在进山的牛爬犁后面,终于完成了任务。写作业呢?替做——一直替到了五年级,然后不会做了,孩子开始留级,一连三年,最后小学毕业了,离开学校——现在怎么样了?听说做保安很久了,熬夜没问题,只要别太累。

十年寒窗苦,十年磨一剑,家长代替不了!心疼孩子,那就让孩子一步步强大起来,别无他法——他必须亲身经历,如此才能成长。

看看眼前的孩子,身材壮,体格好,可就是怕苦怕累坚持不了。

挺好的皮囊,内在芯片需要加装才行啊。

从小历练少,仅有的一点吃苦机会也让家长们抢走了,他们自然只剩下撒娇了。

挺感慨的,我们那时候都是吃苦过来的,活没少干,汗没少流,家长才不会跟在后面嘘寒问暖的,摔到了自己爬起来,饿了自己忍着,落后了咬牙追赶,这样的孩子害怕什么苦累,苦累不也是生活的内容吗?

现在的孩子奶男多了,啃爹族多了,太正常了,对怕苦怕累的孩子而言,人生太难了,学习累、工作累、带孩子累……活着就累。

所谓奋斗不就是不怕苦多干活干好活吗?

如此看来,怕苦怕累麻烦大了。

其实家长们学着装懒就好,手别伸太长,该孩子做的,狠狠心,让他自己磕打——没准就成了,翱翔的鹰不也是这样飞起来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飞起   爬犁   孩子家   老师   孩子   挑食   讲究   粮食   随笔   心疼   麻烦   家长   因素   品质   自然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