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看到一个帖子的留言我很感慨。

这是“川师大九中”学生军训的一幕:军训中,突下大雨,学校领导们都端坐示范,浑身淋湿也坚持着。学生们继续操练……这不挺好嘛?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学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习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真是难得!

照比那些把学生家长找去做值日的学校而言,川九中的举措很有“教书育人”的良心和责任心,而且颇知教育首在正人,而不是单纯去抓“分数”,我为之点赞!

可惜,一些网友们——应该是家长们,其反应让人失望——不过想想也正常,现在这些孩子娇生惯养好吃懒做不好读书等等毛病不就是这么娇惯出来的吗?

看看这些家长是如何表现那份慈母心的:

担心淋坏了……觉得没必要动真格的……觉得学生不愿意——看,这类家长平时都是听孩子的……觉得一旦淋病了就得不偿失了——怎么个得不偿失呢?多打几个喷嚏又如何呢?去打几针又如何呢?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这份慈母心用的不是地方!

这类家长不懂,让孩子学会战胜自己的惰性是多大的收获——他战胜了自己,哪怕一次,也是人生成长的榜样案例呀!这些是家长给不了的!

他们不懂,真淋病了那才是大大的收获呢!

很感慨。

对了,他们还不知道:这些孩子即使不军训,自己也会跑到雨中淋雨玩,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去感受自然,谁能阻止呢?家长能为他们打伞到几何呢?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我觉得这类家长就是典型的叶公好龙,一方面,羡慕人家的孩子成龙成凤成名成家,一方面,又舍不得自家孩子吃苦受累经受锻炼……只知道争先恐后地报这班那班,似乎只要花了钱就能把自家孩子包装成希望的模样,就可以一步步金贵起来……这不是做梦吗!

没有品质啥也学不成!有了品质晚学个一年半载又有何虑!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这些家长疯了一样迷信所谓的赢在起跑线的理念,其实学习成长不是赶大集,不是你去早了啥都紧着你挑,孩子缺乏品质,天天赶在去各种班的路上,效果更糟糕,他会早早对学习失去兴趣,会早早和读书说再见。

他们可能不知道,毛主席十七岁才走出韶山去上高小,可是,几年之后,毛主席就已是湖南一师的学生楷模了,他的一篇《心之力》的作文得了105呢!老师不知该怎么表彰这个品学兼优志向远大的学生,就在满分之余又加了5分!看看,还说“赢在起跑线”吗?

你先跑你就赢啊?非也!学习成长打拼的是全方位的素质,尤其是意志品质,志向决心。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缺乏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作为内核的躯体,一旦寄生在娇生惯养的氛围里,那除了发展成吃货和熊货,还能有多大的指望呢?奇迹每天都会发生,但就如同松茸不会平白无敌地冒出来一样——它自己有珍菌,还要有滋生的良好环境……

学生的第一环境不就是家庭吗?不就是家长们营造的吗?

可家长们做得无非就是吃好喝好,别淋着,然后花钱报许多班,觉得这样就行了。

品质如何来呢?自己做不到,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又不珍惜,不支持,还梦想自家孩子成才——成功,日后去拱白菜。也是醉了。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常言道,人呐,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奇迹都是人创造的,红军长征走出了人间奇迹,突破了人类生理和心理极限,同时也证明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论的正确性——人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树的长成,不经历风吹雨打,它会枯黄委顿,长不高也活不长;不经常规范约束,砍掉旁逸斜出的乱枝,它就会变成歪脖子邪柳枝,成为废材。

人的成才过程更像锤炼钢铁——非千锤百炼不能成钢!


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像淋雨军训这类有目的的训练,还是很必要的,正所谓: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金贵   韶山   目的   淋病   娇生惯养   慈母   起跑线   得不偿失   志向   军训   风雨   家长   品质   奇迹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