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毛主席写的<题《明耻篇》>仅有16个字,但字字千钧,浓烈的爱国激情,以及对卖国贼切齿的愤恨喷薄而出,一个剑拔弩张义无反顾振臂疾呼的热血青年形象跃然纸上……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这首诗写于1915年5月7日,当时毛主席正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年22岁。

创作的起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1915年,袁世凯为当皇帝,向日本献媚寻求支持。5月7日,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最后通牒,袁基本照允。消息传出,举国愤慨。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一师师生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声讨袁世凯、日本侵略者的运动。

面对贼子逆行,读书人能做的,唯有口诛笔伐,唯有大力宣传,揭露卖国贼嘴脸,号召民众奋起抗争……毛主席是一师当之无愧的学生领袖,更是爱国典范。

在一师学习期间,每天看报成为他的一大特点,他曾断言中日二十年后必有一战,如此清晰的判断,来自他对国家时局的关心,对世界格局的关注。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

“关注时局、关注社会、关注下层”,是他在一师学习生活的一大特点。他没有埋头死读书,而是睁眼看世界,妙笔著文章,还要不断深入劳苦大众之中,调查思考……还在一师读书的毛主席,已经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他立志救国救民,并身体力行。

在声讨袁世凯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中,国文教师石润山,“辍寝忘食”地赶写文章。毛主席读后建议石老师编辑一本《明耻篇》,石老师答应了。

很快,《明耻篇》刊印出来,现在,这本书中的一册已经摆在了“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里供世人瞻仰。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介绍一下这个小册子:

《明耻篇》全书共有文章八篇:卷首为石老师写的《感言》,其余七篇依次为:《救国刍言》、《中日交涉之前后状况》、《已签字之中日新约及交换照会》、《请看日本前此计灭朝鲜之榜样》、《日本祸我中国数十年来之回顾》、《高丽亡国后归并日本之惨酷情形》、《越南亡国惨状略述》,还有一篇附件《中日贸易出入额之比较》。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毛主席拿到这本小册子,当即在《明耻篇》的卷首《感言》后批言:“此文为第一师范学校教习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广权,宝庆人。当中日交涉解决之顷,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同学等爰集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救国刍言》,亦先生作。……”

并题诗一首于《明耻篇》的封面上,泣血明志,这就是那铮铮有声的十六个字。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诗人激愤之余不乏冷静思考:

我们要用什么来报仇呢?就是要靠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去不懈奋斗……

奋斗什么呢?意味深长——我觉得不仅指眼下同仇敌忾的爱国斗争,更发出了救国强国的铁血誓言:少年强则国强,学子不惜命,国家有指望!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以及他青年时代的言行举止,都是爱国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才是我们该崇敬的偶像!

无独有偶,时隔不久,毛主席再度发声,立志雪耻。


毛主席的<题《明耻篇》>,堪称青年一代的爱国典范

这期间,毛主席的一位好友因病去世,他题写了挽诗一首: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

一首四言绝句,一首五言古风,尽显学子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爱国   宝庆   典范   青年   卖国贼   时局   师范学校   小册子   亡国   湖南   日本   学子   中日   老师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