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岁丧母,跟奶奶长大,2万块钱,独闯深圳,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1959年,对于河南人民来说,又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许贤高的家庭也再次遭遇劫难。这年6月,生下许家印才8个月的妈妈,不幸得了败血症,好不容易捱到这年寒冬,终于撒手人寰。

1岁3个月的许家印,从此成为“半个孤儿”。

他1岁丧母,跟奶奶长大,2万块钱,独闯深圳,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痛失母爱的小加印,跟着奶奶长大。奶奶酿得一手好醋,所以许家印从小就跟着奶奶走街串巷贩醋。后来又跟着爸爸卖柳树苗和柳木,接受了最早的商业启蒙。

s

也许是奶奶对文化如此重视,对孙子如此期待,让小时的许家印,学习十分用功,成绩一直很好。

转眼,许家印18岁,高中毕业了。

那年头是推荐上大学,许家印父亲虽然是老革命,但在村里并无背景,自然也无法给孩子谋到这种宝贵的机会。

但许家印想进城工作的强烈渴望抑制不住。他听说邻居家有个亲戚在城里的公安局工作,就满怀期望地给那个人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在城里找一个工作。

可想而知,这怎么可能呢?许家印的信如泥牛入海。他只好留在生产队务农。

当然,作为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许家印还是比一般的村民更占优势一些,他请大队干部喝酒,谋得了一个拖拉机手的职位(差不多同一时段,俞敏洪也在干这个活),同时,还在生产队负责一些队务管理、治保等工作。

看到搞运输能赚到钱,他便也搞了一个板车,跟着堂哥去运石灰。

结果,瘦弱的许家印根本就不是拖板车的料,第一趟运输,就在下一个陡坡的时候翻倒了,石灰撒了一地,车子也摔散了架。于是只好放弃这门生意。

1977年,晴天一声霹雳,国家恢复了高考。获得这个消息的许家印兴奋异常,马上就报了名。

那一年,许家印报考的学校,是清华大学。

考试时正值初冬,天气已经很寒冷。许家印从考场出来,数学老师陈学然抓着他问:“加印,考得咋样?”

许家印擦着满头大汗,沮丧地说:“噫,拜提了陈老史,俺啥也不会。”

第一次高考,只给许家印挣来一个“许清华”的外号,成为村里的笑柄。

好在只相隔了8个月,1978年的第二次高考就来了。这一次,许家印做了充分的准备,考出了周口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不过,也许是第一次报清华落榜的惨痛经历让许家印心有余悸,这一次他非常保守,只报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

就这样,1978年秋,许家印来到武汉,进入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

按照家庭经济条件,许家印原本是上不起大学的。好在当时国家有每个月14元的助学补贴,让他勉强能够度日。

高中物理老师程守得和数学老师周然夫妇得知许家印过得太差,给他寄了20元生活费。几年以后,许家印回报给老师一台彩电;2018年,他又赠送给老师一套装修完好、家具齐全的房子。此是后话。

他的社交能力却得到充分的发挥。他在班上和学生会都担任干部,组织学生劳动、搞学生工作,都干得很好,成为较快入党的学生党员。

顺便说一个细节,1981年,许家印大三,被老师派去看管学生会的库房(许贤高在生产队也是看库房,这叫子承父业了)。库房里除了扫帚拖把等杂物,还有一个贵重物品:电视机。

当时正值中国女排挺近世界杯,许家印的工作还包括给大家直播女排比赛。那年11月16日,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当时全中国都疯狂了,所有人都跑到街上又哭又笑,又蹦又跳。钢铁学院的学生想起学生会的库房还有很多扫把,就冲进去抢了当火把。许家印刚开始还阻拦一下,后来一看根本就拦不住,干脆也兴奋地抄起一把扫帚,点起火加入了狂欢队伍。

28年后,对这一场景念念不忘的许家印,专程组建了一只女排队伍,并把头年刚率队获得奥运会冠军的郎平从美国请回来,担任了恒大女排的主教练。此是后话。

1982年,许家印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

小名为“工厂”的他,终于在24岁那年,圆了工厂梦。

在做了很短时间的技术工人以后,聪明能干的许家印,很快就被委任为热处理车间的主任助理。

在这个岗位上,他的管理才能很快就得到体现。入职仅仅两个月,他就组织制定了一个“生产管理300条”,在全车间推开。这些管理制度,很多都成为后来整个舞钢的标准管理制度。

脑子灵活、交际能力强,加上干活拼命,许家印很快就在车间里崭露头角,第二年就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在提拔的推荐表上,领导如此写道:专业强,人朴实,能吃苦,很聪明,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上有一套。

许家印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多强呢?当时他被派到鞍钢去学习。在那里短短时间,他就把鞍钢全套的热处理技术和规程全部抄了回来。

要知道,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些技术和规程,很多都是车间里那些年老成精的老师傅多年不传之秘,只有关系十分到位,他们才会告诉别人。许家印只不过是短期学习,就能把全套都弄回来,绝对是搞关系的高手。就连他的领导都不得不感叹:许家印你可真有本事,我的面子都没那么大。(出处同上)

工作三年后,许家印正式成为热处理车间主任,手底下管着300多号人。由于管理上说一不二,人送外号“小皇帝”。此时,他才27岁。

1987年,舞钢公司在冶金工业部评比中拿了23个奖项,其中有6项是许家印获得的。

除了工作上春风得意以外,许家印的爱情也一帆风顺。进厂第二年,他就和同事丁玉梅结婚,并很快生下第一个孩子。

但也许是前面走得太顺了,冥冥中有一个平衡,30岁以后的许家印,开始原地踏步。

尽管工作出众、社交能力超群,许家印的仕途,却似乎在车间主任这个位子上被钉死了。

到了1992年,许家印已经34岁。未来的路看起来依然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1992年,许家印跳出舞钢,怀揣着工作10年好不容易攒下的两万块钱,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

由于积蓄不多,要省着用,许家印没有租房,也没有住旅店,而是借住在朋友家,在走廊上睡了三个月。

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他精心设计了简历,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成绩,满满地写了三十多页。

但是,这本厚重的简历投出去多份,却没有收到一个回音。

后来还是朋友提醒他:你的简历太厚了,招工的人根本就看不过来。许家印才如梦初醒,把简历缩减再缩减,浓缩为两页纸。

这一次,他终于拿到了3个0ffer。他选择了其中一家名叫“中达”的贸易公司,月薪500元。

之所以选中达,是因为他觉得中达的老板最具“才智和胆略”,对自己的胃口。后来这个老板果然教会了许家印很多东西,让许家印一生都很感激。

34岁的许家印,在中达获得的职位,是业务员。由于对市场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他嘴巴甜得很,见人就叫“师傅”;就连公司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他都是如此毕恭毕敬地对待。

许家印的社交能力和人脉关系,在贸易这个行业很快就找到了用处。在度过三个月的适应期之后,他很快给公司拉来了10万元的生意,并荣膺办公室主任一职。

为了把自己在舞钢十年的人脉网络用上,许家印说服中达老板,新成立一家名叫“全达”的公司,和舞钢合作做钢材生意。老板采纳了这个意见,并任命许家印为新公司的总经理。

成为全达总经理之后,许家印把妻子、岳母和两个儿子接过来,住在和人合租的一个两室一厅小房子里。合租的人屋里有空调,而许家印和家人住的客厅及卧室却装不起。于是,在深圳酷热的天气下,丁玉梅和儿子只能睡在别人的卧室门口,蹭门缝里的空调凉气,聊以避暑。

好在全达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不知是因为中达老板搞关系厉害还是因为许家印长袖善舞,全达拿到了2000万的银行贷款,业务迅速开展起来。

1994年,老板想派许家印去长春开拓市场,但许家印在做钢材生意的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广州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个大发展,他向老板提出,能不能不去长春,改为去广州,帮老板打理广州的房地产生意。

老板答应了。于是,这年国庆节,许家印带着几名员工,开着一辆标致车,从深圳来到广州,担任了广州鹏达公司的总经理,开始了他在房地产行业的历程。

许家印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珠岛花园。全部资金,就是全达转过来的1500万元。

对许家印来说,房地产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珠岛花园项目之前,他连容积率这个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他超强的办事能力和管理才能在这个项目上完全得到了发挥。

当时,完成整个开发项目的手续,需要盖一百多个章。在那个年代办过事的人都知道,别说一百多个章,就是一个章,都要费时日久。而许家印带领团队,当年就把这些手续全部跑完了。

此外,与当时广州市场上时兴的大户型不同,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部采用小户型、低价格的设计,很快就销售一空。资金的快速回笼,让鹏达1500万元的启动经费不再捉襟见肘,反而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滚动到2个多亿。

到1996年,珠岛花园成为广州著名楼盘。许家印的工资也已经比92年入职中达时,有了大幅增长——达到了月薪3000元。

5年增长到6倍,这工资涨幅,不可谓不高,但是比起许家印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来说,却实在是不成比例。许家印向老板提出再涨工资,但老板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同意。

最终,许家印决定离开中达,自己单干。他把原来和老板一起成立的广州天帝公司独立出来,并在第二年将其更名为:恒大。

日后谈起此事,许家印称,如果当时我能拿到10万、20万年薪,可能就不会去想自己创业的事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恒大。

不过,尽管离开了中达,他对中达老板一直是心存感激,哪怕是自己日后成为中国首富,都还是每年要拜望前老板,态度依然毕恭毕敬。

5

许老板

从恒大时期开始,许家印终于拥有了一家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公司。人们从此称他为:许老板。

许老板为恒大拿到的第一块地,位于广州工业大道。

听到这条路的名字,大家也能想到当时是什么样子。那时候,这条路的两侧,全是各种工厂。

而许家印拿的这块地,更是一块几乎不可能卖得好的地,因为它的前身,是广州农药厂。

他用了以下几招,来化解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

第一是和土地出让方谈判时,确定了“不还价,只谈付款条件”的策略。对于对方提出的土地出让价格,许家印一分未降,只不过提出,可不可以分期付款。最后把原本要上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降为第一笔只需要出500万元。

第二是发挥自己搞关系的所长,拿下了600万元的银行贷款。除去500万交付土地出让金首期,还剩下100万作为公司运作和项目营销的费用。

第三是拿下地之后,把农药厂地块掘地三尺,原来的土地全部运走,从外地运来新土重新填埋,以解决土地污染问题,让购房者放心。

第四是采用施工方代资的开发模式,降低前期的资金支出。

第五是继续采用小户型、低单价的快进快出模式,并采用了高规格的设计和大手笔的营销,尽快把房子卖掉回笼资金。

第六个就是许家印最擅长的,也是其他人最学不会的:超强的执行力。在他带领整个团队玩命赶进度的情况下,这个名为“金碧花园”的项目,创造了“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收益”的记录,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史上的一个奇迹。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再次冲击上市成功,当天收盘市值高达705亿港元,使恒大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而许家印也以422亿元身家,成为内地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为上市成功准备了盛大庆典。但随着福布斯也在当天更新了富豪榜,“许家印成为首富”这个新闻的热度,远远超过了“恒大上市”。许家印当即决定取消所有庆祝会和新闻发布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舞钢   生产队   库房   武汉   女排   块钱   广州   深圳   奶奶   当年   生意   老板   能力   关系   花园   项目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