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10月5日,著名演播艺术家张家声逝世的噩耗传来,我一时无法接受。两月前我们还通过电话,能听出他状态良好,精神矍铄。怎么一下子人就没了?

在必须接受的现实面前,我回味与张家声老师交往20年的的幕幕情景,他认真、正直、有时还像孩子一样纯朴的模样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而这种认真与正直又是今天浮躁风气下极其缺乏又极其需要的品质。所以,就有了写一篇文章的冲动与使命。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作者与张家声老师在录制节目时合影

1. 一生保持真情的张家声。

我与张家声老师的合作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每年都有一二部电视纪录片或专题片请他配音。无论份量强弱,也无论题材大小,张家声都把他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满腔的真情倾注于浑厚的声音中,极大地增强了电视片的感染力。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朗诵诗歌

合作的久长,我们也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张家声的经历自然是我们的话题之一,也通过他非凡的口才精妙地表达出来。

张家声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一进入极左年代,全家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他父亲被关押,房屋被没收,十四岁的张家声只身到天津流浪,一碗现在已很难见到的嘎巴菜曾救过饿得快死的张家声的命。这种遭遇把张家声与下层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也赋予他质朴的感情。至今,他忘不了给他一碗嘎巴菜的老人,更忘不了曾是老百姓主要口粮的嘎巴菜。一次,张家声接受天津电视台的采访,谈起这段经历,他泪流满面,收看的观众也倍受感动。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中)朗诵唐诗宋词

正因为这种真情使张家声在文革中不懂得保护自己,而是耿直地顶撞造反派,因此遭受数月监禁和没完没了的审查……

从苦难中走过的张家声除增添满腹才华和鲜明的爱憎外,质朴的真情一点儿也没有更改。在他耿直的性格里容不得一丝杂质,在他纯净的血液中放不下半分污点,处事做人直率得像一个孩子。他遇到邪恶,由不得拍案而起;他看见不平,禁不住大声疾呼。在一次政协会议上,他听到北京郊区一所中学因为买不起粉笔而停课,愤慨得难以自持,建议会上少吃几桌饭,并在就餐的盘子上写出“买不起粉笔”几个大字……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走红地毯

能恨才能爱。正因为张家声憎恨邪恶,才对善良人民和美好事物充满强烈的真情。多年来,他资助的大学生和贫困户无法计算,随手拈来一个事例都感人至深。一次,他到新疆出差,闲暇之时在住处附近的村庄转悠,发现一个漂亮的维族孩子蓬头垢面,衣衫蓝缕,随其走进家门,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病怏怏地躺在床上,一问才知是孩子的母亲,年龄仅有40多岁啊!张家声顿时动了感情,掏尽身上所有的钱放在这位母亲的床边……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海边红树林

张家声在深圳讲学时,他被茂盛的海边的红树林深深地吸引了。这种树扎根烂泥,逆风而长,如一道坚固的屏障护卫着大海,调节着生态。这不正像由一个小渔村发展壮大的深圳吗?于是,张家声在讲课时,建议红树林为深圳的市树。这一建议很快在深圳各大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真情使张家声的播音迸发出动人心弦的语言魅力;真情的使张家声的演艺充满底蕴深厚的艺术功力;真情使张家声的主持富有声情并茂的感染力。所以,他就能多才多艺,涉猎多个艺术门类,每个门类都成绩斐然。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录制节目中的张家声

2.对声音极其负责的张家声。

因为真情,张家声在艺术上有着近乎苛刻的较真。

在张家声担任电影《大决战》旁白的配音时,导演要求声音一定要有力度。张家声认真看过稿子后,与导演讨论道:

我们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解放战争,应当是理性与冷静,声音理应平和与公正,这才有内在的力量。何况我的嗓子怎么喊也拼不过枪炮子弹。

导演尊重张家声的意见,就让他按自己的想法读。

审听时有人还觉得力度不够,张家声依然坚持己见。最后由一位领导定夺,结果领导听了高兴地说:

就要这种味道。

《大决战》上映后的实践证明,张家声的配音恰如其分地表述了历史的高度与胜利者的姿态,准确地抒发了这部电影所需要的情绪,自然为这部经典电影增色不少。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作者与张家声合影(左为著名播音员包志坚)

在我与张家声老师合作的50多部作品中,他对每一次的配音都充满了真情,对每一个字的读音都反复推敲,绝不允许有任何失误。1995年,我请张家声老师为《陕西作家》专题片配音,起初他把其中的“笔耕不辍”读成了“笔耕不zhui”,我也没有在意,就开始剪辑了。待片子已经时完成时,张家声来电话说:“辍”字读错了,得重读。

我说片子已完成,算了吧。

张家声几乎生气地说:

必须改,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于是,我又专门联系机房,重新录了包括这一个字在内的一段文字,并重新做了剪辑。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山水情景剧《长恨歌》

2006年,时任陕西旅游集团董事长的张小可利用西安华清池得天独厚的场地,策划了一台中国首部户外历史情景剧《长恨歌》。在选择节目旁白的配音时,张小可毫不犹豫地选定了张家声。

作为旁白撰稿人的我立即联系张家声老师。张家声看完后,回复道:

我得看一下节目,有了直观感受,才能读好。

张小可自然高兴,马上安排张家声到西安华清池观看。那天我就坐在张家声旁边,能感觉到张老师看的很认真。演出结束后,张家声又认真听取了张小可与主创人员的介绍,张家声还不时地记录,全场人都为大师的这番举动而感慨。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朗诵诗歌

事后决定在西安录制配音。我按张家声所说的要求找了一家录音棚,他进去后,要看环境,试声音,结果不满意。我又找了一家,依然不符合张家声的标准。最后到了非常专业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张家声才放心地开始录制。

三分钟长度的内容,张家声竟然连续读了三个多小时、十多遍,使见多识广的录音师都十分叹服。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山水情景剧《长恨歌》

《长恨歌》配上张家声的旁白,使这台山水情景剧锦上添花。节目一开始,张家声富有魅力的声音就把观众拉回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几个段落的旁白更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最好诠释,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节目的内容,看的有滋有味。

15年过去了,张家声浑厚的声音始终在华清池的夜空回响。今天听来,也是对张家声老师的一种怀念吧。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讲声音艺术课

3.对三线学兵情有独钟的张家声。

张家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

我一生做过近千部作品,投入感情最多,感受最深的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电视纪录片《三线学兵连》。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言而喻,大家都很熟悉。

那么,三线学兵连是怎么回事?张家声为什么如此钟情呢?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襄渝铁路隧道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中国进行的一项规模空前的战备工程,穿越陕西境内的襄渝铁路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紧,投入的劳动力一时吃紧,就破例从陕西省抽调了25000名中学生参加铁路建设。由于他们随铁道兵的编制施工,故被称为“三线学兵连”。

这是一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空前绝后的特殊团队,其中的故事感人肺腑。

1996年,共青团陕西省委为了弘扬这一独具特色的精神,决定拍摄一部名为《三线学兵连》的电视纪录片。其配音的作用举足轻重,而能够担当这一配音的唯有张家声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讲课

张家声看完纪录片的解说词后,十分激动,几乎用梗塞的声音对我说:

太感人了,这群孩子太不容易了,一定要读好,创作出一部好作品。

果然,张家声老师对这部作品的准备极其充分,稿子上密密麻麻画满了犹如五线谱的符号;配音时,张家声老师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只见他热泪盈眶,热血沸腾,镜片一次次被泪水打湿,喉咙一次次梗塞得沙哑,就连录音师都被感染得泪流满面。

一段沉埋多年的往事经过张家声真情而精心地处理,成为一部回肠荡气,感人肺腑的艺术品。当年的三线学兵及其他观众看后,无不被张家声的声音所感染,无不被张家声的真情所打动,也无不被声音和真情背后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大家心中回荡的是对老师爱戴和敬仰的热流!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在学兵纪念活动会上讲话

由于这部电视片的播放,当年三线学兵的纪念活动多了起来。每每组织一次,都向张家声老师发出邀请,张老师即使再忙,也欣然前往,而他的每次到来都掀起真情与真情交融的激流。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令多少人心潮澎湃,他给学兵困难者的捐赠化作真情的细雨久久在学兵心中流淌……

张家声:用纯净灵魂创造纯净艺术作品的声音大师

张家声给学兵签名

得知张家声老师逝世是消息后,曾经被他的声音感染的学兵格外的悲痛,纷纷发出哀悼张老师的信息。

我想张家声老师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听到这份由衷的怀念,一定能使“大师之魂”无悔地安息。

是的,张家声拥有一颗“大师之魂”,因为他是用自己纯净的灵魂创造了无数纯净的、有灵魂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长恨歌   声音   红树林   旁白   小可   陕西   西安   深圳   纪录片   纯净   观众   真情   灵魂   大师   节目   老师   孩子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