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曾几何时,谁会想到国漫票房能达到五十亿的成绩。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做到了,可以说,这部动漫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它的身后,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如今,《姜子牙》同样是一部备受期待的国漫,在票房成绩上却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难以匹敌。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雨落一直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一方面在于对社会现状的折射,另一方面则在于票房的成绩。

而且,从本质上看,后者比重是远远大于前者。

凭什么这么说?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票房背后不仅仅是一种投机,同时也表达了观众对于影片的热爱程度。尤其是像《哪吒》这样的国漫,口碑8.4,票房50.35亿的作品,足以代表一切。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截止到目前,《姜子牙》的票房成绩13.83亿,可以算是国漫第二高峰。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另外,对于国漫还有《罗小黑战记》《大圣归来》《风语咒》《白蛇缘起》《熊出没》等一众国漫,票房基本上保持在10亿以下的水平不等。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可以说,对于国漫来说,票房从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真实的反映。

抛开以往商业片中的“偶像”元素,动漫更多是集中于它本身的质量,以及它所带来的真实感受,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雨落这次想通过这些作品,来聊一聊国漫背后的“成与败”。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从内容上看

从国漫表达的内容中,最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影片所带给观众的直观感受。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其实,在以往观众的印象中,动漫一般都是儿童的专属。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内心反而会有一种抵触。

雨落认为,不论是艺术片还是动漫,其实它们本身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的题材。

并不存在差距,重点在于背后讲故事的那个人。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很显然,《哪吒》就很好地把握住了,它除了本身所表达的故事之外,还穿插了一种现实意义。

这对于国漫来说,是一种颠覆,同时也是对哪吒这个人物的颠覆。

以往印象中的哪吒是乖巧懂事,但这次却是嬉皮捣蛋,多少有几分现实的折射。另外,对于所表达的想法,也是很简单。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不甘现状,一定要崛起的励志故事。

相比之下,《姜子牙》这部国漫,它从一定意义上,继承了《哪吒》的现实倾向,不再拘泥于,以往人物的固定印象,赋予了它另一层新的意义。

其实《姜子牙》这部电影,很不错,但也暴露它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那就是在逻辑上,并不十分顺畅,讲求“大局观”,本身缺乏一种细节的雕刻,导致这部影片,在整体看上去非常的宏伟,深奥。

但仔细看,反而存在更多的逻辑问题,都没有交代清楚。

这也是导致了口碑两极化,另一点就是,相比于习惯了简单逻辑的观众来说,尤其是一些带着孩子看电影的家长,这部电影很显然并不适合。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可以说,这是一部披着艺术片味道的国漫。

对于《姜子牙》来说,所表达的“现实主义”过重了。

除了它们两部,还有如《熊出没》《风语咒》《罗小黑战记》等,专注于动漫人物本身,深挖其背后故事的影片。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它们与《哪吒》和《姜子牙》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缺少了“现实主义”的刻画。

也是我们以往印象中的“动漫”。

逻辑简单,更多表达动漫人物身上的各种新奇故事,各种世界趣闻。

比如《熊出没》作为每年春节,都会上映的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国漫系列。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它所追求的,也是给中国儿童看,没有《哪吒》《姜子牙》那种野心。

从某些角度,也就决定了作品的局限性,很难发生一种质的突破。

为什么这么说?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从覆盖群体,IP本身的接受程度看

开头聊过,票房成绩从侧面反映了一部国漫的质量。

而票房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它本身有多少观众能够接受这部作品,可以说,对于票房至关重要。

《哪吒》可以说,是一个国民大IP,其背后很多人都是在它的故事熏陶中长大。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所以,它成为了一个路人皆知,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就是它本身的不变,这就是作品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力。

为它最终成为黑马,奠定了基础。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相比之下,《姜子牙》尽管也是路人皆知,但它败在了“争议”,本身故事所覆盖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以及缩小了很多。

对于儿童来说,很难理解这样一部作品。

而《熊出没》则和《姜子牙》恰恰相反,这完全是一部儿童大电影。对家长来说,也只是陪孩子看。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另外,如《风语咒》《罗小黑战记》等国漫,它本身的IP热度,本身就不高。

更难以发挥,作品所带来的影响力。

最终造成悬殊的票房差距,也是理所当然。另外,在IP本身的影响力,受众之外,技术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从作品本身的技术看

不可否认,2D和3D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是一种技术所带来的鸿沟,在电影院所体会到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当然,现在的很多国漫,基本上都已经是3D制作,当然还有些是2D作品。比如,去年上映的《罗小黑战记》就是一部2D国漫。

相比于《哪吒》来说,吃亏是很明显的。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这种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注定是会被淘汰的,落后的技术对于电影业来说,同样如此。

比如,李安的120帧的《双子杀手》,《八佰》全程IMAX摄制,这些全新的视觉体验,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一种沉浸式享受。

9天13亿票房的《姜子牙》,不及《哪吒》,我看出了这些问题

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其实也足以看出一部国漫的质量。

而《哪吒》之所以,能成为暑假档黑马,尽管前期宣传默默无闻,但通过口碑依旧能够逆袭,本质上,就是三个方面全都占优。

内容上,哪吒不变的IP,同时对于人物的颠覆。3D效果所带来的那种真实感。

可以说,成功并不是没有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哪吒   票房   路人皆知   口碑   逻辑   以往   观众   成绩   影片   儿童   人物   故事   作品   动漫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