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花木兰》终于在美国播出了,但经过三天发酵,味道却变了。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从刚开始,豆瓣开画5.9分,到如今4.8分,口碑断崖式的下滑,也反映出了影迷们的一些真正感受。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其中,无论是电影的内容,还是宣传上,雨落都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次就想借这部电影,和大家聊一聊。

《花木兰2020》中的那些梗,在迪士尼的资本操作下有多么恶心。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首先,《花木兰》这个电影IP,很早就被迪士尼搬上了银幕,那就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它改编自中国的民间乐府诗《木兰辞》。

讲述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它也算是很早的东西方合作的电影,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中国式的“水墨画”。颇有一番国风,在两种文化的交融中,不错的作品。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影片还获得了当年的安妮奖,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10项获奖1项提名。

如今豆瓣19万人,打出了7.8的口碑,收获票房3亿美元。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无疑,这部电影是成功的。

但如今,再看《花木兰2020版》,我们发现曾经每个小孩都羡慕的迪士尼变味了,一切都向钱看齐,已经不是曾经那个热衷带给人们欢笑的米老鼠。

凭什么我这么说?通过电影内外,一块来品品。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电影宣发阶段,资本下的炒作

《迪士尼》这部电影,刚开始最终中国的观众来说,是非常期待的。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我现在记得那天,第一支电影预告片刚刚公布的时候,真的是万众期待,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不仅是微博榜首,而且也是推特全球热度榜。

它为什么这样备受瞩目?

背后少不了话题炒作,因为它很好地契合了一个点,那就是原汁原味。“花木兰”这个故事原本就是中国,找中国演员演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而且,看上去就显得这次迪士尼要认真打造一部佳作。

为什么说背后炒作话题?

因为,迪士尼正是迎合了国内首部好莱坞的电影。看似中国电影就要崛起了,其实,它正是凭借众人盲目,蹭了“花木兰”这个IP的流量。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结果,也证实这又是一部迪士尼的“圈票房”作品。

除了炒作话题,它也采用了国内人气很高的刘亦菲。因为,她一定是最适合观众的选择。

有着“神仙姐姐”的称号,华语圈辨识度最高的女演员,另外,还没有什么丑闻和历史。都让这部电影,看上去是一部精品。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看霸气十足的海报,就能够感觉到“真香”。

但是,真的如此吗?

时间告诉了我们答案,这个疫情也让我们看清了真相。迪士尼看似真心实意拍的中国“花木兰”故事,其实是满满的西方味。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从始至终,都是蹭“花木兰”这个IP的流量,没有真正重视国内观众。

从影片定档,就能够看出。国内院线迟了一个星期上映,就足以看出它的重心,是西方的观众,即便它是一个东方的故事。

而且,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演员”的电影,应该支持。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很显然,都被蒙在了鼓里。

电影从始至终,就只有“西方眼中”的花木兰,没有“东方眼中”的花木兰。从镜头前的粉妆淡抹,这就是西方对于东方的印象。

也可以说,这是给西方人看的电影。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很可笑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只是觉得,无知的样子真的很傻。

除了电影外,从电影来看看,为什么是一部“西方眼中”的电影。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存在“偏见”的东方文化

《花木兰2020》相比动画版的《花木兰》其中的西方味道,更加的浓厚。

首先,在人物的设定上,是最大可能的适应西方的文化。比如,动画版里面的木须龙,它不仅仅是一个搞笑担当。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在东方,龙是一种很神圣的象征,它象征着一切风调雨顺。

但是,在西方的文化里,龙是罪恶的象征,代表着邪恶,比如《权力的游戏》中的恶龙。而随之取代的“女巫”。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在东方,她代表着“不祥之兆”,但在西方,却是一种固有的形象,颇受民众的爱戴。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除了人物,在场景的细节搭配上,一种不起眼的土楼,首先,这是一种宋末元初时代的建筑,而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故事。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另外,还有土楼中高高悬挂的红灯笼,试问,谁会把灯笼挂在祠堂内。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还有,士兵们所穿戴的蓝色,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很不吉祥的颜色,还有军营外面的塑像等等。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从始至终,除了“花木兰”是东方的故事,其他都没有东方的味道。

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随意的拍了这样一部电影。

在演员的演技,造型上,也是妥妥的西方口味。首先,花木兰那种浓妆淡抹的装束,没有一点古代女性的纯真,更像西方世界中的女妓。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李连杰饰演的皇帝,和辱华的经典形象“傅满洲”十分相似。

还有,花木兰替身的问题,在剧中也是丝毫不遮拦,自认为有着99.9%的相似度,就可以以假乱真。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最后,从整个故事的节奏上,也是断层十分严重。

她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花木兰,更像是一种嚼头,捆绑着我们的价值观。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总结

《花木兰》这部电影,从第一部预告片开始,就真的很期待。但这是一种自我的幻想。

从它的种种表现,也可以看出,这是迪士尼赚票房的一种营销方式。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从动画版到真人版,《花木兰》不是第一个,同样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它的眼中,也没有所谓的尊重“东方文化”。

所以,也不必要过于认真,什么《花木兰》是在好莱坞的第一部华语片,什么在好莱坞的文化输出。

魔改的《花木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试问,影片中中国籍的演员有几个。

所以,对待这一切,要理性,要有属于自己的审美,人家不过是拍了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反而更像是,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渗透。

所以,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花木兰   木兰   华语   好莱坞   中国   票房   象征   动画版   眼中   观众   演员   故事   国内   文化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