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作者:(关注一下就知道了)

原创感受

今天突然想写一篇无关职场的文章,写一写自己想说的话吧!

昨日,去电影院看了近日大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确实不愧是评分9.7的影片,很精彩,有笑点,有泪点,无尿点,令人深思、打动人心。甚至在今天我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耳朵里还在单曲循环GAI唱的主题曲《哪吒》。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魔童

最让我感受的是,哪吒的命格是被上天注定的魔童,但是在父母爱的关照下,哪吒努力克服心魔,在最后一刻弃恶从善了。

小时候的他也是单纯善良的,渴望被大家接受,后来在世人的冷漠疏离中渐渐死了心。但是他还是商量的,即使他被冠名世人口中的“妖怪”,但是他也从未像真正的妖怪(那个蛤蟆怪)伤害别人,他就像人们口中的“熊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听话。但是即使在世人眼中无法获得原谅的他,他的父母也从未放弃过他,即使他自己都自暴自弃了。看到他父亲为了救他甘愿牺牲掉自己的时候,母亲为了给自己救赎,不断奔波保护一方安宁。可以说哪吒的魔性是被父母强大的爱给打败的。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救赎

社会上犯罪新闻层出不穷,章莹颖案、杭州保姆杀人案、女护士刺杀闺蜜196刀案...这些凶手其实不就是哪吒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救赎。还有著名的弑母案,我们在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是怎么走上这一条路的,他们不是生下来就是恶人的。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原生家庭

台湾有一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剧中那个律师排除万难,努力的想要去探讨杀人犯的心理,想要从根源上就了解解决这个问题,即使不被大众所认可,认为他为杀人犯辩解,替他开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价,法律是评判的标准。但是在发生这些事后,社会应该好好思考一下,造成这些的因素是什么。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家庭环境

近几年来,虐童案一件接一件,现在是互联网发达了,但是在互联网不发达的以前,又有多少儿童的心理能够得到保障呢!家人的打骂、辱骂都是推他们进入深渊的那一只手。他们曾经在黑暗中没有得到救赎,对社会绝望,产生报复心理,最后走上绝望的深渊。电影《何处为家》也揭露了这一现象。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何处是家

魔童哪吒不就是这样吗,如果父母对他的爱少一份,可能他就是真正的恶魔了吧!

爱是这世间最强大的武器,原生家庭的环境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轻一点的是性格的缺憾,有的人缺乏安全感,有的人自闭,有的人不自信,这些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严重的就走上犯罪的道路!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角色的诠释,即使在职场上做的非常成功,但是心里的伤痕一直会烙印在她的最深处。

爱的襁褓,才是魔童的救赎

都挺好

愿每一个经历过原生家庭痛点的孩子可以得到救赎(我永远不能原谅他们,只是突然不恨了)之前看到的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话,想分享给大家,没有经历过的人理解不了你们的痛,无法代替你去做出决定。

愿未来的孩子都可以在健全的原生家庭里幸福快乐。

欢迎大家关注我,分享更多给你!

认可的朋友可以分享、点赞,传播正能量,为社会提供一份微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哪吒   弃恶从善   襁褓   杀人犯   妖怪   深渊   世人   口中   绝望   强大   父母   努力   孩子   心理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