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创作不易,转载事先联系,否则视为侵权

导言

如果我问你:嗨,最近过得怎么样?你会怎么回答?

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回答是:哦,还好,就那样,老样子。

是啊,还能怎样?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每天工作、家庭、吃饭、睡觉,已基本概括了我们的全部人生。

让我们试着来画个众生像:

你,属于哪一类?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意思是说:我们都想做点什么,可又做不成,或者担心做不成,从而陷入自责和焦虑。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不成,而是等不及;即使那个拐点,已经触手可及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认知觉醒》一书的作者周岭说:人与人的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而成长的本质,是让认知变得清晰。

2017年,我36岁,在一个被很多人认为老大不小的年纪,我开始探索。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并不代表觉醒,每天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它会驱使你前行,让你感觉有价值和乐趣。

而价值与乐趣,才是人类持续成长的动力。

如何才能觉醒,如何改变和提升认知,找到我们心中的价值与乐趣?

让我们试着在书中寻找答案。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01

你的大脑是如何选择的?

清晨,你在闹铃声中醒来,铃声在提醒你:赶紧起床,准备上班了。

你听到了,也明白了,可接下来,你的反应会怎样?

以下是常见的三种:

  1. 把闹钟按下去,继续赖在被窝里睡
  2. 下意识拿起手机,翻看所有未读消息
  3. 快速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

问题来了:为什么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

答案或许会让你吃惊。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认知觉醒》一书中说:人并非只有1个大脑,而是3个,遇到事情时的不同反应,取决于我们启动了哪个大脑。

这有点类似于弗洛伊德老先生所说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你可能会问:3个大脑中,谁最优?

这么说吧:本能脑最强大,理智脑最聪明,而情绪脑是本能脑的现实反应。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从发展周期上看,本能脑在婴儿期就比较完善了,情绪脑的发育是在青春期早期,而理智脑的成熟要到成年早期。

理智脑成熟最晚,所以时常被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压制,如果我们任由发展,就会停留在惯性的舒适区;可如果一味地强调理智脑,又会失去乐趣。

聪明的做法是,让三者协调统一。

如何让潜意识发挥能量,帮助"理智脑"更轻松地应对处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02

为啥你总是半途而废?

我在愿望练习的课程中,时常收到小伙伴的反馈:有些人很容易成功,有些人却很吃力,这些人通过都会问:为啥我的愿望实现不了呢?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目标太高,而自我能量不够

就像小学生要做高考题,一群好老师去教,也会很吃力,不是实现不了,而是需要时间,一点点去提升自己。

《认知觉醒》一书中,用了一张图,来解释这个问题: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每个人的能力,从内到外,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圈: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最舒服的是舒适区,压力最大的是困难区,中间的过渡地带为拉伸区。

大部分人,是在两个区之间行动:平时习惯呆在舒适区,可突然有一天遇到了困难,或者定了很高的目标,就会跳跃到困难区。

困难区,往往意味着需要短时间内,处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它会让人难以适应,感觉焦虑、受挫和恐惧。

煎熬过后,人们很可能选择放弃或逃避,继续留在舒适区。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我们都忽视了,还有一个"拉伸区",破局的方法,恰恰就在这里。

举个例子:

你正在陪女儿练琴,老师留了作业:把新曲子弹10遍,直到熟练为止。

可1遍之后,你发现她有不少地方弹错了。

这时,是让她练完10遍,还是先停下来纠错?

一般的作法是,先完成作业再说,可这样做的结果,是熟悉的地方总是对,不熟的地方会跳过去。因为人的本性就是畏难,精力分散,更容易出问题

我们可以换一种更轻松有效的做法,分拆目标,聚焦问题。

你会发现,如果把整首曲子分拆,就会容易很多:每次只练容易错的地方,每次只练1小节,这1小节流畅弹完3次就算过。如果有精力,再练后面1小节,循序渐进。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精力集中在拉伸区,比一下子记住整首曲子容易的多。

聪明的做法,是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做适应性训练,将自己的能力扩展到拉伸区,而不是在困难区直接交火。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03


成功,不是一味努力就可以;有时候,你也可以"投机取巧"。

前面说过,我们有3个大脑,理智脑逼着我们"学学学",本能脑和情绪脑却支使我们"玩玩玩",要命的是,后者的能量远比前者要大得多。

于是,想要做成一件事,就不得不依靠意志力,无比痛苦地坚持,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打卡活动风靡一时的原因,因为有第三方的监督和约束,人更容易守约。

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认知觉醒》一书中,给出了2个轻松又省力的方法。

方法1:拉伸区匹配法

比如:每天跑步1小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坚持的,可能没几天就不想做了,因为刚好碰到了你的"困难区"

与其咬着牙坚持,不如把难度降低到"拉伸区"。

我们可以把目标调整为:每周跑步4次,每次30分钟,30分钟后再快跑5-10分钟,难度减少了一半,潜意识愿意配合,而且还能保持效果。

聪明的作法,是游走在舒适区边缘,把兴趣、难度、需求都匹配在舒适区,无论是运动、工作、还是学习。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方法2,触动学习法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都看到了这样的画面:29个烟花大脚印向鸟巢走来,当满天烟花如繁星散落地面,地上的奥运五环图案,竟梦幻般地"站"了起来。

这个创意令人拍案叫绝,可很少人知道,它由一个美丽的"失误"而起。

当时导演张继纲正在使用新买的白板,可白板上的痕迹怎么也擦不掉,后来才发现,白板的塑料薄膜竟然还没有撕掉。

大家哈哈大笑,张继刚对着众人大喊:别动,奥运五环。

就这样,一个可以被"揭"起来的五环,诞生了。

把不起眼的A,关联到与己相关的B,并巧妙地无缝结合,是一种卓越的能力。

我们不需要记得整部片子,不需要读完整本书,不需要费力去掌握所有知识体系。

只要有一两个点,让你产生了触动,并开始思考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就可以掌握离自己最近的知识,并转为能力。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04

人与人的差异,不是知识,而是认知。

万维钢老师说: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高谈阔论,也不叫有知识;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段话清晰表明了,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知识只是知道和理解,就像是电脑的数据库;而认知是判断与选择,它更像人脑的思维,其根本是为了解决问题

从知识到认知,需要一系列过程,只盯着表层知识,不盯住内层的认知改变,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这里,我们引入书中的一个概念:成长权重对比。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从上图可以看出,就成长效果而言,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要迅速高效成长,就要让表层学习向内部深化,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度学习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一个"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学习分为2个层次:被动学习(浅层学习)和主动学习(深度学习)。

浅层学习注重输入,它只是完成了"获取知识"的步骤;

而深度学习注重输出,通过对外部知识的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再传播出去,这才算是真正触及到认知。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个步骤之前,还有一步非常关键:就是对新知识的深度缝接。

它包括三种能力:

  1. 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知识,让外行也听得懂
  2. 需要时能够顺利提取知识,而不只是存在电脑里
  3. 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不断强化知识的价值

比如我给大家介绍这本书,把学过的理论转换为课程,输出给需要的人,就是从学习、思考、行动到改变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意识层面的读取被内化到潜意识,需要时就会被自发调动出来

这个能力,看上去复杂高深,其实大部分人都具备。

就像开车,新手要用头脑去控制,哪个刹车、哪个油门;而老司机呢?一边听音乐、一边和你聊天,一边熟练地驾驶。

你之所以如此轻松,是因为知识早已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开车完全是自发状态,而不需要特意。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结束语


有部名剧叫《玩偶之家》,娜拉的富商丈夫怎么都想不通,衣食无忧的她有什么不满足?

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了觉知力的娜拉,不想成为他人的附庸,她有了自己的追求。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现实版的娜拉呢?

尽管有家有业,有房有娃,过着不缺吃不缺穿的生活,但如果缺乏觉知,感受不到幸福与喜悦,即使锦衣玉食,也算不上一流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认知觉醒》的作者,想要帮助我们完成的认知突破。

这本书信息量极大,涉及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理论体系,和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方法,我在此摘录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力求给大家一些新的启迪。

这本书适合希望成长的人,特别是那些极度焦虑、急于求成、想变好却苦于没有方法的人。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愿你告别迷茫,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点击下方图片,即刻开启你的认知之旅。#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觉醒,比努力更重要:一流的生存能力,是越到绝望,越要转变思维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35.9 购买

【我是欣然,为大家分享心理知识,如果某些话题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请打赏留言,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能力   小节   白板   认知   本能   深度   大脑   理智   绝望   舒适   乐趣   情绪   思维   聪明   困难   努力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