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因何能成为中医的重中之重,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在气一元论之上,将气进一步分化为二,让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让阴阳具有对立与统一两种属性。古代人认为阴与阳是宇宙的总规律,将其带入如天文、历法、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之中,并成为了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其核心内容便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交感互藏,这五大基本构成了阴阳学说的全部。

阴阳学说因何能成为中医的重中之重,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处于一个整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结果。比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等等。万事万物都处于阴阳对立但是又统一的存在。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依赖的结果,例如刚刚所属的天与地,天与地是相互对立制约的然而天与地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天就不会有地,看似矛盾却又相互依存。


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盛衰,是在于阴阳双方增减、运动等之间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始终处于彼此增减的状态,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维持相当的规律。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理论。


阴阳的相互转化


在不断的斗争之中,在符合某种条件的催动之下,阴阳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又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的交感互藏


阴阳二气在不断的运动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果。阴阳双方彼此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阴阳两种属性,而阴阳中又有阴阳的彼此互藏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阴阳   素问   盛衰   古代人   历法   农学   增减   重中之重   学说   对立   万物   万事   学科   属性   规律   矛盾   中医   核心   过程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