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导语:过年放鞭炮在民间由来已久,传说放鞭炮能驱赶鬼魔邪气,让人安心定神开始新的一年的幸福生活,迎来新年新气象,家业子孙兴旺,这些都会受到先人的庇佑,身体安康,期待好年景。

一、民间美好的传说

记得老人说过,过年过年,你得先过“年”关。记得姥姥形容“年”是一个凶狠残忍的怪物,除夕夜它会从你不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吃人、害人,尤其是小孩子尤其要当心。记得小时候除夕夜,母亲不让我们出门,我也会很怕这些“妖魔鬼怪”出没,内心总有一些莫名的恐惧感。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除夕夜,家人们会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对付“年”。传说后来人们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好办法,即把爆竹放在一个大铁桶里点燃,那爆竹声与铁桶发生共振响声震天,又让你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是什么,云里雾里之中难以辨别清楚其威力到底有多大。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年”闻讯赶来不知所以然,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震天之声吓得逃之夭夭。

“年”没影了,大人孩子们逐笑颜开,拍手称快。后来怕“年”再来,就爆竹声声不断,直到看不到其影子。从此世间太平,人们开始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爆竹声声除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新气象。

其实,用铁桶燃放爆竹也有安全因素的考虑,对生态环境也有利。

民间这一巧妙做法,也曾经在缺衣少食、缺乏兵源和实力的战争年代被经常当作“枪炮”运用,就是真真假假迷惑敌人,让自己占据主动和胜算的有利条件之地位。

二、过年放鞭炮,喜庆气氛浓郁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美好诗句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寓意深刻吉祥。

小时候燃放烟花爆竹的喜庆氛围似乎一直都在内心深处:那爆竹声声迎新春的童年并未走远。

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再穷都会买几挂鞭炮在除夕夜、大年初一、正月十五等日子燃放。那红色的鞭炮,看着就红红火火,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燃放之前我们都很想数清楚有多少个,但总是越数越迷糊。妈妈说“不能数,没有数才好”。

爸爸和弟弟,就用一根长竹竿挑着燃放。那声音好听,自己家的鞭炮声感觉就是和别人家的不一样,那声音会传递到心里,也会到梦里。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除夕,吃着年夜饭,最喜欢听那“噼里啪啦”的声音了,那紧凑的鞭声、“二踢脚”、“钻天猴”、花炮、各种烟花齐上阵,感觉窗外形成了一道震耳欲聋的“屏障”,哈哈“年”被吓跑了。

刚才老公说,他小时候感到好奇,喜欢手拿“二踢脚”燃放,结果炸伤了手,如今再也不敢用手拿着燃放了。确实,记得那时候不少人家的男孩子会拿着“二踢脚”燃放,总觉得他们挺勇敢,其实真的危险。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而我觉得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大年初一跑到院子外面捡拾未燃尽的“小鞭”,那种穿着花棉袄、吃着糖果蹦蹦跳跳甜在心里的感觉真好,感觉幸福源自内心深处。

这些年,我们大连一直没有禁燃烟花爆竹,还会举办“烟花爆竹节”,在美丽的星海广场燃放给市民看,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市民每年都会很期盼。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如今放鞭炮已被广泛延伸和应用。寓意扫除阴霾、吉祥喜庆、大吉大利。例如婚丧嫁娶、店铺开业、民间盖房子、举办庆典等系列重要的日子都会燃放,讨个吉利。

三、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文化的良好习俗

如今各地情况不同,符合时宜的按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就好。有条件的地方,按要求燃放以表达喜庆气氛、内心的喜悦,也是传承民族风情和‬风俗‬文化的一种方式。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在很多传统文化的习俗中,燃放烟花爆竹还是很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如果规定允许放,也还是要适当燃放,我觉得这毕竟‬是民间过年‬的传统喜庆形式。

但近年燃放烟花爆竹确实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问题,所以还是要加以注意。燃放烟花爆竹只是表达一种过年的气氛,不应该借此“炫富”,经常看到有人发达了过年放烟花爆竹铺天盖地,响起来没完没了,也是很扰民,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其实适可而止表达喜庆的心愿和寄予的情感就好。

就要过年了,去采购,除夕夜放鞭炮。

提前祝朋友们新春愉快!


年味儿之三:放鞭炮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都会   铁桶   除夕夜   烟花爆竹   新气象   爆竹   寓意   鞭炮   喜庆   小时候   气氛   内心   民间   声音   感觉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