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常伴骨质疏松,究竟是为啥?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它除了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足坏疽等慢性并发症以外,还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大部分糖友都容易骨质疏松,不仅仅是因为疾病的缘故,也与老年人钙质逐渐流失具有很大的关系,中老年群体一定要更注意骨骼的健康。

一、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大量的葡萄糖,大量的钙、磷等矿物质也会从尿液中流失,再加上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可能会忽视对钙的补充,从而引发缺钙。而低血钙又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素增多,从而刺激破骨细胞导致骨质脱钙及骨质疏松。

其次成骨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可以调节成骨细胞的生理功能。糖尿病人体内都绝对或相对缺乏胰岛素,所以其成骨细胞的功能也会被减弱。同时胰岛素的缺乏还会影响骨胶原蛋白的合成,使骨基质减少,导致骨骼中的钙沉积,从而加重骨质疏松。

糖尿病人常伴骨质疏松,究竟是为啥?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由于其骨量低,骨组织的微结构遭到破坏,致使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兼有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两方面的特点,即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腰背及髋部骨痛、小腿抽筋、腰弯背驼、身材变矮等情况。严重者在稍遇外力时(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下楼梯、挤压、跌倒等)即可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很慢。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部位以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糖尿病人常伴骨质疏松,究竟是为啥?


合理的膳食、充足的阳光。适当的运动三者互相结合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

1. 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2. 戒除不良嗜好,重塑健康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引起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均能促进尿钙排泄,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必须纠正以上不良习惯。

3. 平衡饮食,增加钙质摄入;糖尿病患者,既要合理控制饮食。又要保持营养均衡。过度节食会导致钙、磷等矿物质摄入不足。糖尿病患者应当饮食多样化。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如牛奶、鱼虾、海带、紫菜、豆制品。白菜、油菜等,每日钙摄入量达到1000 mg左右。

4. 增加户外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如慢跑、步行、游泳、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运动对糖尿病患者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而且可以促进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及机体平衡协调能力,预防骨质疏松,防止跌倒骨折。

糖尿病人常伴骨质疏松,究竟是为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微结构   坏疽   甲状旁腺   钙质   糖尿病人   胰岛素   尿液   生活方式   矿物质   骨骼   糖尿病患者   临床表现   糖尿病   细胞   不良   发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