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和肠癌的防治:4类人为高危人群,需重点复查肠镜

有限的数据指出当前的息肉切除术后监测指南,该指南建议如果初次筛查结肠镜检查时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HRA),则第二次检查未发现息肉后仍要较短的时间间隔进行第三次结肠镜检查。因此,研究拟在美国退伍军人的前瞻性筛查结肠镜检查队列中,通过两次先前检查的发现对第三次结肠镜检查的高危腺瘤性息肉风险进行了分层。

在这项研究中,对一组891位在结肠镜筛查后接受两次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在第三次结肠镜检查中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接受风险筛查(息肉> 1cm,绒毛状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三个以上非晚期腺瘤性息肉)的高危腺瘤性息肉患者,即使在第二次检查阴性后,在第三次结肠镜检查中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的风险最高。与在前两次检查中无腺瘤的人进行第三次检查时检测到的高危腺瘤性息肉相比,在前两次检查中未检测到腺瘤的人的比值比是3.41(3年监测间隔),3.14(5年监测间隔)和2.89(7监测间隔)年监视间隔。
结果
在891名参与者中的114名(12.8%)的第三次检查中发现了高危腺瘤性息肉。先前两次检查均具有高危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在第三次检查中高危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最高(14 / 56,25.0%)。与之前两次检查均无腺瘤的患者相比,第一次检查为高危腺瘤性息肉的参与者在第二次检查阴性后的3年时,第三次肠镜检查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风险仍显着增加(风险比[OR] 3.41,95%置信区间[ CI] 1.28-9.08),5年(OR 3.14,95%CI 1.49-6.61)和7年(OR 2.89,95%CI 1.08-7.74)。


结论
在筛查人群中,第一次肠镜检查发现高危腺瘤性息肉,即使在第二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之后,在第三次检查时仍有较高的高危腺瘤性息肉风险。后续监测的时机不仅应考虑最新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而且还应考虑既往的肠镜检查结果。该发现支持当前的大肠癌监视指南,该指南建议如果初次肠镜检查中存在高危腺瘤性息肉发现,则第二次检查阴性后到第三次结肠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5年以内。

High-Risk Adenomas at Screening Colonoscopy Remain Predictive of Future High-Risk Adenomas Despite an Intervening Negative Colonoscopy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息肉   绒毛状   腺瘤   比值   退伍军人   阴性   肠癌   前瞻性   参与者   间隔   先前   患者   人群   风险   重点   发现   建议   指南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