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虫啃食的孩子

一、 初识患者

1个月前,门诊来了一对儿患者。分别是一个8个月大的小宝宝,和他的母亲。据宝妈描述,前段时间带孩子回农村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可能是由于“水土不服”所以母子俩先后出现了“湿疹”,由于症状不断加重,所以她们匆忙又从老家赶来了。回到家后症状也没见好转,自行到药店购买了一些湿疹膏涂抹,没有起效。最近孩子瘙痒症状加剧,尤其是在夜间,孩子痒得难以入睡,不断搔抓皮肤、哭闹。因此今天前来医院就诊。为宝妈查体可以看到她手指间、腕屈侧、腋窝密集分布着一些红色小丘疹。多处刮取皮疹表面皮屑,送到检验科镜检,发现了螨虫的虫卵。而小宝的表现则要比宝妈严重一些,查体时可以看到孩子全身都分布着大量红斑、米粒大小的丘疹,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小水疱、小脓疱,与母亲症状不同的是小宝的手心、脚心也可以看到皮肤损害。

被小虫啃食的孩子

我仔细检查孩子发痒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又细又短的线纹。这些细纹看上去就像有小虫在皮下打的隧道。根据这些症状和病史,我做出了诊断——这对母子患了疥疮。

【科普知识点1】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临床表现以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为特点

【科普知识点2】婴幼儿疥疮与较大儿及成年人疥疮临床特点不一样。婴幼儿疥疮早期瘙痒是不明显的,而疥疮隧道是常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皮肤皱折处。与成人不同的是颜面、手心脚心也会受到侵害。其中手指,手腕,肘部,上肢屈侧,腋窝,腰部,大腿,肚脐,生殖器,乳晕,腹部,臀沟及臀部是疥疮隧道常见部位。婴幼儿易继发感染出现小的脓疱。

【科普知识点3】疥疮隧道是由于疥虫在皮肤下面啮食成一条隧道,外表呈灰白色或浅黑色,略隆起,长约1厘米左右,可为线条状或不规则的弯曲状,顶端与丘疹或水疱相接。

被小虫啃食的孩子

该图并非本案例中小患者的患处图片。图片来源于万明顺医生(杭州儿童医院)。在此致谢。

该图是为了向大家科普疥疮“隋道征”的特点,并非本案例中小患者的患处图片。图片来源于万明顺医生(杭州儿童医院)。在此致谢。

二、治疗过程

在治疗疥疮时主要的治疗思路是把疥虫以及虫卵杀掉,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杀疥虫最常用的药物有10%的硫磺软膏、林旦乳膏等。这些药物对于皮肤娇嫩的婴幼儿来说刺激性还是比较大的。本病例的小患者是一位8个月的小宝宝,因此本次治疗我选择了中药药浴。

中医中药是我国医学的瑰宝,运用中药治疗疥疮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人早已认识到疥疮是因“虫”所致,并知其有传染性,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疥疮病症辩证论治的良方。与其他药物相比,中药具有刺激性小、易致敏、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并且用后皮肤感觉清凉舒适,止痒效果好,且具有特殊的芳香。

具体用药以及方法:采用苦参、百部、白藓皮、苍术各30克,地肤子各20克,煎汤外洗,每日1剂,连用2周。洗澡时要求家长把小宝的药浴水温调得适当高一些,因为热水能升高皮肤的温度,促使疥虫活动,有的会爬到皮肤表面,这样有利于药物杀螨。同时结合疥螨喜欢夜间活动的特点,因此将药浴时间放在晚上孩子睡前,以提高杀螨效率。

被小虫啃食的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三、患者治疗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由于治疗起效不是特别快,因此告知小宝的家长要明确在治疗过程中不要随意使用其它药物,尤其是激素类外用止痒药。因为激素类药物外用后可使皮疹变得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这样不但会延误病情,还会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留下后遗症。

2、宝妈要和小宝一起治疗。宝妈在痊愈前尽量不要过久搂抱孩子,不要与孩子睡在一起,避免相互之间反复传染,导致不易痊愈。

3、将全家人的被褥和衣物搬到室外曝晒和消毒,以彻底灭绝疥螨。

4、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更换衣被,并将换下衣被用水煮沸消毒或烫洗曝晒。

四、治疗效果

小患者用药3天左右全身红色丘疹颜色减淡、开始回缩,用药7天左右全身大部分皮疹消退,用药10天左右症状完全消失,后巩固用药4天,总计药浴治疗14天。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症状反复,患儿精神好,无不良反应。患者家属表示非常满意,目前要求家长继续网络门诊随访1个月。

五、医生感悟

婴幼儿疥疮目前在城市不是常见病。很多年轻的家长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疾病。在此我以这个病例为例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疾病,也为众多宝爸宝妈们提个醒。

婴幼儿发育尚未健全,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防感染和抗疥虫侵入能力差,加之婴幼儿全身各部皮肤柔嫩,角质层薄,均是疥虫侵入与寄生的有利因素。其皮疹往往分布广泛,形态多样。一般年龄越小,皮损分布越广且不典型,可侵犯头面、掌跖、足部等成人一般不累及的部位,常发生湿疹样变,并伴发风团样丘疹、结节,有的甚至出现脓疱或大疱性皮损,容易与其他皮肤病(如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水痘、脓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相混淆而误诊。另外,婴儿多和衣而睡,平时对小儿观察不细,或卫生习惯不良,加上患儿不能用言语表现自觉症状,只能哭闹或烦躁不安,或者经过一些不恰当的治疗,均是造成诊断困难的原因。婴儿疥疮也容易继发感染,出现畏寒、发热、化脓等,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或并发肾炎,但不多见。

婴幼儿的皮疹虽然不典型,但其症状也有特点,如多在晚上哭闹,热后抓吵等,白天相对较安静,且往往有明确的传染源与接触史(尤其是婴儿,都有明确传染源)。一般以家庭内传染为主,父母为首要的传染源,其次为保姆,再次为祖辈或其他亲戚朋友。学校或幼儿园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少数儿童可通过其他途径如公园、游乐场等传染或传染途径不详。而且已发现婴幼儿疥疮的发生率与家长的职业也有关系,发生率最高的是农民,以后依次为群居务工人员、驾驶员等。

当周围人群中有疥疮或类似患者,而你又曾与其有过密切接触史,尔后出现相似的皮肤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自己已患上疥疮。但有时不一定能查出与疥疮患者的直接接触史,在这种情况下应仔细考虑有无可能的间接接触史,因为在很多时候间接接触也是传染疥疮的重要途径,比如接触了患者衣物、被褥等其他物品,甚至使用了他人用过的某些器具、书摊上的书、医院的公用躺椅等等。一旦出现家中成人出现瘙痒性疾病后孩子也相继出现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疥疮可能,不要为孩子乱用药,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以确诊并积极对症治疗。

普通大众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当出现症状或不适感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不可以将他人的病例与自己的症状相对应,容易出现“按图索骥”导致误判的情况。科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并不是鼓励大家自诊。#非常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疥虫   疥疮   药浴   孩子   水疱   丘疹   皮疹   湿疹   病例   婴幼儿   隧道   症状   药物   患者   皮肤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