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能根治吗

今年的夏季雨水格外多,一场大雨后小林蹚水走过了一截路面,此后不久小林就感觉自己的双脚常常瘙痒不适,渐渐地两只脚开始有脱皮的情况,听人说自己可能感染了“脚气”,小林性格谨慎,不想乱用药,于是前来医院就诊。

在为小林的足部进行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患者双足足底、足跟及足侧缘皮肤粗糙、干燥、增厚,伴有大量脱屑。将一部分皮屑刮除后送去检验,检验报告提示真菌菌丝阳性。

因此得出诊断结论:鳞屑角化型足癣。

足癣能根治吗

诊断明确后接下来就是制定治疗方案:

  1. 用药前先泡泡脚,让皮肤软化,有利于后续药品渗透
  2. 泡脚后擦干双足大面积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小林用药约2周前来医院随访,观察患足可见症状消失,建议小林继续用药巩固1-2周,目的是尽可能的杀灭足部真菌,降低复发风险。

一、小林的困惑之一:为什么会得足癣?

足癣是极为常见的皮肤传染病,常双足对称发生,自觉瘙痒,角化型足癣者瘙痒不明显,足癣比手癣患病率大约高出10倍。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指(趾)甲和其它部位。足癣患病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足掌及趾间腹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有抑制皮肤丝状真菌能力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

(2)足掌及趾间皮肤汗腺很丰富,出汗比较多,造成了有利于丝状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潮湿环境

(3)足掌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则成为皮肤丝状真菌的寄生营养物。因为丝状真菌有溶解角质的能力,能消化角蛋自,所以能在角质层生活生长。

(4)由于穿着鞋袜,局部闷热、出汗难透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

二、小林的困惑之二:足癣与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其中足部皮肤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真菌感染引起手足癣的发生

(1)如有的人不注意足皮肤的清洁,特别是双足多汗的人由于鞋袜湿润又不常洗,皮肤真菌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繁殖以致发病。发病后不认真治疗,瘙痒时用手抓或热水烫,又常使手足癣的皮损加重。

(2)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如有人患了手足癣不被重视,不予治疗或治疗敷衍,使致病真菌未得到控制,又与其他人密切接触,这就造成直接接触感染的机会

(3)有些患者感染足癣是因为使用过其他手足癣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常使用有手足癣病人使用而未经消毒的拖鞋、擦脚巾、被褥、床单等而被传染。

(4)患病往往是由于抵御皮肤真菌能力较弱,尤其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皮肤有破损时,会给皮肤真菌造成侵入的机会。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手足癣的重要环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能够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提高皮肤抗病能力。

三、小林的困惑之三:足癣能根治吗?

“我听说足癣很难根治,是这样吗?”小林十分担心自己被这个病“缠上”。

足癣是由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传染病。虽然真菌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治疗并不困难,经适当的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只要认真对待,合理用药都能够治愈。

在治疗前,要明白患的是哪种类型手足癣,才能有的放矢使用药物。前来治疗的间擦型、水疱型、鳞屑型手足癣患者中有90%的人知道病情。但不知道是哪种类型,而角化型手足癣患者中80%以上不知道是病变造成的手足皮肤粗糙、皲裂。临床工作中经常能看到角化型足癣的患者由于足部皮肤出现皲裂、疼痛感而误贴胶布止痒延误病情的病例。

正确区分病型对于治愈足癣是非常必要的。有时还要与其它疾病鉴别。所以无论足出现什么症状,如水疱、糜烂、脱屑、皲裂等,都应到医院进行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由于真菌比较顽固,往往喜欢向角质层深部潜入,因此当治疗一个阶段皮肤症状消失的时候,不能大意,需要继续巩固用药一个阶段,尽可能的将真菌杀灭,甚至症状顽固反复复发的患者需要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

正确区分足癣类型——针对性用药——彻底杀灭皮肤真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再次感染真菌。控制好这几个环节,足癣是可以根治的。

注:普通大众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当出现症状或不适感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不可以将他人的病例与自己的症状相对应,容易出现“按图索骥”导致误判的情况。科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疾病的认识,并不是鼓励大家自诊。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鳞屑   丝状   水疱   真菌   角质   病情   潮湿   症状   足部   患者   生长   皮肤   能力   医院   游戏   手足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