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不是所有人都去过福建沙县,但几乎所有人都吃过沙县小吃。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十八线的小县城,几乎都能看到沙县小吃的身影。


清晨,沙县小吃的店面永远弥漫着高汤蒸腾出来肉香,再点上一碗拌面,大家几分钟就呼噜完一顿,擦擦嘴结账,开始一日的工作。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丰富多样的沙县小吃,抚慰着多少中国人的胃和心。图源/网络


到了深夜,在回家的路上肚子有些饿,黑夜里沙县小吃的招牌格外醒目,钻进有些简陋的店面,舀起一勺带着葱花的馄饨,吃进肚子里暖乎乎……


老板娘的吆喝声中,无论是熬夜写论文的学生还是加班的打工人,或者是腋下夹着包的小老板,都在这里放下了奔波的疲惫,填满了空落落的胃和心。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沙县小吃的店面很简单,但招牌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吃货”进店。图源/网络


沙县:从一座城到一个美食天堂


顾名思义,沙县小吃的发祥地就在沙县,这是福建省中部的一座小城,被著名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夹在正中间,群山起伏、奇峰林立,唯有闽江支流沙溪贯穿其中,河道宽阔,水势平缓,十分适合航运,可以水路进入闽江,直达海港。


山川河流,构成了沙县的特殊——这里明明被群山环绕,却能成为沟通内陆与沿海的要道,如果打开地图,我们还会发现,沙县还刚好位于两大商贸中心——广东与江浙沪之间的中点,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十字路口”,沟通南北商贸,链接海陆交通。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依山傍水的沙县,地处闽中地区,是古代福建重要的人员与商品集散地。图源/网络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当往来的商人翻越重重的大山到达这里,早已没有力气继续前行,只能在沙溪旁边休憩,人来人往间,这里自发形成了商品集市,小城建起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美食的诞生,东来西往,南北迁徙的商人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他们怀念的家乡味儿。南方人心心念念要吃米饭、米粉,北方人总是想着面条和饺子,更不用说各个地方的人对鸡鸭鹅鱼虾蟹猪牛羊都有不同的偏好。


更重要的是,沙县靠山面江,盛产山珍与河鲜,还源源不绝运进来自福州港的海货,从吃货的角度上看完全具备了“水陆兼备、山海通吃”的优良条件。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新鲜的渔获从福州的港口上岸后,常常运往其它地区,沙县由此得到海货供应。供图/图虫创意


种种食材、口味和饮食文化都浓缩在这座小城里,最终融合出240多种小吃,涵盖米、面、豆、肉四大系列,可以说是美食的天堂。


沙县的小吃有多丰富呢?从一年伊始,沙县人在春节吃年糕、白果、糍粑、面条、粉干、春卷,到了清明就吃清明粿,立夏就是米粿,端午节吃粽子、花椒饼、荷叶饼,七夕就有白糖光饼,中元节做板鸭和芋包,而冬至就多吃猪脚,腊月祭拜灶王爷就是岩酥、金钱酥、董糖、蓼花和米花,还不算平日早晚吃的豆腐丸、扁肉、拌面、烧卖、米冻和鸭汤粉……


沙县本地人都说:“沙县可能没啥好玩,但论起好吃的,一个月都不带重样!”如果在当地街头问起“最好吃的家乡小吃是什么”,说不定十个人都能给出10种完全不同的答案。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1998年,人们聚集在沙县小吃街,品尝着各式各样的地道美食。图源/网络


沙县小吃的兴起:

跟着背井离乡的人走向全国


在以“吃”闻名的中华大地上,比沙县条件优越的地区还是不少的,例如扬州、成都和广州就长年争夺美食之都的C位,煎炸焖炒酸甜苦辣样样不差,最后却被沙县小吃先拔头筹。


一开始,沙县人是迫于无奈才做小吃的。上世纪90年代,沙县的年轻人开始到城市里闯荡,由于初到外地,举目无亲,想要赚钱就只能从做饮食开始。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沙县小吃种类很多,大部分都是简单上手的样式,年轻人一般跟着老师傅学学就会了,出师就能开店。图源/沙县宣传


有趣的是,当时广东和江浙沪,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三教九流的口味十分复杂,很多人既吃不惯当地的饮食,又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只能大街小巷四处找吃的。在简陋的店面里,他们第一次遇见了沙县小吃


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吃馄饨,广东广西和江西人都爱喝点汤汤水水,大家又都很喜欢吃饺子,有些人口味重,喜欢浓油赤酱,有些人口味清淡,偏向清汤小味,而沙县小吃融合了南北饮食风格,人们想要点的味道统统都有,可以吃上好几回都不腻,于是越来越多人呼朋唤友:去吃沙县吧。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各地的沙县小吃一般几元就能吃上了,十分满足打工人的价格需求。图源/网络


其实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外来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味道也不差,但是深受千年商贸文化熏陶的沙县人有着精明的生意头脑。他们细心地发现,人们赚了钱并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总是要寄回家帮补生计的,而且大家的时间都很赶,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所以便宜的小吃才是制胜的法宝


为了节约房租开支,市中心的商场里肯定没有沙县小吃,真正的沙县小吃只会呆在城市的角落里,而且装饰往往很简单,只有几个煤炉,拼起来的桌椅,有时候门口还会有竹杆搭起来的棚子,墙上贴着菜单,绝不会有华丽胡哨的存在,坚决履行了一个宗旨:大家是来吃饱饭的,不是来看店装修的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早上,沙县小吃的老板常常提前准备扁肉和蒸饺等食材,随时能下锅煮。图源/网络


想要把成本降到最低,老板也是亲力亲为,一手包揽了端盘子、抹桌、洗碗、煮面等各种工作,如果生意太忙了就吼上亲戚同乡来帮手,绝不多花一个子请人工。在朴实的沙县人心里,出门在外最可靠的就是亲友,哪怕是在同一条街上开店,彼此都要相互照应帮忙。


慢慢地,勤勤恳恳的沙县人摸出了美食致富的门道,攒够钱回家起大屋。当地人心里一寻思,大家都会做吃的,不如成群结队出来干吧——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8万家沙县小吃店,从数量上看是麦当劳的十倍,肯德基的五倍,站稳了中国快餐界的C位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沙县小吃不仅是国民美食,还走向海外。2018 年,沙县小吃在美国开了一家分店,开业第一天就客似云来。图源/网络


熟悉的味道:好吃、管饱又健康


许多沙县小吃对食材和技艺的要求很高,例如烧麦用的豆豉油,当天做完就要用掉,不然会变质;豆腐丸也是要选取新鲜的豆腐,用汤匙一个个舀出来,十分耽误时间;芋饺要现做现卖,芋头混合木薯粉揉出晶莹剔透的面皮,蒸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黏连破掉。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沙县传统小吃芋饺,有时候为了减少黏连的情况,会被特地做成三角形。图源/网络


为了方便,沙县人开店的时候砍掉了很多传统小吃,只留下了简单又深受欢迎的馄饨和拌面,早上就能提前准备材料,等饭点的客人一来,下锅就能做好了。“当然了,菜单上也不能只有两样呀。”沙县人灵机一动,在菜单里加入了中国人都喜欢吃的饺子,不需要用水煮,只要放在蒸锅里面就可以了,广东人爱喝炖汤,就加上炖罐呗。


所以现在提起沙县小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镇店“四大天王”——馄饨、蒸饺、拌面和炖罐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馄饨和拌面,称得上是沙县小吃中的好CP,基本都在餐桌上一起出现。供图/图虫创意


馄饨是全国都有的普通小吃,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四川叫抄手,在广东叫云吞,在福建叫扁肉,做法看似很简单,用面皮包着肉馅,下锅煮熟即可。


但是在沙县人的手中,平平无奇的肉馅被玩出了花儿:他们不用刀或搅拌机,却是拿着一根粗木棍,对肥瘦相宜的猪肉反复捶打,加入少许盐、味精、糖和酱油后搅成肉泥,包起来入水一烫,就成了饱满Q弹的美食,然后放进熬了一整天的高汤里面,再撒上一把葱花点缀,带来满口鲜美爽滑的体验。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普普通通一碗馄饨,加上葱花和鸡蛋丝,美味又营养丰富。供图/图虫创意


一小碗馄饨不足以填饱肚子,所以沙县小吃的店门口,永远会有一大摞叠起来的蒸笼,下面写着“蒸饺”,热热的白气升腾起来,后面站着一个瘦小的老板,手脚很利索,常常招呼着路过的客人“五元一笼立刻就能吃”,等你一进店,他一秒钟就能拿出来上桌


小小巧巧的蒸饺,通常带有几道皱褶,皮薄晶莹剔透,软糯可口,里面的肉馅,润而不柴,偶尔还会带有一点肥肉,一口一个地放进嘴里,汤汁就爆在唇齿间,深刻地诠释了中国民间的一句话:“好吃不过饺子。”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馄饨吃起来简单,但是包起来也考验老板的手艺。图源/网络


除了馄饨和蒸饺,拌面也是量大管饱的典型小吃。每个城市的大学校园外,至少会有一家沙县小吃。吃腻了食堂的大学生,常常在下课铃响后直奔店面,和老板打个招呼,就有热腾腾的拌面端上来,有时候还会多给半个卤蛋——毕竟在老板眼里,都是青春期的孩子,要多吃点好的


“一元进店、五元管饱”,沙县小吃在大学生眼里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还有人毕业后去留学,在异国他乡看着沙拉和三明治,满脑子都在怀念沙县小吃的一口热乎面。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小巧的蒸饺,夹起来一口一个放进嘴里,给人带来了满足感。图源/网络


和上面的小吃比起来,炖汤成为了不太被重视的存在,但是对于深夜加班,饥肠辘辘的年轻人来说,一口热汤是久违的满足。汤底一般是选取老鸡、鸭、鹅、鸽、鹌鹑、牛、羊、猪肉、猪脚、下水各种荤料,再搭配枸杞、天麻、当归之类的养生药材,被老板用小罐整齐地放入蜂窝煤炉上的蒸锅,等待着客人的临幸。


那些因为常年不按时吃饭得了胃病的白领,捂着隐隐作痛的胃,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楼下,首先就会点上温润滋补的炖罐垫垫肚子。尤其是在冬天的寒风中,冒着热气的汤水与那股熟悉的香气,足以让他们身心俱暖。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花生酱拌面,是多少中国人共同的美食记忆。图源/网络


最令人魂不守舍的,还是老板自己独门秘方制作的花生酱,给扁肉、蒸饺和拌面增加独特的口感,喜欢重口味的人多蘸点,喜欢清淡的人略微加点。你说不出来它有多好吃,但是吃沙县没有花生酱,就像吃肯德基的薯条没有番茄酱


或许店里的灯光永远不够明亮,有时候桌子还是油腻腻的,但对于又饿又忙的年轻人来说,简单、便宜、管饱的沙县小吃足以让他们原谅一切。


沙县小吃的味道,其实是生活的味道啊。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有网友为沙县小吃做了精美的海报,在很多人心中,沙县不仅仅是美食,也是舌尖上的记忆。图源/网络

参考资料

·李楠,童学君,李坤 .沙县小吃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5,000(001):81-81.

·吴勇毅."沙县小吃"何以做成大产业[J].市场观察,2012,(02):56-57.

· 中国日报.《你家楼下的沙县小吃果然没那么简单!》

https://mp.weixin.qq.com/s/RXxmA_Z16IPnja0CAvuy6g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沙县小吃,凭什么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沙县   闽江   小吃   放进   肯德基   蒸饺   花生酱   肉馅   大众   馄饨   店面   食堂   口味   味道   老板   美食   游戏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