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因其美丽富饶、地位扼要而蜚声天下。


珠三角以西,有一条中等河流漠阳江,因其地理环境特殊、流量大、冲积旺盛,同样有自己的三角洲;并且因其开发早、经济兴旺、人口稠密、生活便利,堪称阳江市的“金三角”。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漠阳江三角洲主要由干流漠阳江和支流那龙河冲积而成,图为那龙河。摄影/袁丹心


从人文历史、人居环境和幸福感受来说,这块金三角足以与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的韩三角媲美。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块黄金之地缺少认识,即便阳江本地人,每谈及她,也多茫然无知——生于斯,长于斯,回归于斯的这块土地,前世今生何在?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三棵香樟树暴露三角洲年龄


漠阳江水系主要由漠阳江干流和那龙河及其支流组成,漠阳江和那龙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南流,在江城区岗列镇三滘汇合后,经北津港注入南海。


近年在阳东合山镇那龙河河床出土的三棵香樟树,经测定生长于距今约5400年前。香樟树出土地距离海岸19公里,树洞内发现了海洋动物有孔虫,说明海水曾到达这里。而现在那龙河潮水仍可抵达这一带,证明它应是那龙河三角洲顶点。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在阳江很多远离海岸的地方,常出土附有贝壳的古木,说明此树曾生长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摄影/李华勤


漠阳江干流在麻汕—石角一带,河面宽广,沙洲非常发育,潮汐可达这一河段。2007年,在麻汕一带河床挖沙时也出土多棵古树,树龄与那龙河香樟树相近,也旁证了漠阳江干流三角洲的顶点离不开这一带。


因此,漠阳江三角洲大致范围,北起麻汕—石角—合山一线;东部包括合山、北惯、阳东、雅韶镇,直到北津港;西部含麻汕、江城、白沙、城西、埠场等镇,呈一不规则四边形。除去中间耸立的一些低丘台地,这个金三角约占阳江全市面积3.6%,占原阳江县面积的7.5%,比例都很低。所谓“浓缩就是精华”,漠阳江三角洲可说是阳江名副其实的“金三角”。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江城区北山山顶上的石塔,始建于宋代,是一座无灰石砌石塔,见证了漠阳江三角洲的灿烂历史。


金三角几何中心在江城区和阳东县城之间,到其边缘步行约需2.5小时,符合农业社会人类活动一天往返的要求。阳江先民,最迟于唐代选址江城为阳江县治,以后从未搬迁,可见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漠阳江三角洲为何呈四边形?


一般河流三角洲多呈三角形,且前缘突入海中,而漠阳江三角洲却一反常态呈四边形。个中原因有二。


其一,漠阳江三角洲是一个复合三角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漠阳江干流和那龙河分别形成自己的三角洲,两者相互重迭,不断南移,难以划分各自范围,故其北界呈东西走向,而非一个顶点。这与三江汇合冲积而成的珠三角一样,同属复合型三角洲。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漠阳江三角洲卫星示意图,显示其大致呈一个不规则四边形。(供图/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其二,漠阳江出海口一带是一个潟湖海湾,水下形成拦门沙(即沙坝)地形,且不止一条。这些沙坝阻滞减弱了水流速度,也加强了泥沙在河口区沉积,致使三角洲前缘沉积比较均衡,难有“抢先”突出的现象,因此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比较平直。


5000年来,漠阳江三角洲以平均每年约3.8米的速度向海推进。一般来说漠阳江中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时,沉积速度比较稳定,但一旦中上游森林受到破坏,情况又当别论。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漠阳江口外独石岛,向外推移了近千米,说明人类不合理活动加剧,这主要是中上游地区滥伐森林、开山造田的后果。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漠阳江中上游喀斯特地貌明显。位于阳春县境内漠阳江畔的鱼王石,双峰林立,风景如画。摄影/陈碧信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九曲十八弯,村镇连成串


大自然的伟力,造就了漠阳江三角洲这块黄金地段。她的许多特征可说是第一性的,具有独特价值。


漠阳江干流从远处逶迤而来,宛如长蛇,其河曲发育程度在广东众多河流中堪为翘楚。这是因为阳江地势像一个大斜面,北高南低,河床落差较大,在丰沛降雨之下,漠阳江直泻狂奔入海,无论下切还是旁蚀作用都很强烈,而干流的短促更加剧了这两种作用。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江城区岗列镇的乡村田野,漠阳江的一些支流蜿蜒在三角洲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园中。


但自然界又有自己的规律,为了减缓流速,必须增加河床长度,河流会自发地左右摆动,产生河曲。随着河流中心线不断变动,两岸河漫滩和阶地也不断扩大,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故三角洲两岸,极目尽是坦荡平原,延伸到辽远的深处,远方是牛还是马在放牧,都难以分清。


一个个河曲,水面宽广,水流平缓,适合建设港湾。同时,河曲也形成聚水格局,凹面多为沉积岸,凸面多为侵蚀岸,泥沙沉积造就大片良田沃土,生产生活用水也很方便,是城镇、村落最佳选址所在。因此漠阳江干流和那龙河两岸,村落连绵,宛如串珠。它们既是人口分布轴线,也是当地最重要经济走廊。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位于阳西县城东南沿海的溪头镇,渔业发达。摄影/陈靖文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江堤海堤,守卫万顷良田


漠阳江三角洲潮差通常在1-1.5米左右,涨潮快而急,退潮也一样。河曲发育,有助于减潮汐作用。农田可利用潮差大来自动排灌,节省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但咸潮也会乘势而上,洪水也会淹没禾稼和村落,故防潮、防洪成为三角洲要务。


至迟自明初开始,三角洲即修筑江堤和海堤。1949年后,这些江堤海堤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固,成为三角洲万顷良田的忠实卫士。江堤有捷东围、捷西围、中心洲联围、马曹围、长坪联围等,海堤则有埠场围、四周联围、四塱联围、朝平津联围等。这些水利工程与漠阳江互为表里,有些成为交通线,两旁多植花木,竹篱农舍掩映其中,别有一番野趣。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漠阳江阳春河段,河曲周围是肥沃的田野,村落遍布其中。


漠阳江水流湍急,所携沙石位移距离短,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一,由此发展成的土壤透气性好,不易板结。加之三角洲沉积厚度大,平均约30米,富含腐殖质等养分,肥力上乘,利于水稻、甘蔗、黄麻、花生等作物生长。入冬,到处仍绿野盈盈,马铃薯、番薯、荷兰豆等各种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经济繁荣地,人文渊薮乡


三角洲自古即吸引岭内外移民前来定居。最早是生活在沿海的古越族先人,以捕捞水产为生。宋代以来,漠阳江三角洲开发加速,江城北山幸存宋代《恩平歌》等摩崖石刻,显示当时三角洲中心江城已有相当发展,北山为官员、文人常履之地。宋代从外地迁居阳江姓氏,以陈、林、李、梁、黄、冯等为多。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过去,疍家渔民直接安家在漠阳江上,捕鱼、运输、摆渡...世世代代接受着母亲河的哺育。摄影/龙敏


明清以降,漠阳江三角洲进入大规模围垦阶段,大片荒坡变成沃壤,百里滩涂化作稻梁。新开村落多沿河岸摆布,堤坝陂塘等水利工程接踵而起。作为三角洲辐射中心的江城镇,筑起砖砌城墙,圩镇也沿江沿海兴起,如塘围、麻汕、雅韶、白蒲、东平、大澳、闸坡、大八、北惯、那龙、赤坎、合山等。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高流河是漠阳江一条支流。每逢端午前一日,人们在沿河两岸交易,形成著名的高流河墟野地集市。摄影/龙敏


渔盐业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以小刀、豆豉与漆器为代表的阳江手工业产品供应外地,商船至琼州雷州、越南,贩运槟榔、椰子,获利数倍。珠三角商人也以江城为基地经营各业。鸦片战争后,阳江也较早引入西方技术文化,在县城兴办起电报、机器辗米、电灯、医院,开通至省港澳海上运输,成为广东南部水陆交通枢纽。


今日之漠阳江三角洲,更是一片名副其实的“金”三角。传统农业正被集约农业取代,大面积种植园(场)成为重要经营方式,其中不少场主来自珠三角。工业蒸蒸日上:总产值超700亿元的合金材料产业,源源不断产出高品质不锈钢卷板,成为珠三角家电、汽车制造企业的重要生产材料;另一方面,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多管齐下,使阳江成为广东乃至华南重要的能源基地。江湛高铁的开通,将其东与珠三角,西与雷州半岛更加紧密地连接,为三者建立经济和空间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飞驰而过漠阳江三角洲的高铁。摄影/陈靖文


优渥地理与繁荣经济之下,漠阳江三角洲也成为人文渊薮。深受古越人好歌习俗影响,当地人诗歌、楹联竞赛成风,阳江被誉为“诗词之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三角洲背山面海,旷野辽阔,每逢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鸢放飞的最佳时节。当地人1400年前便开始制作和放风筝,兴盛至今,阳江也被称为“纸鹞城”。位于阳东区以东8公里的雅韶十八座,座座镬耳大屋见证这里几百年来的儒风泽被,成为粤西“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


山海有情,岁月流转,在变与不变之中,漠阳江金三角正成为一片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地。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阳江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这里背山面海,旷野辽阔,特别适合放风筝。摄影/陈碧信


- END -

撰文/司徒尚纪 许桂灵 摄影/陈碧信 等

编辑/杨亚林 图编/周红蕾 审发/黄启兵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珠三角以西,漠阳江金三角茁壮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阳江   雷州   阳东   海堤   河曲   合山   干流   支流   香樟   茁壮   河床   广东   宋代   村落   河流   生长   经济   游戏   金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