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搜索能力

有很多读者会崇拜一些自媒体高手,尤其是那些更新频率高、作品质量尚佳的作者,觉得那些人博闻强记,总是什么都知道。

有一次,我在线下问过一位自媒体大咖,你平时读什么书,他说,已经一年没有完整看过一本书了,我问,那你那些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啊,里面有很多书名,并且我也看得出其中不少的引用确实都是来自书中,他说,搜的。

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如果创作周期有三天的话,那么为了保证质量,可能搜索材料的时间就不会少于总创作时间的50%,他们平时是很忙的。

之前很火的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4),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头两集我们就可以看到忙碌的贾静雯,连自己女儿的生日都忘了,这就是传统媒体人忙碌的样子,你说这样的人哪有时间去看书?

电视剧描述的新闻行业自然和现在网上的自媒体行业不同,但是他们的忙碌程度相差不多。

我提这一点,主要是很想说:请不要把所有能说会道的作者神化,你看到他们文章里提到各种知识或者小众书名,以为他们博览群书,但实际上,他们真正擅长的是信息搜索以及整合能力。

你道那些写明星八卦的,就平时死盯着明星研究,然后新闻一出来就可以对他们如数家珍啊?你道那些写社会热点的,凡一评论,就各家要点陈列,你以为他们真的见识广博哦?

当然,不排除他们真的有博闻强识,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的所知与你的所知,只隔了一个搜索的距离。

我这么说并不是贬低阅读的作用,我只是想借此强调,大家不要盲目的崇拜,在这个年代,就得提高搜索能力——记忆不行,搜索来补。

几个问题来测试你的“搜商”:

1、朋友说到新奇的事情,你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这时你是否有上网搜索求证的习惯?20分

2、你是怎么对待网上新闻的,别人的评论出来之后,你是否会自己通过搜索了解更全面的情况?20分

3、你是否会翻墙,习惯使用谷歌?20分

4、你会使用的搜索小技巧有几个?知道一个10分,上限40分。

这几个问题只是粗略的“测试”,你看看你能得几分?

从这些常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搜商,实质就在于,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搜索敏感,让搜索变成一种习惯。

其次,就是技术的学习,这一部分不难,只需要去网上搜一些专门的技巧来学习就可以。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试一试”的快速行动力

这里专说那种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做的。比如有的人知道怎么赚钱,自己也有那个能力,就是不去做,等机遇过去又会黯然神伤。

为什么不去做?答案是懒、吃不了苦?但其实这些话都骂不痛当事人,我最近听到一个说法是,匮乏感。

匮乏感来自内心的深处,很可能跟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这种匮乏感让他极度厌恶损失,厌恶回报的不确定性,这让他缺乏尝试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枚良币,你缺少尝试的精神,最终就会面临被劣币驱逐的处境。

被动的人生,是很尴尬的。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积累的耐心

前面说要有“试一试”的快速行动力,但也要有积累的耐心,从二八原则的角度考虑,你得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累之上。

比如说写作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日常可以有各种尝试,比如多外出社交啊,多参与读者互动,多阅读——沉溺于阅读也是一种会阻碍写作练习的事情,尽管大家觉得要写好东西就要多阅读,没错,但不是沉溺于阅读,志于写作的人一定要认识好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和界限。

...但我的重心是不能变的,任何可以阻止我写作能力积累的事情,我都会予以拒绝。

写作的核心竞争力拆开来看,要细化提高的项目可多了,比如选题能力、取标题的能力、搜索的练习、材料组织整合的能力、文章结构布局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具体的能力指标都值得去做积累和刻意练习。

掌握某种能力的历程中,初期的时候,只要多做,写作里就是“多写”,这种量上的积累就可以让你拥有及格水平的能力。

但往后的练习,就需要更细化的提高的,因此大家进入一个行业之后,感觉自己的能力“没法提高了”,只需要把你的核心竞争力再往下一层细分,于是你可以发现需要要做的事情来。

业务的精进,永无止境。

另,积累的功夫要在平时。

平时积累的态度要扎实,持之以恒,不可松懈。

这样让你做事的时候,你才能把心思放在做事上,而不是再专门花一部分精力去弥补积累的不足,因为,当你遇到正事的时候,你觉得积累不足,其实你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积累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弥补的。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复盘的能力

我在知识星球的一则动态中说,成功的经验当然是需要学习的,但最值得学习的成功经验,恐怕还要来自于自己。

后来我举例,说比如你写出了一篇文章,而你一直困扰的就是如何持续进行高质内容的输出,那么,你第一个知道学习的对象就是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以前你的文章是怎么一篇一篇写出来的?

也许让你回顾以前会略有难度,毕竟你记忆已经模糊,那么,你可以选择从当下开始,在你写出一篇文章之后,就立刻进入复盘阶段,去总结,什么情况下你获得写作的切入点,在什么情景下你最容易产出,你是否使用了写作大纲,有在什么情况下,你不需要写作大纲,写作过程中你因为注意到了什么,而让一篇文章成功的写出……写出这些之后,你就可以总结,哪些东西是可以复制的,哪些方法可以下一次再用。

无论学习什么,你自己的经历、观察、感受、思考、总结,永远的第一手资料,复盘的要点在于,你得先忠实于第一手资料,再去学习借鉴其他人的东西。

为什么说复盘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形成自己方法论的直接来源。

做事不可以没有方法,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就少不得需要时常复盘。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让人受益的意识

你有没有用你的文章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当然,这么问就狭隘了,文章可以给人提供帮助,其他的形式也可以给人提供帮助啊,只不过说文章的创作形式,能够一次创作,无限利用,利用率非常之高----这里为了简练,其他的方式就先不介绍了。

知乎、悟空、百度问答之类的网站上面,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问问题——背后真的是真真切切的人在提问啊,你不要以为那些问题没人关注,寻找那些你可以作答的题目进行回答。

这么做有三个好处:一,你以一种有益的方式在运用你的内容,让你把自己的所知变成文字化的产品;二,你解决了别人的问题,别人受惠于你;三,别人会关注你,让你形成影响力。

很多人可能存在误区,认为这些网站是写作社区,是的,也没错,但不要忘了,它首先是一个解决他人问题的社区----正视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

1、你当它是写作社区,你的潜意识会让你觉得,你在这里写作,就得有人看——没人看我坚持不下来。

2、你当它是写作社区,你在上面的写作就会有一种练习心态,期待有人给你的写作作出反馈。

3、你当自己是在写作,那么你在传播上就有期许,当你把答案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你就没有底气,因为你觉得自己是在让对方帮你传播,而不是说你回答了那个问题,可以对他产生帮助。

反过来,如果你认识到它最本质的属性——一个解决问题的网站,你就会有一些的认识转变:

1、这是一个解决他人问题的网站,因为我的出发点不是自己写的长还是短,而应该是我所写的答案能否结局题主提出来的问题,或者能否给他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

2、我是在解决问题,我也挑选那些我能够作答的题目回答,我认为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人在关注,一定能够给人提供帮助的,只是人数多少的问题——因此我不会那么在意阅读量。

3、我可以大方的发给朋友,甚至可以告诉他,我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可能存在这个困惑,你看我的解答能否帮助你解决困惑,如果你身边的人也有这种困惑,麻烦转发给他,你也希望可以帮到对方的对吧——而不是说,你看我写的怎么样,一旦你问我写的怎么样,对方就得从写作的角度评价你了。

没有谁是纯纯的小透明,在某些地方,某些问题上,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最近挺流行“微”字,那我们把这些小细节上的专业性称为“微专业”吧。

找到合适的问题,把自己“微专业”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这些专业的内容就可以给人提供帮助。而只有持续的帮助人,才可以产生个人的影响力。


自我成长最少需要具备的6种能力,你还缺哪样?

链接思维

大家不要担心没朋友,任何行业走到顶端,同频的人都有机会链接到一起。

不要以为越专精越孤独,不是的,大家去看看知识星球,星主邀请的那些人,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很多大号的号主,能进入嘉宾一栏,说明号主跟大家的关系差不到哪去。

或是优秀,或是拥有同等的资源,他们走到一块,学校里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成为好朋友,天才和天才有了共同语言,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只有往上走才有意义。

他们都在强调优胜劣汰的准则,你只有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圈子水平。

当然,千万不要忘了两个前提:

第一,你不能光提升自己,你得让自己的努力成品化,得让别人看得见。

第二,你得愿意走出去,不走出去链接,你还是链接不到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方法论   能力   这一点   匮乏   美文   所知   困惑   平时   事情   答案   自我   链接   内容   行业   文章   社区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