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倭铿(2)

人转向自身

1、因为集体若是位于首位且一切成功全系于其兴盛,那整体必然会首先巩固其自身,而个体的任何恣意妄为都将被禁止,个体须完全处于从属和服从地位,使个体有别他人的特点必须从属于共同特征,共同存在培育出的共同特征,即使面对动荡岁月也保持不变的共同特征。

2、各种外部关系和生活条件的形成,共同存在秩序和共同活动规则的制定,都须着眼于尽可能提高整体的水平;似乎从此出发,幸福和安逸便会自然顺利地涌向个体。因为个体有赖于此,似乎就连个体在其内心也是这样感觉,他的种种愿望和梦想也依附于整体水平,他是“环境”的产物。

3、凡是在精神事物方面的伟大建树总是源于自身本质内在的必然性,源于对精神方面的自我维护和克服无以忍受的矛盾的要求。唯有人立于自身并为自己创造时,才可能实现对他人充满价值的目的。

4、如若人不借助一种优越的力量提升自己,如若不能凭借这一力量的帮助使自己成为超越纯存在的自己,我们将沉入完全的虚无,生活将失去一切意义和价值,这一点会变得越来越清楚。脱离这个广大的世界,将自己封闭在一种特殊的方式里,这显然是将人交给了一种难以忍受的狭隘和卑微,将使人无法到达自己本性的极深处。

5、因为自然和命运将人严格地束缚在这里,一个专横的绝对命令不可能使人摆脱这一束缚,不可能给人以一种新生活和新存在。凡人将永远都是凡人。要么与纯存在文化决裂,要么放弃人的一切内在的提升,同时也放弃赋予自己的生活一种意义。只有肤浅粗略的思想方式认为有第三种可能性存在。

6、对人而言,精神生活并非一种惬意的享有,面对纯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琐碎力量,它首先要艰难地赢得独立,而且须不断捍卫这种独立。

7、为了将自身提升到具有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的高度,生活不仅仅需要一种能包含一切、联结一切、使一切充满生气的目标,而且像身体的有机组织一样还需要某些障碍和阻力以调节自身的进程。

一种建设尝试: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

一种新生活在人类中出现

1、在自然领域中的认知是一种将单个印象组合在一起的行为(联想),这些印象的保有和存储产生了某种交织体和一种经验,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度的差异,对动物生活的观察显示,生物在上升期联系更加广泛、更加盘根错节,因而智慧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唯有超越仅仅并立而存的状态,唯有构成一个总体构架并以此涵括所有的要素,唯有从内在方面将所有要素联系在一起,将整个领域彻底划分并分出层次,思维才可能获得这种独立性。

3、人类的特点是,人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落在自己身上的命运,而是试图自己赋予自己命运,由自己提出种种要求,自己有能力贯彻这些要求。——然而这种独立性的形成要求各种愿望汇聚为内在的统一体,各种愿望不得乱哄哄或并立而行,而是必须从属于一个总目标,为这一总目标做出的成就决定所有个别行动的地位和意义。

人与宇宙

1、因为在所有的分支中,精神活动都包含着使人超越单纯的人的形式和单纯的人的范围的欲望,而将行为的方向定位为人的幸福对精神活动来说过于狭隘,精神活动表明人有能力接受一场战斗,一场脱离对自己来说过于狭小甚至无以忍受的特别形式的战斗。为探究真理付出的所有辛劳就是这样一场突破单纯人的狭隘的战斗,是对源于辽阔深邃的宇宙的生活的要求。

2、精神生活的形成需要付出如此之多的辛劳和劳动,会卷入如此之多的危险和怀疑,以致关注单纯人的幸福既不能使它得以传播,又不能克服接连不断的阻碍维护住它

3、对人而言,宇宙生活成为完全的现实,成为自己的本原性生活,人之自在的中心可以栖于那里。从此作为人的基本关系显现的是与映现在人内心的真实的自立自存的关系,是与宇宙内在生活的关系,它不是与异体的关系,而是与自己本质的关系;总而言之,首先是这一关系使精神生活得以产生。因为它是一种与在人内心展示的事物演进的持续关联,是一种与人的交相往来。

新生活的任务与伟大意义

1、人必须超越一切个别方面和精神能力,奋力争取达到一种统一和深层次,那时生活便会摆脱单纯的点达到充分地立于自身;到那时生活便不再处于这个大世界的对立面,到那时生活便可分享这个大世界的生活。

2、生活愈是由自身展示出一种真实的形体,同时也获得一种完全的自立自存,这种稳定性就愈强;个体特性愈是紧密地与整体连在一起,整体生活在个体特性中体现得愈多,个体特性可靠性就愈强

3、稳定和自由常常被视为相互对立者,稳定若是有可能与一种僵滞的存在联系在一起,那它们就确实是对立者,而若将稳定理解为自我巩固,因而便不是在生活和行动之外,而是在生活和行动之内寻求稳定,那它们就不再是对立者。

4、如果人首先通过获得生活的部分自立自存有能力达到决定能否实现自己的存在的种种要求,那么在此过程中一种确定无疑的宁静和欢快就会胜过一切辛劳和活动。

精神生活与人的存在

1、生活若是必定能攀上一个新的巅峰,甚至在特殊的时代状态中获得一种具有撼动力的力量,那么完全鄙弃经验世界而从这一巅峰尽力发展整个生活显然是可以理解的;似乎首先是这种完全凭借自身能力的发展确定无疑地为精神生活的完全独立和纯粹的特色提供了保证。

2、精神保持优势地位,由精神出发实现联系,在由精神构成的一种生活空间内实现联系,低层次将尽量被置入这一空间并在这一置入过程中得到改造,在这一生活空间中推动高层次继续前行,在为此做出的成就中获得自己的价值。

3、在理想、信念和趣味方面,人的存在显现出一种迅速的更迭变化,而精神创造则认为自己的内涵超越了时间,若不坚持这种要求,追求的所有力量必将丧失殆尽

4、精神生活发出的光穿不透日常生活的浓雾,即便没有完全消失,也是过于短暂和无力,不可能温暖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盏可靠的指路明灯。它向我们显现的更多的是我们能力的局限和我们与真理间的遥远距离,而不是我们能够获取真理的确定性。

5、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重的,既对立又联系在一起。首先精神生活与自然界限分明,不可能与它混杂在一起,否则精神生活就不可能独立,就不可能具有纯真的特色。然而在得到适当的巩固之后,为了自身的进一步深化,精神生活需要返向自然;此时它不再是某种异质,而是某种同类的东西,它会与精神生活联在一起,会联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6、歌德:艺术为存在的永恒和谐提供了最为可靠的保证。它在鸿沟两端架起的桥梁对生活整体起着促进作用,否则生活的整体就不可能得到巩固、获得快乐。

精神生活的不成熟和表面上的不稳定

1、科学要求一种客观的关联,这种关联将大千万象归入一个体系的整体;在科学中,每一个句子都是在准确无误地推出它的结论,不允许存在任何矛盾;通过这一切,一种超越了单纯人的所有得益和见解的客观性在人类内部发挥着作用。因而每一个生活领域都有独特的力量和形式,它们不仅激励精神,而且也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事物,它们的创造性活动脱离了所有的人的随意性。

2、生活唯有作为整体在克服状态和对象的对立中努力实现内在的统一,以此首先获得一种鲜明的特征,才能从各领域揭示的轮廓变成完美;那时生活就能够将这种鲜明的特征引向各个领域,借助它们证实它,借助它们检验它。

精神生活在宇宙中表面上的软弱无能

1、一方面是面对命运时普遍的不稳定,人成为种种神秘力量的玩物;另一方面则更为突出,即自我的可悲的狭隘、精神的迟钝和惰性以及不纯正不真实的思想方法,它们支配着人类生活的平均水平,将精神生活降格为纯粹为个体以及整个党派的狭隘目标服务的工具。

2、对世界的判定对整体信念具有影响,这种影响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精神生活在内在依靠和自己的运动方面用什么对抗那种判定。

3、如若我们只会抵御而生活在战斗中却一无所获,那停滞就无可防止,停滞将成为一种必然,缺乏一个目标必然会使所有的行为能力丧失活力。

4、唯有在劳动生活之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层面并能展示给人时,困苦才有可能起到使精神深刻化的作用。若没有这种可能性还大谈什么困苦能使精神高贵,那只能是一种空谈

5、裴斯泰洛奇:智者惊叹创世的深邃和探究创世者的终极,不是在培训人类获得这一信仰。探究者会迷失在创世的深邃中,在创世的水泊中瞎闯乱撞,离那无法探寻的汪洋之源极其遥远。——淳朴和无邪,人类感恩和爱的纯真情感即为信仰之源。永恒生命的希望生于人类的童真意识,没有这一希望,人类对神的纯净信仰就没有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意义   精神生活   辛劳   狭隘   自立   美文   对立   宇宙   个体   特征   人类   力量   领域   自然   精神   价值   关系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