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湖北宜昌的儿童乐园内,两名家长疑因孩子玩耍打闹发生争吵,并产生肢体冲突。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其中一位家长,不顾怀里抱着的男童,上前与对方家长产生推搡。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抢夺女童,抓住女童头发在地上拖行,吓得女童哇哇大哭。

网友纷纷谴责两位家长的行为: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孩子开玩笑。”

“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

生活中,孩子打闹引家长互殴的例子,屡见不鲜。

2019年5月21日,保定两孩子打闹,一方母亲介入,出手扇对方男童耳光,最后导致双方家长叫来帮手“街头群殴”。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2019年8月7日,昆明一游乐园内两孩子抢玩具起争执,随后女孩母亲介入,打了男孩,引发双方家长大战。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父母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负,想要出面保护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这种介入孩子之中,以大欺小的行为确实不妥。

正如网友所说,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别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被打也会心疼,也会愤怒。谁都不愿让自家孩子吃亏,一场大战就此引发。

作家于青说:

“当你不把孩子当作完整的独立思想体看待时,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用不着拥有理性,不用为自己的举动负责,更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一个完全的利己主义者就此养成。”

许多家长以为帮孩子出头是在保护孩子,殊不知过度的保护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孩子成长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和同学打闹时不小心摔倒,额头擦破了皮。

回到家,爸爸看见儿子受伤非常生气,立马在家长群大发雷霆,要求老师和家长给个说法,闹得不可开交。

从那以后不管谁和男孩闹矛盾,爸爸都会出面“帮忙”。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愿意和这个男孩玩了。

孩子们打闹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规则的过程,父母的不合理介入,反而会阻碍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知乎上“童年阴影”的话题下,一位网友的分享不禁让人心疼:

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次和小伙伴闹矛盾,她妈妈上来就将我推倒在地,而我妈妈见我被欺负也打了回去,然后她们便厮打在一起。妈妈面目狰狞的样子,可怕极了!

从那以后,我就变得很胆小,见不得一点打架的场面。

许多家长不把在孩子面前打架当回事,总以为孩子小,没关系,却不知自己打架时的丑陋模样,早在孩子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她们一生的噩梦。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孩子的早期记忆或早期特殊事件,对孩子人生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暴力行为对孩子来说,如同一只面目狰狞的巨型怪兽,张着巨大的嘴巴,随时会将他们吞噬。

家长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会直接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容易表现出怯懦和自卑,对生活失去热情,人生也因此蒙上阴影。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合理介入,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家庭教育专家李静在《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一书中说到:

“孩子本身就是在吵吵闹闹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会形成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规则”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咘咘与米娅闹矛盾,贾静雯的做法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两姐妹争抢玩具木马,咘咘用眼神寻求妈妈贾静雯的帮助,贾静雯却让她自己跟米娅好好沟通。

后来,她们去超市当收银员,又因扫码器发生争执,米娅委屈地哭了。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这一幕发生时,贾静雯只是在旁边默默地观察着。

在两人不欢而散后,她才鼓励咘咘打电话给米娅,邀请她来吃饭并引导她们将矛盾说开,最终两人和好如初。

让孩子自己解决,并不代表家长对此充耳不闻。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这时便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

正如贾静雯接受采访时所说:

“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剧场,在没有到最后关头,不可控制的情况下,都要让她们自己解决。

这是她们的世界,有些时候你让她去面对不同的状况,其实对她也是一种成长。”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有孩子的规则,父母强行介入批判对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亲子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一些严格的要求和引导,让孩子的行为不那么野蛮,更具人性化。”

所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理性对待,合理介入孩子间的矛盾,才是成熟父母的做法。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

“孩子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那么,当孩子发生矛盾时到底该怎么办呢?聪明的父母都是这样做的。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放开我北鼻》中,jacson因辰辰挡住镜子影响他跳舞发脾气,两人开始争吵起来。

眼看矛盾快要激化,王嘉尔和黄景瑜用“打架”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果然,在两个哥哥卖力的表演下,两人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不快,一场冲突就这样被成功避免。

其实,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打架,只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通过动作发泄出来罢了。

所以,当发现孩子们有吵架的苗头时,家长要及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不愉快扼杀于摇篮之中。

2.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自己解决问题。

当矛盾不可避免的发生时,父母应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的机会。

《家有儿女》中,刘星和小雪经常吵架闹矛盾,惹得妈妈刘梅非常焦虑。

爸爸夏东海却说了这样一番话:

“小孩子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他们现在还小,将来早晚得遇到问题,不然一遇到问题就来找你,能行吗?”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父母出面帮忙,看似能解决问题,实则可能会将矛盾激化。孩子看在父母面上和和气气,一旦父母不在时,便又会闹得不可开交。

既然不能一辈子当孩子的保护伞,不如在孩子小时让他们自己处理,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

3.安抚孩子的情绪,及时引导

朋友的女儿婷婷和小伙伴玩角色游戏时,因没抢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不开心,和其他小朋友吵了起来。

“我再也不和她们玩了”婷婷委屈地向朋友哭诉。

朋友听了,耐心地说道:“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可以喜欢啊,下次提议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选角色,你能接受吗?”

婷婷点了点头,这才慢慢止住了眼泪。

矛盾产生后,家长应及时安抚,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要指出不对的地方,鼓励孩子主动道歉求和;如果是其他孩子的错,则要让孩子明白“没关系”比“对不起”更重要,教会孩子宽以待人。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同伴冲突对同伴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父母大可不必过分担心。

相比之下,家长因孩子间的矛盾大打出手,不仅会阻碍孩子的交往,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教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为人父母的重大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斯派维克说:从小习惯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冷静应对困难,并拿出好决策。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父母唯有放手,他们才能真正长大。

棕妈: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孩子打闹家长互殴:你以为的“保护”,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家长   孩子   面目狰狞   男童   大打出手   女童   心理学家   美文   阴影   理性   矛盾   父母   独立   男孩   发生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