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写的《无声告白》封面上的话语,让人忍不住瞩目一下,然后遐想片刻。

《无声告白》荣获2014美国年度图书第1名,横扫欧美各种榜单,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

这本小说朋友推荐了很久,到现在才看。在这期间,看看停停,情绪难以平复,似乎有很多话语,却不知道从何处说起。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曾看到一句话:一个生命的存在,无法修补他人的遗憾,也无法圆满他人残缺的人生。

而在《无声告白》里,人生的际遇似乎都在轮回,每一个女儿都没有完成母亲的心愿。在艰难的人生里,她们也没有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读完之后有一种令人窒息无力感,文中的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小说开篇: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只是看起来似乎岁月静好的生活,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表面看一切似乎都没有变,那个清晨一家人正常的生活,也不知道莉迪亚去了哪里。

可当真相浮出水面,才知道莉迪亚对这个家庭来说多么重要。

作为家里的长女,她是父母的希望,因为她的存在,父母一直在忽视哥哥和妹妹。现在,她突然死了,家里的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切似乎都变的更加糟糕,父亲出轨了,母亲变的神经质,哥哥内疚,妹妹敏感,总想找到莉迪亚死去的真相。

这个看似恩爱的家庭,原来隐藏的潜在问题早已堆积成山,只不过因为莉迪亚的突然离去,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在莉迪亚失踪的那个清晨,母亲玛丽琳坐立不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错过了校车。而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她一眼都没有看他们,两个孩子也没有看她。

这是多么诡异而难以置信的一幕,一家人沟通方式让人感受不到温暖。

而当警察来到家中询问情况的时候,似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妻子也曾经失踪过一次?”他问,“我记得那个案子,是1966年发生的,对吗?”

丈夫詹姆斯说:“那是个误会,我和我妻子出现了沟通问题,因为家务事。”

看似和谐的一家人都不曾了解最亲的人,比如说丈夫不知道妻子的需求,妻子不能了解丈夫的担忧,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内心。

而真相是父亲詹姆斯因为自己种族的问题,他一直很自卑,很担忧得到的东西会失去,一直在患得患失;母亲玛丽琳在选择结婚的那刻就不被自己的妈妈祝福,结婚后直接断绝来往,一直到妈妈去世。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父母从来没有真正的快乐过,又怎么会培养出快乐、乐观的孩子呢?

所以也不难理解,在这个家庭里其实三个孩子都在受到伤害,莉迪亚承受着母亲的梦想,她努力什么都做到做好,她怕母亲失望;哥哥内斯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当他说宇航员的时候,父亲重重的扇了他一巴掌,还踹坏了电视机;汉娜总是被忽略的那个,当父母吵架,她就钻到桌子底下,好像消失了一样,这一切让她敏感、早熟。

父母认为最懂事,聪明,令他们骄傲的女儿莉迪亚,一直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从未真正拥有过朋友,在父母面前还要扮演热闹的景象。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而现实里,他们都给予孩子最大的伤害。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莉迪亚的悲剧从何而来?其实这是原生家庭的悲剧。

因为父亲詹姆斯无法摆脱种族歧视,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努力做到默默无闻,最好所有的人都不要注意自己,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没有朋友,只有几个熟人;玛丽琳从小就是一个拔尖的人,尤其在一群男生中,她的功课也是数一数二的,她想当医生,当医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因为性别,她的母亲只希望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主妇。

小说里写到“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

比如曾经为了梦想而离家出走的母亲玛丽琳,一直想让莉迪亚有个好人缘的父亲詹姆斯。

然而他们只是了为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想让女儿替他们完成,所以为了这份爱情看起来自然,达成了一个约定: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停止问问题,向前看,决不向后看。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可玛丽琳的母亲对这个瘦削的东方男人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在婚礼上对自己的女儿说:“这样不对,玛丽琳,这样不对。”

婚礼后,她近八年没有和母亲说话,而她的母亲也没有给她写信。

而当母亲去世,玛丽琳对自己发誓:我决不能活的像她那样。

可是她自己很清楚,这些年她活成了自己母亲的模样,放弃没有完成的学业,生了三个孩子,记住每个人吃鸡蛋的口味。她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所以玛丽琳特别渴望女儿莉迪亚优秀到发光,直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她倾尽余生指导莉迪亚,庇护她,却从不关心女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样看来,玛丽琳与她的母亲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将自己的意志转嫁给孩子,只不过现在莉迪亚死了,在家里,虽然没有人刻意制定规矩。但小女儿汉娜知道,家里的新规矩是:别提莉迪亚,别提那个湖,别问问题。

他们无形中将自己讨厌的东西,都努力嵌入儿女的身体里,慢慢让他们也变化那个令人讨厌的自己。

倒立在父母人格里的人生,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结语

当我们说出那句:“为你好”时,是否真的考虑过对方的感受,还是为了按自己的意愿,控制别人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道,爱的太沉重,会让对方窒息。也可以说当爱成为一种绑架,曾经的受害者也是今天的施暴者。

注定这是一个不完美的故事,就像这个不完满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玛丽   詹姆斯   父母   人生   磨难   美文   告白   人格   真相   家人   妻子   家里   丈夫   父亲   女儿   母亲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