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离开大学的那一刻,整个人迷茫的不知所措。

追赶过凌晨的夜班车;为了赶早班车,待在24小时开业的店里;看过陌生城市最耀眼的灯火;也体会过人情最冷的眼神。

为了省几块钱,在雨中走三小时;因为采访稿写得不好,坐在公交车上默默流泪;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一个人坐在床边,在无边的黑夜里哭泣。

这是刚开始工作第一年,我被生活虐得体无完肤。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可以我想要的生活是样子呢?它又会在什么时候到来呢?

一切都在期待中慢慢变好,每一次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这难道不是生命的馈赠?!

可是,到底什么是生活?人努力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曾经我遇到了《活着》,泪流满面,合上书的时候,内心释然。现在我遇到《年月日》,在河南洪灾之后,我想得更多的是心理的重建。

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一《年月日》是不是中国版的《老人与海》

作家阎连科河南人氏,在多年前,我看了他写的《丁庄梦》,荒诞但也是真实。

有人评价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荒诞,他说:并非我的作品荒诞,而是生活本身荒诞。

那么,《年月日》里,他又想讲述一个样的故事呢?

“如果人类的祭日到来,世界上只还有一个人和一粒种子会是什么样?”

《年月日》讲述的就是农村大旱,村民逃荒,七十二岁的先爷坚持留下,陪伴他的只有一只盲狗和一棵孤零零的玉蜀黍苗。

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走?

“我七十二岁了,走不够三天也该累死啦。横竖都是死,我想死在村落里。”

烈日下,村民们往前走,慢慢地消失在黄土尽头。

一个村落,一道山脉,一个世界仅就剩下他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了,而他心里牵挂的只有那一棵玉蜀黍。

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面,当老渔夫面对一片大海时,他知道在海上人并不孤单,即便陪伴他的只有那一艘小船。

曾经有朋友问我,如果世界上这剩下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度过?

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即便物质很丰富,自己的内心能熬得住吗?

《年月日》提供了一个答案,即便一无所有,一个人也可以靠一种信念,坚持的活下去,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余华在《活着》的序言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看完《年月日》,我问爸爸,中国的农村人曾经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这本书里讲的夸张吗?

爸爸说只要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老辈人,可能对这样的故事不觉得稀奇。

那些,难以理解的情感,苦难的人生,可能从一开始就真实存在,只是我们无意间美化了生活。

这个“苦难”就是中国文学中,不可缺少的源泉,经历苦难,我们依然能乐观的面对这个世界。

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二生活的苦,在一点点坚持的背后,是如此的盛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现在回头看看,我曾经流泪的时刻,生活真的那么苦吗?

不苦,有工作,有钱赚,有朋友,有房子,可是,那时候真的很矫情。

为什么?

没有被生活毒打过,受不了一点委屈,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自己的对立面,觉得自己处处举步维艰。现在回头,曾经的日子其实也很美好。

疫情来临之时,我看不了新闻,看一次流泪一次;河南洪灾来临时,我看不了地铁五号线,看不了万顷良田、房屋被淹没。

可是生活的苦,在一点点坚持的背后,是如此的盛大。

在看《年月日》时,感觉这位老人很伟大。一个人在自己的命运里,在时代的洪流里,做出艰难的选择,写出自己命运的史诗,活的悲壮而盛大。

为了活下去,和群鼠抢夺食物,和群狼抢占水源,为了活下去,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在极度饥饿之下,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去拼劲全力。

心心念念的只有那一棵玉蜀黍,像守护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般,那深情,那付出,让人动容。

那个玉蜀黍一定要好好活着。

在无边的黑夜里,村里一定格外的寂静。

老人就这样看着月亮,对自己的狗说:瞎子,你看,月亮出来了,我们都睡觉吧,睡着就不会再饿了,梦其实也能当饭吃。

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三苦难的后面,是希望和等待

有人问阎连科:旱灾后,村里人都离开了,只剩下一个老人和他的狗,为什么会想到这样极端的情境?

阎连科表明这样的情况在农村一点不极端,在乡村生活里,每年不是都要遇到很多灾难吗?传染病、虫灾、旱灾、水灾等,只是这本小说选择了旱灾,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年月日》看到最后有一丝悲壮,山脉上方圆上百里,再也没有一粒粮食了,没有一只老鼠了。

天下大旱,炊粮尽绝。先爷不仅仅又活了这半年,还养了这么一棵玉蜀黍,树一样高出他三头,叶子又宽又长着。

玉蜀黍开始授粉了,他的脸上开始有了喜色和跳动,在他干瘪的皮肤下,仿佛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在淌着。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在一碗肉汤面前,人与狗如何抉择,大旱下的玉蜀黍,将何去何从?

又到了种秋季节里,山梁上开始有人从世界外边走回来,挑着铺盖,牵着孩子。

在新长的绿草里,村里人最先看到的是一株去年都已熟枯了的玉蜀黍棵。共长了三十七行玉蜀黍,只有七粒玉蜀黍子,其余的都是半灰半黄。

当村民们再次走出自己的村庄时,这个村落中七户人家的七个年轻汉子留下,开始在这褐色土地上,顶着无休无止的寂寥和日光,又种出了七棵嫩绿如油的玉蜀黍。

这样的叙述难道不是史诗吗?

人生最难熬的日子,我在雨中走了三个小时

结语

我们对生活最深切的渴望是什么?

在苦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而相似的,不管是旱灾、疫情还是洪灾,这种同理心,让正在经历或旁观的人,去理解生活之外的人生。

《基督山伯爵》在结尾处说: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这就是苦难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玉蜀黍   山脉   大旱   旱灾   洪灾   月亮   河南   疫情   荒诞   难熬   美文   村里   中国   苦难   盛大   年月日   日子   小时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