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我们可能听到了太多的道理。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如果自己不想改变,别人讲再多的道理也毫无意义。

直到读了《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写作,是注意力的争夺。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01 注意力在哪,成就就在哪

如果我们想在新媒体时代有一个好的发展,让粉丝黏性提高,文章阅读量和关注量提高,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效,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就要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可以这样说,注意力在哪里,我们的成就就在哪里;注意力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注意力在哪里,机遇就在哪里。

在《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这本书里,作者详细的阐释这个概念。

怎么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首先我们的意识一定要改变。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一场景意识:屏读时代的挑战

现在我们走出去,手上没有手机,似乎总是少了一点什么。屏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让我们的阅读趋向碎片化。

屏读的特点是什么?速度快,频次高,碎片化。

如果说传统写作是文艺电影,节奏慢,伏笔深,那注意力写作就是商业电影。

传统写作可能就是: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注意力写作是:生活太快,时间太少,干什么事情都不要绕圈子,凡事来个痛快。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说传统写作和新媒体写作哪个更好,但是不得不说时代已经变了,顺应时代变化,更好的发展自己可能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02用户思维,是获得读者认同的前提

那么,注意力写作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思维是什么?

那就是:用户思维。

二用户思维:影响他人的前提

什么是用户思维,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徐小平老师是投资界重量级人物,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创业者的求助短信。

有一天,一个叫刘楠的人给徐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不仅成功的引起了徐老师注意,还帮她成功拿到了投资。

这条短信到底是怎么写的呢?既然让投资大佬另眼相看。

“徐老师,我是北大的毕业生,但是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元了,但是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而我是一个陷入心灵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徐老师真的打电话开导了她,还给她投了钱。刘楠就是蜜芽宝贝的创始人。

为什么刘楠成功了?在这不长的篇幅里,三次转折,给人印象强烈。

如果刘楠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可能就是失败。

比如她这样说:“我大学毕业自己创业,开淘宝店,感觉很累,很痛苦,你能来安慰我吗?”

你认为徐老师会注意到她吗?很难,所以成功影响别人的前提,是需要理解读者,也就是“用户”。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03 如何建立用户思维

前面提到了用户思维对于我们的进步和成功尤其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用户思维呢?

建立用户思维从两个维度考虑:

①满足读者的阅读动机

②适应读者的阅读场景

很多写作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写作中无法自拔,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却根本无法让读者有点开这篇文章的动机,连这种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都做不到的人,可想其效果。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读者为什么阅读一篇文章?

①他好奇啊

②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求。

这两点组成了他的阅读动机。

所以,在当下很多婆媳关系的文章里,也许文笔不是最好的。但在千万故事里,让人好奇,所表达的故事让有相似经历的人有触动,产生共鸣。

说白了,你一定要知道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也就是人性中共同的主题,阅读量自然就上去了。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而当下我们面对最主流的阅读场景是碎片化的手机屏阅读。

这就对写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那就要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

作者提出了两个原则:

第一,表达克制,切忌冗长

我们永远不去要挑战读者的耐心,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精炼措辞,学会直击人心的表达;在结构上要紧凑、要干脆、果断。

第二,尽量多给刺激点

两种典型的刺激方法,一个叫故事刺激,另一个叫金句刺激。

①故事刺激是通过情节展现实现的,故事刺激出现的地方,通常就会情节发生转折的地方。

②金句刺激就是特别精辟的那句话,它通常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

在写文的时候,我们都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能给读者带去什么?能帮读者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要认真思考了。

人做的最“傻”的事,莫过于讲道理

04结语

写作是注意力的争夺,意识到后开始改变。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把写作当做事业来经营,不要太在乎一时的数据,要有更大的视野和格局,沉住气,苦练技艺。

写作,不能有侥幸心理。爆款文章也不会那么轻松的写出。

说到底,写作的人一定要有用户思维,要懂得人性相通之处,你能深刻理解多少人,你就能拥有多少粉丝。

只有理解写作,才算理解互联网传播的本质,也许在浪潮中就拿到的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美文   莫过于   动机   碎片   注意力   场景   前提   思维   读者   自我   传统   老师   短信   作者   故事   时代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