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做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关注我,每天和你聊点心理学

作者丨谭露Lucia

出品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如果我做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吃一堑却没有长一智


康姆士乐团有一首动人的歌《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唱出了一份不离不弃的情感,牵手同行,彼此鼓舞找到前行的路。


人人都向往有这样一段温存的不离不弃的关系。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拥有不离不弃的关系,那就是最初的和父母建立的亲子关系。


但在亲子关系这首漫长的曲子里,浪漫动人的歌声总是会淹没在狼狈和苟且中。比如面对孩子们犯错时,家长最常说的话变成了“你若再如何,我就如何如何……”


“你再慢吞吞的,我们就不去玩了。”

“你再不写作业,就不用去学校读书了。”

“你再撒谎,我就揍你。”


面对一段一开始就注定不能轻易改变的关系,家长们该如何耐受孩子成长中犯下的错误?似乎只能参照自己曾经的经历,以陌生的家长身份,处理那些熟悉的老问题。


最熟悉的处理方式就是加上了“抛弃”的砝码:


“那你一个人玩吧,我走了啊。”

“早知道你这样不听话,我就不生你了。”

“你讨厌我管你,那以后你的事我再也不管了,行吧?”


面对越来越重的威胁和惩罚,孩子们好像吃一堑却并没有长一智。“是我罚得不够狠吗?”家长们的反思也局限于惩罚的砝码里。


我曾在文章《揭露中国父母真实面目: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不允许孩子成功》里分析过关于错误增长经验智慧的观点:孩子通过不断尝试错误,就像是在生活里做实验一样,通过具体的操作,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最终变成智慧。


但当“错误”总是被“抛弃”惩罚时,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父母正在宣告终结这段本来不离不弃的关系。“被抛弃”引发的恐慌无法让智力正常运作,无法集中注意力去总结经验,反而掉进了亲子关系的危中,耗尽了全部的注意力。


孩子为了挽留关系,而变得“听话”,也因此感到不安,这份本应该不离不弃的坚固关系,在错误面前变得脆弱易碎,风雨飘摇。


如果我做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如果我做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孩子问妈妈:“如果我不是学霸,考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爱!”


孩子再问:“如果我总是犯错,做不到100分的乖孩子,你还爱我吗?”


妈妈犹豫了片刻,说:“还是爱的吧。”


孩子继续追问:“那为什么昨晚我犯错时,你说后悔生了我?”


妈妈沉默了。


亲子模式总是不断重复上演,如孩子犯错,家长失控,越骂越失控,说出很多带着“抛弃”信息的语言,事后又自责懊悔。


为什么面对孩子的犯错,家长们会出现如此激烈的反应,甚至让人感觉“不爱了”呢?


人的情感很复杂,每经历一件事,都会激起内心的情感反应,有时“就事论情”,有时“借事论情”——做一些事情,是为了表达在另一些事情里不能言说的感受。


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里,母亲(带养人)自然而产生的恨意。恨是一种感受,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恨能激活一个人的攻击力,出于安全考虑,人本能地压抑了自己的攻击力,也自然地压抑了恨意。


尤其是亲子关系,无论是对子女,还是对父母,正常人很难直接表达恨意,加之社会文化和道德评判,我们都想做一个好父母或好子女,于是对恨的表达更加的谨慎小心。有意加无意地将这份恨深埋心底,越积越多,无处倾泄。


但情感是无法用压抑的方式清除掉的,只能找到合理的时机,“包装”一下表达出来。很多时候,面对错误,家长不是不爱孩子了,是借犯错这件事,好好地撒一撒憋在心里头的恨,我管它叫“借错论恨”。


温尼科特曾提出正常母亲恨婴儿的17条原因,深深地共情了母亲身份下的女人们。如:


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

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

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婴儿伤害了她的奶头;

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领取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橘子皮一样扔掉;

他表现出对她的幻想破灭……


只要一个女人养育过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并消化这些恨意。有一些消化不了的,变成了期待。暗自安慰自己,觉得孩子长大就会变更好的,会有高回报的结果。


可是当孩子犯错时,期待就落空了,激起压抑的其他恨意,正好借此机会翻翻旧账。“我对你这么好,你就这样回报我?”“我一个人带你多不容易”“你那个爹什么也不管”,多少委屈涌上心头,但却与孩子此刻犯的错无关,只是借此“错”,讲讲那些曾经不敢言说的“恨”。


可惜孩子,当真了,甚至你自己也当真了,感觉“不爱了”。


如果我做不到100分,你还爱我吗?

如何爱一个犯错的孩子?


如何爱一个犯错的孩子?很长时间我难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曾经我们也是一个犯错就面临被抛弃的孩子——“我犯错,就不被爱了,那么犯错的你,也注定要被我抛弃。”


“借错论恨”,让我们对错误敏感,面对错误时,下意识地撒谎,否认,推卸责任,相互责怪,处理不了就想“抛弃“关系。这种模式一直沿用到生活的各种关系中,与师生、亲朋,同事之间如此,伴侣、亲密关系更是如此。


直到我也成为了母亲,突然意识到,当我开口说“抛弃”时,其实真正想抛弃的绝不是孩子和这份原本不离不弃的关系。我们想抛弃的是自认为不应该出现,且不知该如何诉说的恨意。


还记得一次和闺蜜李煜玮聊天,说起“恨”,我习惯性地打了一排字出来:“其实我能理解……”


“有时与恨相比,理解是更困难的选择。”她回应我:“我们太害怕自己的恨了,以为恨会吞没所有的爱,所以一恨就内疚,有时就想去拼命地理解,以为这样就消化了恨,其实只是把恨压了下去,这样的自己太辛苦了。”


这番不经意的聊天,让我发现自己对恨的处理方式,就是“理解”。但是问题不出在处理方式上,她的回应提醒了我,问题出在,我对恨的认知——不能恨,不该恨,不敢恨。


*改变对恨的认知,是扭转动力的第一步。


首先从感受层面解放自己。恨与爱都是一种感受,表达感受的权力,不能被剥夺或覆盖。当恨意出现时,清除那些负性赋意,不要攻击一个会恨的人,就像不要攻击会饿的人一样。就算全世界的人不理解你,你也要理解你自己。


其次从行为层面解放自己。如果你担心恨会激活你可怕的攻击力搞破坏的话,那你就主动给恨找一条出路。比如可以释放攻击力的运动:搏击、街舞,参与一些竞赛类的活动:辩论、球赛……时不时找人battle、pk一下,能很好的让自己的恨转化升华,还不会伤及身边无辜。


*想爱犯错的孩子第二步就是要学会分化。


区分当下的情绪和过去隐藏的恨意。时刻提醒自己,看清眼前人,他不是过去的某人。


区分人和行为。也就是把错误和人、情感分开。糟糕的事,不是糟糕的孩子。错误的是行为,与整体的人和亲子关系无关。所以,总结经验,改变错误行为,才能改变糟糕的事。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改掉错误不是为了变成另一个“好孩子”,而是为了增长成长的经验智慧。


我指出你的错误,但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人只有在稳定的情感关系中,才能安心专注地面对错误,增长智慧。


如歌词里唱的“遥望着宁静的夜空,你指着想住的星球”,做父母的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安心朝外去探索,如果他们遇到困难,我们也应该给他们唱出那句:“别哭前面一定有路,你心里有我,你身边是我”,大手牵着小手,“你犯了什么错,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该如何一起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砝码   不允许   攻击力   美文   糟糕   婴儿   家长   父母   母亲   错误   智慧   妈妈   关系   方式   孩子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