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一定要终身成长?

哈喽,我是俊峰。

在开始分享之前,你不如先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不断成长呢?

是不是我能力强了就不用成长了呢?

肯定不是的。

李笑来老师曾说,世界正在把人划分为2种人,一种是长期主义者,另外一种不是长期主义者。

你是哪一种呢?

当然,我们再来根据笑来老师的划分推敲一下,站在“学习视角”,其实这种划分还可以是:好学者与不好学者。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因为好学者都是长期主义,不好学者那肯定不是长期主义喽。

看到这,我在思考,很多人把成功或失败看的尤为重要,但其实这样大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空间。

打个比方,那些对于成功特别敏感的人,当ta们做一件事时,做的特别成功了,然后就开始对自身放弃警惕与约束,被成功冲昏头脑,放弃了成长,结果从顶峰一路跌到谷底。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比如,你在做一件事时,但却做的很失败,你反而陷入失败的恐惧中,看不到你在失败中收获的成长与经历,但却时时否定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件事,这件事我能做好做成吗?

因此,人要终身成长就要彻底丢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的敏感概念,要知道,成长比成功更加重要。

因为,失败的人才去研究什么成功学与鸡汤,成功的人研究在失败中如何成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你不需要任何鸡汤来给自己打鸡血,你恰恰最需要的是能让你不断行动的肌肉。

那人为什么要终身成长呢?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人的本质是什么?

你可以大胆回忆下,你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与成长为现在状态的你,你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呢?是什么构成了你的成长系统呢?

要想回答以上问题,首先第一步:找支点。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恒定不变的点是什么?

从古至今,人类从猿到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都是在不断的进化的结果。

那人为什么要进化呢?

真相是,生存。

没错,人是一切社会的总和,人类为了生存,所以不断进化,才不断的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让人类得以不断的繁衍生息。

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核心思想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因此,不难看出,我们得出,人的支点就是生存。

现在让你再来回答刚开始的问题,就很简单,人为什么要终身成长呢?

因为人要不断地进化,只有不断进化,才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得以生存下来。生存是每个人的最必要需求。

所以,人的支点必然是生存。

接下来,继续第二步:找杠杆。

言外之意就是人的构成系统模型框架是什么?

好,给你一个公式:人的进化思维模型=潜意识感知+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意识感知?

当我们刚出生的,是个婴儿时,你对于陌生的环境、人、事物等一切周围的东西,是没有任何意识的。

你只会一个动作,那就是哭。

甚至你刚睁开眼看到的那两个人,你不知道出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你的父母,因为那时你的大脑里没有父母这个潜意识概念。

然后在你大脑慢慢发育后,你开始学会了说话与走路后,他们告诉你,这位是你的爸爸,这位是你的妈妈,这时你的大脑里才有了爸爸妈妈这个意识概念。

哦,原来我刚睁开眼看到的2个人,一个被称为爸爸,一个被称为妈妈。

在你学走路时,你突然跌倒了,碰到桌子了,你开始意识到,啊,好痛,下次再碰到桌子,你就会有意识的去主动避开它,因为你知道碰到桌子,自己会很痛。

你看,这就是意识感知,我们对于这个陌生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于潜意识感知,这就好比,一个人真正的改变,是先从意识改变开始的。

你有做这件事的潜意识,你才会形成想法,有想法才会去行动,才会去做。

当然,当由你意识感知形成后,你会慢慢形成自身的思考模式,也就是思维模式,在《终身成长》中将思维模式分为2种,第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第二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其实,成长型思维模式说的是,人所有的才能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获得的;而固定型思维模式则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当然,在这2种模式下的两种人,所获得的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来说一下,什么是行为模式?

它是这样定义的:行为模式指的是人格模式,即个人的行为习惯。通常是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在环境中发生作用的结果。

在这里就要提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研究的DISC行为模式理论。

而马斯顿博士是研究人类行为的著名学者,而DISC研究的就是可辨认的正常的人类行为。

他基于个人激励的理论创建DISC的行为因素分析法,其中提到的核心内容是:D(Dominance)支配、I(Influence)影响、S(Steady)稳健、C(Compliance)服从。

那支配型指的是控制和权利的因子,表示和直接、高要求、好竞争的行为风格,这类人喜欢掌控整个状况,并无时无刻都想要下命令和指挥解决方法,比较重视结果与效率,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目标,但缺点就是不重视其他人的感受。

而影响型是描述外向社会化行为,这类人通常友善合群,喜欢与人为伍,而且在任何社交场合都感到自在与自信。

但这类人特别容易被他人注意力和赞美激励,时常希冀为众人目光下的焦点和关注对象。

他们的缺点是有依靠感觉生活的倾向,对事情容易产生情绪化反应,会造成冲动倾向,偶尔也会出现反常行为。

再来看下,稳健型。

这类人通常都具有耐心、毅力、以及同情的特质,既热情又优雅,但这类人一个缺点就是缺乏社交自信,他们喜欢与人为伍,但很多时候扮演的是倾听者角色而非讲话者。

属于这类人的主要元素就是时间,甚至ta们用词都是经过缜密的思考,所采取的动作一定是三思而行的。

尤其是高度稳健者,ta们不但冷静且明智,而且生性忠诚、值得信赖,ta们做一件事非常有毅力,会不屈不挠地工作,直到成功完成后才肯罢手。

最后一个就是说的服从型行为模式,它通常跟理性镇定的态度面对人生,这类人对于事实和细节感兴趣,倾向于以实际且长期的方式看待事情并喜欢有计划的行动,ta们会把所有已知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也是坚定的问题解决者。

但ta们身上的缺点是非常不喜欢冒险,面对压力还会闪避。

以上,说的就是人的4种行为模式,可以对照看看,你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不断发扬优势,也要规避与改善自身缺点,慢慢接近更好的自己。

好,看到这,人的杠杆,也就是人的系统构成就分享完了,接下来进行最后一步。

那就是:找边界。

这里人的边界分为2种,一是能力边界,二是行为边界。

什么是能力边界呢?

就是什么是你现在能够做到的?你所擅长做的是什么?也就是在你目前的能力范围内,你可以做什么?能够做好什么?

如果,当一个人对自身能力没有清晰的边界,这将是一场灾难,对于个人而言。

所以,你要做的是在自己能力边界内做事,在你的认知圈外学习。

那什么是行为边界呢?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比方说,男女有别,就是一种界限感。

再比如,在社交时,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你要自己把控,得有“度”。这里的“度”就像你的心里时候有一把标准的尺子,在做任何事或说任何话,你都需要把它调出来衡量一下。

然后再做决策。

最后呢,我们来总结一下:人为什么要终身成长?我们探讨了人的本质,那要了解人的本质,我们需要做3步。

第一步:找支点。

从达尔文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得出,人为什么要终身成长?因为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恒定不变的点就是不断进化,而人不断进化的目的是为了生存。

这样,我们找到人的支点就是生存。

第二步:找杠杆。

也就是人的构成系统,我们总结为一个公式:人的杠杆=潜意识感知+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第三步:看边界。

我们分享了人的边界分为2种,一是能力边界,二是行为边界。

能力边界说的是什么是你能做的?什么是你目前做不到的?

行为边界,核心在说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哲学。

在为人处世方面所遵循的个人原则、价值观分辨、决策分析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模型等。

最后,希望我们要让自己时刻进化,直到进化为一种“新”的物种,持续终身成长,才能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生存下来。

一起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马斯   达尔文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杠杆   支点   边界   美文   稳健   潜意识   学者   缺点   意识   人类   能力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