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导 语 :年年岁岁又是新一年的清明,但是慎远的思念总是旧的,在这个清亮、明朗的日子里,这份血脉之情的深深眷恋,永远不变。

清明二三事

今天是2019年4月5日,今年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清明得名于这一时节的自然气象,《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清明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节气,到了唐代成为了一个民俗节日,继承与发展了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寒食节等节庆习俗活动。清明时节既是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庄重日子,也是郊游踏春的大好时节。

清明三候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

——(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一候 | 桐始华

梧桐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不同寻常,往往象征着遗世独立的高雅品格。王安石在《孤桐》一诗中就歌颂过梧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关于梧桐还有很多历史美谈。《后汉书》记载,蔡邕在泰山时看到有人在焚烧桐木,听到木头爆裂的声响后,他便说“此良木也”,把那块桐木要来制成琴,这就是“焦尾”琴的来历。

清明时分,梧桐花开,为春季花期画上了一个句号,惹来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感叹不已。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黄閒射雉出林中,田鼠化鹑毛彩绚。”

——(宋)李正民《寄邦求拟南食作》

二候 | 田鼠化为鴽

“鴽”读作“如“,古书上指鹌鹑一类的鸟。清明时,阳气愈发高涨,惧怕阳气的田鼠躲进了幽暗的洞穴,向阳而生的鹌鹑则飞出巢穴。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唐)陈润《赋得浦外虹送人》

三候 | 虹始见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我们从小就背熟的诗句,记忆中的清明节似乎总是伴着“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雨后天晴,彩虹便会出现。横跨天空的弯弯彩虹总能引得行人驻足流连。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节气箴言:风清景明,心神澄净

清明,多好听的名字呀,清亮,明朗。同时,清明又称寒食,含着生命的庄严与感伤。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如此复杂含混如同我们心中的怀念,不仅是沉重的,更是悠扬的。

清明这个节气,差不多是在春分之后的十五天。气温回升,万物生长。在风清日朗之下,我们以一种欢欣轻盈的心态,向翌年早春致敬。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蓬勃的生发,跟人心是联动的。大家一起去放风筝、踏青、踢球、种树。“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秋天到了,境界开了。而在春天,你会觉得,似乎一切都还来得及。那是一种悠长的美。

人的感伤恰恰也在这个时候被触动了。“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花既然有开就有落,所以会说“春且住”“天涯芳草无归路”。

既已暮春,马上就要走到春深时刻。你会觉得:这么美的春光,请留一留吧。于是,寒食的仪式开始了。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寒食的典故来自介子推。相传,当年介子推有恩于晋文公,文公请恩人出山不成,无计可施。最后,有人出了歪招:放火烧三方,只留中间一条道,恩人一定会从唯一的生路逃脱。

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没有出来,活活被烧死在一棵老树下。介子推在一片衣襟上留下一首诗,引得无数人敬佩、感叹和深思: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懊悔万分,便将这一天定为“寒食”,大家都不再动火。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在这个悲伤里,有一种虔诚,一种肃穆,甚至一种忏悔,一种反省。

所以,清明又成了个清静得有点寥落的节日,让人心从浮躁里宁静下来,追忆一些可以感恩的理由。

清明 |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

文化不是一个飘浮的理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发现和行走中完成了对它的接续。

正像农耕文明在二十四节气里的流转,在这长长的过程中,在生命的这些仪式里,小到亲情伦理,大到天地自然,从容不迫地走下去,我们每一个人就活在中国文化的传承里。

(本文选自于丹《有梦不觉人生寒》,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慎终追远   清明   桐木   介子   田鼠   主公   阳气   人心   鹌鹑   花开   彩虹   节气   清亮   美文   梧桐   时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