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导语:时光向前,雨水节气来了。大地回暖,万物都蓬勃地萌发了。疫情之下,我们如何迎接这个特殊的春天?

东风解冻,散为雨水

从一月下旬到今天,这场牵动全国人心的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国人民的坚守,让人觉得这个喜讯分外地来之不易。许多人已经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学校的孩子们开始在家用功地上网课,春天也到来了。

今天是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大家都熟悉杜甫的名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这天,太阳到达了黄经330度,大地回暖,冰雪消融,雨水渐多。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也就是说春天将至,万物萌动,加上水生木这样一个规律,所以立春以后,自然就该下雨了。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小孩子都会背的诗。雨水滋润了干涸了一冬的寒冷大地,韩愈用了一个“酥”,写活了天降春雨后人心里边那点酥酥痒痒的喜悦。

共同坚守,做好防范

虽说春天来了,但是这个时间点我们仍然不能疏忽对疫情的防控。

其实,除了疫情之外,春天本身就是流感的季节。按中医的说法,任何一个季节更迭的时候,人都应该要顺应天时,让自己的整个机体跟着季节的变化有一次新的生发。也许这些老理儿里面藏着的就是中国人的科学。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还有句话叫“春捂秋冻”。虽然说春雨绵绵了,但现在外面还是挺凉的,一早一晚还是不能脱棉衣的。俗话说得好,“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人想要平稳度过季节的转换,春天还得捂着点。

雨水前后北方的冷空气活动还是挺频繁的,有的时候碰上寒凉天气,还真是雨夹雪一场一场的,你看这个词多美,叫“梨花雪”。阳气生发,冷热交替的时候,咱们老说“二八月乱穿衣”,能注意一点保暖的话,就能远离伤风感冒。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所以,复工的朋友们在上班的时候多加防范,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的时候配合工作人员检测体温,不要怕麻烦,健康是第一位的。仍然居家的朋友们还要辛苦再坚持一下,有了我们共同的坚持,这场疫情才会更快地过去。

患病的朋友,一定要充满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调动全身的力量把病毒击退,我们和你们同在,为你们守望。

如何迎接这个春天

《黄帝内经》里边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也就是说春天万物都复苏了,人应该稍晚一点睡,但是要早起,经常到户外运动,别大跑大跳,要缓缓散步,让自己能够跟上天时调养身心。

但是今年的情况特殊,我们暂且还是要控制外出的时间和路线。那么,我们如何迎接这个春天呢?如何在复工前转换好心情呢?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在家呆久了难免憋闷,但大家一定要明确我们控制出行的意义,这是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如果心里面感到有些郁结了,和家人聊聊天;或者拨通老友的电话,问候近来是否安好。

这个春节假期比较长,不少人脱离工作状态很久了。可能的话,在正式回到工作岗位前一周左右,就慢慢恢复往日正常的作息。哪怕是在家工作,也尽量让起居回归正轨,这样正式返岗时就不会手忙脚乱。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在家工作的朋友呢,千万要注意休息。很多人感叹,原本上班的时候还有个下班的时间,现在在家办公了连下班时间都模糊了。长假过后工作难免堆积,但是我们要保持合理的工作节奏,过度的疲劳对身体也是有害无益的。

还有很多家长陪着孩子在家上网课,甚至担忧课业耽误给孩子报了一堆补习班很多孩子在电脑、手机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还是要提醒各位,劳逸结合,理性对待。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不妨让孩子拿出一些精力来和家人相处,或是感悟、思考公共话题,这何尝不是一种恰切而必需的教育呢?

雪云乍变,春云萌发

春天是一个希望的季节。随着雨润万物,寒冷的天气逐渐远离,春风拂面,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心里是不是开始有一些酥酥的愿望、一些美美的风景,随着我们张开的眼睛,逐渐都被唤醒了呢?

干涸了一冬天,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皮肤似乎都太干燥了。那么雨水来了,让雨水滋养一切吧,大地开花了,我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能开花呢?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苏轼写过一阕词:“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为什么说“一犁春雨”?

过去的诗人都是很了解农耕的,春天人们喜欢雨,并不是为了写诗抒情,而是因为在春雨中开始犁地,将会有收成、有希望。

春天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迎接春天,就像打开一个未知的礼物。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古人对雨水的三候是这么概括的,“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什么叫“獭祭鱼”?这个说法最早是出现在《礼记·月令》里:“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

水獭是两栖动物,能在水里,也能在岸上。它最喜欢吃鱼,捕到的鱼多,它就把鱼都排列在岸上,就好像是陈列祭祀一样。所以古人就说,当你看到那个水獭把捕来的鱼一条条排列在岸上,好像“拜祭”的时候,就是春天真的来了。

再过五天,知时节的大雁开始感觉到天越来越热,就要飞回到塞北。至于说草木萌动,这个最容易理解,春雨下得多了,草木随着地上的阳气蒸腾,开始抽嫩芽了,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就开始出现了吗?

雨水时节,我们能复工么?

冯延巳的《玉楼春》写道:“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漫长而箫瑟的冬天,积雪沉沉的阴云常常压在天边;但有一天,它的颜色突然从铅灰色变浅了,一簇一簇的白云向上爆起,像一朵朵春花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一个年头渐渐走远了,新春来了。

现在,我们就处在这个雪云乍变、春云萌发的转折点上。衷心地祝愿大家,都能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雨水   春雨   月令   水獭   阳气   东风   节气   岸上   疫情   草木   美文   时节   万物   大地   季节   春天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