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导语:侧耳倾听,蝉鸣的声音渐渐消退;举目四望,秋日的景色已经显露。处暑来了,你准备好入秋了吗?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处暑至,迎金秋

“秋处露秋寒霜降”,转眼我们来到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

民谚说:“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时间点是公历8月23日前后,这时已经出了末伏。然而,在处暑的尾声还会有“秋老虎”,天气仍会热上一阵。

对于有学生的家庭来讲,处暑是迎接开学的日子。还有一周多就正式开学了,9月开学后孩子们都会新上一个年级,还有很多学生都要迎接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涯。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整整一夏天,孩子们或者是在外面跑着,开了眼界,或者是歇在家里,长了惰性。处暑之后的一个星期可以收收心性,酝酿迎接新学期的心态,收拾收拾作业,调整好作息,做好预习。

处暑之后秋凉渐起,有学生的人家可以聚在一起读读书、喝喝茶,没有学生的人家可以炖炖老鸭汤,喝喝莲子粥。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有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动,往往跟祭祖、迎接秋天有关。

旧时候,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七月半”中元节也叫“鬼节”,很多人家会在这一夜烧纸。这种浓重的祭祀氛围会持续一个月。直到今天,在此时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习惯还在延续。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七月还有放河灯普渡鬼魂的习俗,人间给的这一点明亮、温暖、牵挂、指引,代表着一份善意。河灯也叫“荷花灯”,因为灯盏会做成荷花的样子,在中元节的时候,亮亮堂堂的,在江河湖海中随波漂流。

这个时候渔民也遇见了大日子,那就是“开渔节”。此时海水还是偏暖的,鱼群还没游走。而且夏季之后,鱼虾贝类发育得成熟、饱满。人们是可以享用到很多海鲜的。

处暑何来一“处”字?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金文·处

处暑的“处”字,念三声不是四声,因为它是停止的意思。金文“处”的字形,看上去好似头戴虎皮冠的一个人,在茶几旁边坐着休息。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面解释说,处就是“止也,人遇几而止”,意思是人在案几旁边停下来。由此可见,“处”的本义就是停止、止息。后来又引申出居住、居处的意思。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处暑是什么?就是暑热终止,开始进入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翻翻古文献,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就解释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群芳谱》里面解释得更形象:“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季候走到这个时候,暑热已经潜伏起来了,不再像大暑小暑时那么肆虐,剩下的就是余热了。

处暑三候:秋高气爽,闲看巧云淡

“一候鹰乃祭鸟”,秋气肃杀,鹰感觉到杀气,磨利了爪子,眼睛明亮,开始大肆捕猎鸟类。但是它在吃猎物之前,一定要像祭祀那样把食物陈列开来,称为“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秋意渐浓,天地肃杀,天地间万物由盛夏的葱茏蓬勃开始走向凋零。在这个时候,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开始收敛了。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三候禾乃登”。“登”字的本义是进献。在祭祀的时候,人们用收获的新稻谷来祭祀神灵,“登”由此引申出了成熟的意思。在秋天这个衣食无忧的季节,处处充满着收获的喜悦。

俗话说:“处暑过,暑气止。”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暑气消散,凉风吹拂,一池秋水,半是荷花半是莲子。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秋日的天上,不再像夏天的时候有大朵大朵、成块的浓云。更多的时候,云彩像薄薄的棉絮片一样,撕成一丝一缕的。所以民间说“七月八月看巧云”,巧云的样子就是这样轻盈灵巧的。

处暑养生:润燥清热的食补妙方

到了处暑这个时节,天气正好由热转凉,自然界蓬勃饱满的阳气,逐渐转向收敛了,人体里的阴阳之气,也要趋于平衡了。

过去有个说法叫“春困秋乏”,在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的时候,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大季节转换的时候,人还是要给自己一个适应期的。天短了,人的睡眠要充足,这样才能缓解秋乏。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人体的阴阳调和随着时节轮转,起居也需要调整。处暑时,夏季的热气还有残存,人从心里到外边还含着点燥气,由热转凉,润燥气火,现在是食补的好时候。

处暑的天气干燥,人还是要吃一点润燥滋阴的食物。少吃辣的,多吃点酸性的食物,增强肝脏的功能。像西瓜这种大寒的瓜果,这个时候就不能像夏天吃得那么多了。但是像苹果、梨,特别是葡萄都是滋阴的,这个季节正好是最甜的时候。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这个时节宜吃清热、降燥、安神的食物,比如民间特别看重的银耳百合莲子羹,至今还常常是家里面自己做的小甜点。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北京、南京都保留着吃处暑百合鸭的习惯。大家总说吃鸭子是凉血的,而做鸭子的方法五花八门。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在北京,无论请外国的朋友,还是请远方的亲戚,总要吃顿烤鸭。如果在南京,就会吃盐水鸭、老鸭煲。炖锅老鸭汤送邻居、送亲戚,则蕴含着生活中手作的温情。

处暑 | 淡云辞夏,新凉迎秋

都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苏泂《长江二首其一》),暑热终于要散尽了,一个灿烂的金秋如期而至。马上要走到秋天了,我们看见了那种萧瑟悲凉,不如一起来念一念刘禹锡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我们不能说处暑快乐,但是还是要祝大家处暑阖家清凉、收获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处暑   小暑   中元节   大暑   暑热   暑气   节气   莲子   祭祀   秋日   美文   时节   秋天   食物   民间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