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亲子沟通矛盾,这档高收视节目实现了

最近,有一档节目频频引起网络热议。“吴昕泡脚也要化妆”“大张伟承认结婚”“我家那闺女是催婚节目吗”“姗姗爸爸怼人”“傅园慧吐槽节目剪辑”都一轮一轮地上热搜,为《我家那闺女》又吸了一波粉丝。

这档湖南卫视出品的综艺节目是《我家那小子》的姊妹篇,节目以父母操心孩子的“个人问题”——单身为主线,让四位常驻女明星录制自己生活的日常、与朋友的交往,而父母和主持人则在第三观察室中观看,作出反应和评论。

1月5日首播的《我家那闺女》同时段全国网收视率第一,此后又在微博、豆瓣、知乎等知名网络阵地频频引发讨论,是与节目将父母与子女的沟通议题摆在台面上的这一形式分不开的。

探讨亲子沟通矛盾,这档高收视节目实现了

papi排行榜


在节目第七期,papi酱作为焦俊艳的朋友在视频中谈到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排序通常是:第一是自己,第二是伴侣,然后是孩子和父母。原因是,只有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一生是和伴侣一起过的,只能陪伴孩子和父母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要走的。

作为同龄人的焦俊艳赞成这样的排序是对的,然而,观看这段对话的父亲们纷纷表示难以理解。几位爸爸都把孩子和家庭排在第一,甚至说:“最起码像他们把自己排第一,是绝对不会的!”

爸爸们和主持人又争论了一段时间,直到傅园慧爸爸说:“我跟我女儿也说,我说我要去锻炼身体,我身体如果不好的话,你要来照顾我了,那对你是很大的负担。”

主持人好不容易才打圆场道:“就是那句话:连自己都不爱,也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最终,节目中这一段又在网上就父母与子女的差异引起了讨论。

整个节目,虽然部分剪辑的确有故意造噱头的嫌疑,但这种明星录视频、主持人和相关嘉宾进行观看反应的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从父母和子女的不同立场呈现了对特定难题的探讨深度。

虽然四组嘉宾的横向对比还没有很明显,但无形中可以看到节目组在往这个方向有意识地引导。

比如,袁姗姗五年以来自认为清扫得最干净的屋子,却仍然能看到沙发和厕所里堆成一堆的衣服,显得很杂乱。在众人观看其他女嘉宾的屋子时,爸爸嫌弃收拾得不好,主持人便马上以戏谑的口吻说道:“这还算好的了,爸爸是没看到姗姗收拾的。”

探讨亲子沟通矛盾,这档高收视节目实现了

于晓光与秋瓷炫


类似形式的节目,还有前段时间大火的韩综《同床异梦2-你是我的命运》。中国丈夫于晓光和韩国媳妇秋瓷炫的跨国婚姻,掀起了几组嘉宾中甜度的高潮。

两人颜值都很高,于晓光幽默可爱;秋瓷炫贤惠细心,夫妇二人在零花钱、学韩语上的吵吵闹闹,还有演员职业的两人聚少离多的生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主持人在演播室观看表达的感想,与其他夫妇对比,“婚后也要一直记得用言语和行动持续表达爱意”似乎是他们平凡幸福的秘诀。又把“夫妻生活”这一重要的生活议题进行了探索。

《少年说》则就青少年教育展开了探索。通过少年们在校园天台喊话,节目每一期都让孩子、家长一起关注一个教育问题的侧面。

探讨亲子沟通矛盾,这档高收视节目实现了

“别人家的孩子”


节目第一期“别人家的孩子”一段,初一女生璟颐,说妈妈总喜欢将自己和好朋友——一个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的女生相比。她说:“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妈妈回答,老说别人家的孩子是因为她知道璟颐的性格,收到了太多夸奖会飘,所以要时不时“打压”一下。但璟颐表示,自己不适合激将法。

高三毕业生特辑中,李星燎说,小时候妈妈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独自去广东工作、创业,从童年开始就长期不在身边。

同学都不喜欢父母管自己,李星燎很羡慕,妈妈常对他说“儿子,你可以的”或“儿子,你是男子汉啦,自己可以做到的”。但他说出自己的心声:“妈,我不需要这些遥远的助威,只需要你的陪伴。”

以上这些节目通过多方探讨,横向对比的方式,都很好地实现了在社会忽视但重要但议题上呈现沟通。

无论是父母催婚,夫妻相处,还是孩子教育,通过综艺节目展开话题都显得有意义的同时不失趣味。我想作为普罗大众,我们也需要更多这类制作精良的节目来给予我们对生活议题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节目   闺女   议题   剪辑   横向   美文   亲子   嘉宾   子女   主持人   矛盾   爸爸   形式   父母   我家   妈妈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