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2021年10月9日

我们的精力来源于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这四个方面,通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让我们的精力保持源源不断,做事也更有激情和创意。

先说说体能精力。

体能精力为我们的身体增加动能,也是其他几方面精力源的基础。

从实际生活来看,精力储备主要包括我们的呼吸方式、进食的内容和时间、睡眠的长短和时间、白天间歇恢复的程度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

它不仅是敏锐度和生命力的核心,还影响着我们管理情绪、保持专注、创新思考甚至投入工作的能力。

但它也往往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常常熬夜,不吃早餐,中午也随便凑合一顿,到了晚上,终于有时间了,于是大快朵颐,吃得丰盛一些。

到了第二天早上起床,还不觉得饿,于是继续不吃早餐,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强体质,完美身材,可是总也找不出时间进行锻炼。

所以当我们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加油,就要先从体能管理开始。

既然体能管理包括呼吸、吃饭、睡眠、白天间歇休息和健康的身体,我们就先从呼吸开始。

如果我们没有被食物噎住,或患上肺气肿,不会觉得呼吸有多么重要。

腹式呼吸是我们应对焦虑和愤怒最简单的方法。延长呼气时间有利于精力恢复。

三次一组吸气、六组一次呼气可以使体能、思维和意志平复下来。

最有利于人们专注和平缓心情的冥想,就是从呼吸开始做起的,只需要关注呼吸,通过锻炼就能够进入到冥想状态里去。

体能来源的第二个方面是饮食。大部分人为了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早餐就不吃了,但是经过一晚上8-12个小时的消耗,就算你不饿,早起时也是最需要补充血糖的。

经过研究,我们体能恢复需要3个小时左右进行一次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少食多餐。

两餐之间的零食热量应该控制在100至150卡路里之间,并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坚果、葵花籽、水果或者能量棒。

另外,多喝水也助于健康和长寿。适当的多喝水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睡眠占用了我们人生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它也是增强体能的第三个方面。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使我们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没有激情,也容易引发事故。

切尔诺贝利、埃克森·瓦尔迪兹、博帕尔和三里岛事件,都是发生在半夜,多数情况下是值班人员已经长时间工作,并且睡眠不足引起的。

所以充足的睡眠不仅是我们身体的需要,也是我们成长与修复的必要阶段。

研究发现,我们的睡眠是有周期的,每个周期的时间大概在90分钟到120分钟,当我们在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就会感觉神清气爽,如果在睡眠周期中间被闹钟叫醒,会觉得困意十足,无法起床。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在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这样无须闹钟就可以叫醒自己。

只有晚上有睡眠是不够的,在白天我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工作90分钟左右,可以让自己暂停一下,稍作休息,再继续工作。

如果有可能,每天在下午3点左右可以睡半个小时左右,因为这个时间是人们能量最低的时候。

如果下午3点不能休息,那午饭后也要抽出时间休息,这样才能在下午进行有效的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功,适当休息反而让你工作起来更高效。

让我们体能恢复的最后一项是体育锻炼。每周保持三到四次的锻炼可以提高我们面对压力的能力。

研究表明,间歇训练优于持续的训练。

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训练,比短跑、爬楼梯、骑自行车甚至举重。

这样的间歇性训练,可以增大精力的容量,使身体可以承担更多压力,并且更高效地恢复。

对需要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来说,日常锻炼尤其显得重要。缺乏锻炼会让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面对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能力下降。

要想我们精力能够轻松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们就要先打好精力管理的基础,这样我们才能在情感、思维和意志上保持平衡,迎接更多的挑战。

其实做到这些,也并不难,只需要我们养成习惯而已,改变习惯就能让你精力充沛,每天活力满满,为何还要陷入到原来那种无序状态里去呢?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体能管理成为你的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帕尔   瓦尔   体能   高效   美文   周期   早餐   意志   睡眠   精力   白天   呼吸   思维   身体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