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现代教育改革大潮中,出现了许多的教学模式:如学案导学法,四步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等等。他们都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教师们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却没能很好地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教学环节过于烦琐,教学内容过于芜杂;学生原本自学就能掌握的东西,老师也要对其“三说四道”,冲淡了文本的重点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是不仅让教师们抱怨“课时量少”、“教材容量大”,而且也给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课外负担,如课前一定要预习,课后一定完成多少多少的作业。过重的课外负担,直接导致了学生们潦草应付作业甚至厌学的恶果。初中三年,教师们辛苦,学生们辛苦,但我们的“收获”却让人“惨不忍睹”——初中毕业,学了九年的语文,而字体写得歪歪扭扭者,错字别字百出者,词不达意、语句不通者,比比皆是,真让我们辛苦的老师们汗颜!而当今学生的状况却是:爱好兴趣广泛,课余生活丰富,很难再如老师们所愿的那样一头扎在书堆里。对这种现象,不少人归之曰:厌学!基于此,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训练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与学习的效率。既让教师们不再有“课时量少”与“教材容量大”的矛盾,又减少甚至消灭学生课下埋头苦学的时间,让学生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业余爱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具体目标如下:

(1)研究解决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2)研究解决“简明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3)研究解决“简明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如何使学生“高效学习”的问题,从而“解放”学生,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

(4)研究解决各种体裁的文本如何进行“简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基本框架。

(二)本课题的意义: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

(1)当下,老师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谓是煞费了苦心——课前预习学案、课后提升作业、周日复习作业、假期巩固作业、超前预习作业等等,恨不得把孩子们吃喝拉撒的时间都埋在作业堆里,但结果非但不理想,而且还造成了孩子们的厌学情绪,造成了孩子们为应付作业而养成的字体潦草、无暇读书甚而厌憎读书而造成的知识面狭窄等等素质的下降。

(2)“简明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任务消化在45分钟的课堂里,不再额外地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减少甚至消灭了学生课下埋头苦学的时间,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既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又有利于他们厌学情绪的释放,最大可能地减少了辍学现象的发生。

(3)“简明教学”高效课堂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解决了“课时少”“教材容量大”的矛盾。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新课程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高效   简明   课堂   厌学   作业   课后   课时   课外   素养   美文   课题   语文   理论   模式   时间   报告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