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别人叫自己“奸雄”

提起曹操,很多人脑海里首先闪现出来的可能就是“一代奸雄”,这个似乎不太好听的名号究竟是何人、何时给他“扣”上的?现在有学者考证出来,这顶大帽子居然是当年曹操自己跑上门求着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给自己“戴上”的,而且戴上之后他还挺高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在斗争中学会斗争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中常侍,同时还是地位比较高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

曹操求别人叫自己“奸雄”

曹操的家族从血缘关系上来看,并不姓曹,他随的是宦官的姓。他的家族只能追溯到他的父亲曹嵩,再往上就不可考了。有人说他是夏侯氏的后代,不过没有确切的证据。总之,曹操是生在一个大宦官家里,而当时的宦官是很了不得的,把持朝政,呼风唤雨,不要说朝臣,就是皇帝,也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可以想象他会学到什么东西——玩弄权术肯定是高明的,阴险狡诈肯定是上乘的,在斗争中学会斗争,耳濡目染,近墨者黑。

曹操从小很机灵,是个有天赋、高智商的人。说他有权术,放纵不羁,这应当是后天学来的,因为他生在那个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环境里。他的生活应该是富足的、无忧无虑的,他的志向就是政治军事斗争,用当时的话说,就是要干安天下或乱天下的事。

与贵族集团交好

曹操这样的人,当时并不被人重视。也可以想象,生养在一个大宦官家庭里的他,虽然巴结他的人很多,但也是被人瞧不起的,特别是那些所谓儒士名流,更是看不起他。


曹操求别人叫自己“奸雄”


世人不看好他,但在上层圈子里头,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非同一般。这两个人都非同小可,太尉是朝中高官,而这里单点出南阳人,是因为南阳人在东汉是贵族集团,东汉政权就是以刘秀为代表的南阳大地主集团建立的,所以南阳人是当时最牛的人,说出话来,也是分量极重。这两个人除了身份高贵外,也真是慧眼识英雄。正是他们的鼓励、推荐,包括舆论宣传造势,才使曹操的志向越来越大,名气越来越响,势力越来越大。

一语惊醒梦中人

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就要乱了,不是治世的人是不能拯救的,能安定天下的人,也许就是你了。这句话可不得了,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向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托付这么重大的事情,那该是多么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

何颙见到曹操也说,汉室将要灭亡,安定天下的人,一定是你了。这比桥玄更肯定。桥玄说的是“也许,而何颙用的是“一定”。这两个人都不是简单或随便说说而已,而是用实际行动来为曹操的成名成才创造条件。

舆论的力量也是很大的,而这个舆论就是士大夫的口头传播,特别是一些所谓名士风流人物的口头传播。刘备的重仁义、关羽的忠勇、诸葛亮的大智,都是这些人传播的,包括曹操以后所用的一大批高级谋士,多是根据这些人的传播而被曹操发现聘请来的。

古时也需“排行榜”造势

桥玄为了使曹操扬名,就对曹操说,你现在名气还不大,应该赶快结交许子将。许子将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有这么大能耐?现在看来,不可思议,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就是现实。不是权力大就掌握真理,而是社会名士说谁好,谁就好;说谁坏,谁就坏。


曹操求别人叫自己“奸雄”


许子将名叫许劭。他善于待人接物,能辨别人的品行能力,他和他的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人物进行深刻评价,每个月总要变换品评的题目,因此在汝南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有一个自发的民间社团——评论社会人物的社团,而且这个社团的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是一言九鼎,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一个人一夜名裂。

逼名士给自己戴上“奸雄”帽子

曹操按照桥玄的指导来拜见这个许劭,请他也给自己品评品评,造点舆论。许劭从心眼里看不起曹操的为人。原因可能与曹操的家庭出身有关,在当时唯身份论、门第观念是相当突出的。所以许劭不回答,就是置之不理,不想评价你这样家庭出身的人。

但曹操就是曹操,强逼着许劭回答。在曹操的逼迫下,许劭给曹操下了一个评语,说:“你呀,是个治国的能臣,又是个乱世的奸雄。”曹操对这评语很满意。

“能臣”“奸雄”的帽子也就从此戴上了,而且一戴就是千年之久,谁想摘还真摘不掉。

(作者:吉炳轩 )

(云游鸟摘自《疯狂阅读•高中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奸雄   南阳   权术   太尉   宦官   名士   东汉   美文   名气   舆论   社团   很大   人物   家庭   社会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