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光环下的争夺——读《莎士比亚全集4》感悟

为什么会命名《光环下的争夺》?在整本《莎士比亚全集4》中,都是围绕英法所发动的战争来描述。尽管书中内容主要以争夺王位为主,但不得不从中看出这些所谓的光环之下,隐藏的私欲、权利争夺为此所付出的争端,甚至生命洇染两国土壤中。

「读后感」光环下的争夺——读《莎士比亚全集4》感悟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以及爱德华三世,四个章节故事构建出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故事和情节人物,但他们间都是那么紧密结合并连贯一起。

四个故事都是在两个国家中发生,而主要人物都有从某种或远方的血缘中贯穿。可以说,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亲戚关系,可由于权力和地位争夺,他们又都成为敌人。尽管血缘在他们之间流淌,但权欲将之覆盖淹没。

故事从亨利四世开始,作为儿子也就是未来的亨利五世在故事中英勇矫捷,不畏惧牺牲的争斗直至胜利,充分表现出他的智慧、勇猛和豁达。

剧情描述并不是从一开始进行赞扬,而是把这位未来的亨利五世描述为胆小、无智的小混混,特别是曾经与一群猪朋狗友联合抢劫,殴打法官等劣迹来向观众展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但就在国家安危时,这位一向恶作剧的人却痛改前非,真有点印证“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一句名言。

「读后感」光环下的争夺——读《莎士比亚全集4》感悟

的确是这样,在亨利五世中,作者对主角的描述是那么的丰功伟绩,那么善待平民。

叙述亨利五世时,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内容较多,为便于观众理解,作者在每一幕前加了一段前言介绍,以便于观众更直接和了解内容。

文中对亨利五世的赞美写得气魄干练如“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的弃旧图新,像一股猛烈的激流奔涌而来;把种种罪过荡涤一空;也从来没见过九头蛇一般执拗不驯的脾气,这么快一下子就全部销声匿迹,像我们这位国王”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充分说明这位国家受到人们的爱戴。

但接着他的儿子也就是亨利八世在描述中并不是称得上一位好国君,偏听谗言、误杀直臣,在晚年时期才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悔过。可他的女儿,就是现如今的伊丽莎白女王却是拥有福气和长寿的人。正如现实版的英国女王。

「读后感」光环下的争夺——读《莎士比亚全集4》感悟

“它定会兴盛,并且像高山上的松柏一样,把他的枝叶伸向他周围的平原。”传说中故事与现实中的故事本就是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所谓的文学来至于民间,的确是这样的道理。书中的故事如同叙述一个民间的故事,所有亨利家族,爱德华家族都是在延续一个生命,他们中的帝王经历或所掠夺来到财务,在各个子孙中延续,然而,这些外在的物品又在他们后人间,后后人间传递,你抢过来,我夺过去。

无外乎一个字“利”,所有的出发点围绕这个字进行。同时也付出惨痛代价。因为“利”字的周围,布满了陷阱和血泊。追溯历来朝代,各类战争都有血的代价。但如今,血的代价延伸上一层,那就是无声的贸易之战,尽管看不到硝烟,但里面的争夺也脱离不开利益的因素。

光环下的争夺就是一场战争,这也符合人类进程史的正常发展,世间弱肉强食的规律。

作者简介:

笔名添翼。代表作散文集《似水柔情》。作品《木凳》获全国第五届“书香三八”征文一等奖;《飘扬,五星红旗》获重庆市能源工会“我和祖国共成长”微故事一等奖;《使命》获重庆市首个“中国医师节”(记者、作家组)三等奖;《光明使者》获“电力故事 家国情怀”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奖等国家级、市级奖项。作品刊登《脊梁》、《城市地理》、《贵州民族报》、《新女报》、《重庆晚报》等报刊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莎士比亚   国君   英法   光环   伊丽莎白   爱德华   弃旧图新   亨利   重庆市   读后感   血缘   美文   全集   代价   观众   故事   国家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