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人性中的美与丑》——读《莎士比亚全集6》感悟

文/添翼

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在深讨人性,讨论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丑?

「读后感」《人性中的美与丑》——读《莎士比亚全集6》感悟

其实,在人性中无非就是两面来划分人性的善与恶,可是在现代人性评议中,人就是一个多体,一个由许多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人、人心、人性,所以单一去评判一个人的好与坏,善与恶,都是出于自己的位置和所接受的思想和领悟。

再确切一点,就是人没有好与坏之分,而是在一个道德界线中去分辨是否触碰与坚守。

人心叵测是长久以来最常见的评说,因为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受的事物也不同,人的好坏界定就都不同。有些人看是冷酷,可心中热诚实;有些人看是柔弱,其实内心强大,在外形与内心不一致或语言与行动不统一时,人们往往通过自己的判断来下结论,这样就在一个不合理或不确切的情况下忽视了真实存在性的价值和认知。

人,是多面体。在莎士比亚作品中,都在告诉我们人的善恶,这是一种常态,也在表面人性自私。就拿这本书中的《雅典的泰门》来说,一向慷慨无私的泰门在一次次豪放施舍和帮助他人下,逐渐失去自己的财富和家业,最后沦落得欠下无数债的穷人。

往日密切相关的人,突然间换掉笑容,讥讽、辱骂…各式各样的方式对待泰门。没有丝毫顾及往日情分和友谊中,甚至身上还穿着泰门曾经施舍的宝物,吃着用着曾经泰门拿出的钱财。人,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野兽,可能有时比野兽还残忍无情。

「读后感」《人性中的美与丑》——读《莎士比亚全集6》感悟

但泰门认识到曾经一切只是一场空虚时,他最疼恨的就是人,甚至还包括自己。如果不是自己的愚钝,早该顾忌人情的虚伪。可泰门却是用自己的一生悔恨来告诫旁人,人的残忍和自私。

人以孝为先,“孝”至古以来都被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品质标准之一。可真正的孝是什么?恐怕至今都有人争辩,我也会有父母的人,在善待父母老人中,会发现并不是你提供吃,穿就是一种孝道的表现,当然,在最基本的吃穿上,我们必须保证老人所需所要的物质。但这仅仅物质还不够,而且在仅仅的口头上去赞美爱某某老人时,也是不够。

《李尔王》中告诉我们,孝不会索取,不是虚假,而是真心实意从心中发出的那一份爱。文中三个女儿各有所思,大女儿,二女儿为了权力和金钱,用甜蜜语言获得父亲的馈赠和权利,可小女儿却用一句实话,非但没有得到父亲的恩赐,还因此被迫离。真相往往在一切顺意时呈现出来。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无权,无钱的年迈父亲,三女儿却在这时候回到父亲身边。虽然最后事情揭露出来,可善良的三女儿还会被自己的姐姐们下令杀死。

也许善良的代价就会残酷的杀害。

可在每一位看过该故事的人来说,苍天是否那么绝情和冷漠。

「读后感」《人性中的美与丑》——读《莎士比亚全集6》感悟

尽管作者编写这样的故事,是告诫人以善对孝的道理,可直到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又有多少人可以完完全全用心,去坚守。

又一本莎士比亚全集阅读完,越来越感觉在,在莎士作品中,更多谈到的是人和人性的问题。也许无论是过去几百年,或是现在科技化,人性一直是值得探索与解答。

作者简介:

笔名添翼。代表作散文集《似水柔情》。作品《木凳》获全国第五届“书香三八”征文一等奖;《飘扬,五星红旗》获重庆市能源工会“我和祖国共成长”微故事一等奖;《使命》获重庆市首个“中国医师节”(记者、作家组)三等奖;《光明使者》获“电力故事 家国情怀”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奖等国家级、市级奖项。作品刊登《脊梁》、《城市地理》、《贵州民族报》、《新女报》、《重庆晚报》等报刊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莎士比亚   顺意   人时   雅典   人心叵测   人性   重庆市   读后感   美文   野兽   确切   往日   残忍   全集   父亲   女儿   故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