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从古至今,中国作为教育大国,人们一直遵从“学无止境”的主流思想,推崇终生教育。


在现代社会,国家更是大力推行教育。为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有学可上。在国家推行人才发展的这条道路上,同时也衍生了一大批努力推行教育,扎根偏远地区不畏岁月艰苦的支教者。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01

远离家乡,奔赴远方


杨明,浙江杭州青年。

2009年,他辞去高薪工作,毅然奔赴贵州偏远山区学校支教,如今已有11个年头。从参加企业组织的支教活动开始,传播教育的信念就在他的心里扎根驻营,而后主动考取特岗教师,选择奔赴更遥远更偏僻的山区传播知识。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泥泞的交通,崎岖的山路,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阻碍他想让孩子收获知识的心。他选择正视现状,立足于此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努力承担起黔西县深度贫困村的教育事业。


2018年,黔西县深度贫困村新合村和熊洞村分别设立了两所幼儿园,而杨明则同时担任这两所幼儿园的老师。他说:“这是深度贫困中的深度贫困,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这里原本没有幼儿园,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很早就接受早教而言,这里的孩子只有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会被送进学校接受教育。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两所幼儿园之间相隔20公里的山路,而杨明则日夜往返于这两所幼儿园之间,只为让孩子接受该有的教育。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凌晨四点起床,挑水做饭,而后去上课。夜晚批改作业,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晚上打着手电筒去家访。


2012年他考研成功,却因孩子的需要而放弃读研的机会。杨明11年的青春就这样挥洒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放弃了成就自己的机会却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世界。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02

挥洒青春,收获热爱


杨明的付出是辛苦的,但他的收获如他所言:“这一切都值得!”

一开始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都比较薄弱,奔波于生计的他们并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在杨明的努力之下,孩子们都走进了学堂,接受教育。他们会读书、写字、绘画、唱歌等等。走在校园里,时常听到一声声稚嫩的问候:“杨明老师好!”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从前,适龄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待在家里玩泥巴,没有得到系统的教育,幼儿园的建立帮助这些贫困家庭更好地生活,孩子接受教育,父母也有时间去为家庭的生存奋斗。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都在知识的乐园里畅游,杨明总是给孩子们带去一个个新奇的玩具,撬动孩子们接受新知识的脑海,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学习知识的欢乐。他们也深知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开始对未来的世界有了憧憬,对未来有了期待,他们的眼里有了知识的光。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学校变多了,操场变大了,教室宽敞了,杨明的头发也白了,但孩子们的世界变了,这里和11年前不一样了,而20年后会有更大的不同。传播教育的信念,在岁月中愈行愈稳,而杨明对孩子们教育的担当被打磨得坚如磐石。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03

天下之大,处处有师


像杨明一样,为偏远地区的教育奉献青春的人还有许多。


杨晓龙,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这个出生于1992年的小伙子,已经做了近8年的川藏支教老师。在朋友和家人眼中,杨晓龙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当同龄人都在办公室为生计为房贷奔波的时候,杨晓龙却已经连续多年在西藏和四川贫困地区支教。


他说:“总感觉自己要和别人的青春不一样,所以选择了不一样的路。”他给藏族的孩子教授汉语,与他们分享自己在全国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杜孟清是一名90后,2019年4月他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奉献的坚定信念和热忱之心,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麻栗坡县麻栗镇盘龙小学开启了自己的支教之路。陌生的环境、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急待沟通了解的孩子,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考验与挑战。尽管忐忑,但是心中有坚定信念。他说:“选择了边疆,就选择了奉献。”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还有一名老师,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李莎是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2019年7月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今年5月10日,李莎在回学校参加会议的途中发生意外,不幸罹难,年仅22岁的生命从此长眠在大山深处。

她从大山走出来,又选择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大山的孩子们。

李莎父亲李明凯说:“从来没向我诉过苦,独立自强有担当,我觉得她在西部支教一生无悔。”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04

甘之如饴,当责一生


一片树叶落到一小块土地上,努力扎根,默默滋润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一个支教老师就是这片树叶,轻轻地飘落到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身边,默默地燃烧自己的青春,传递孩子爱与知识。


所有的支教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所有孩子有书可读,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伸手即可触碰外面的世界。”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他们是光,照耀着孩子的天地;他们是风,让孩子感受着知识的欢乐;他们是雨,滋润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也许这一生很漫长,漫长到可以支教几十年甚至一生,也许这一生很短暂,短暂到几十年的光阴转眼间就消失不见,但无论是长长的一生还是短短的一生,都是这些支教老师为自己的人生、为社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当责的体现。


他们坚定不移地为支教事业做贡献的信念,他们想让每个孩子都有书可读的目标,他们面对环境艰苦敢于直面现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当责”的体现。


当责|浙江小伙放弃高薪工作千里支教11年,他说一切都值得


《当责领导力®》中有两句话:“当责,就是答案!”以及“人人有当责,事事有结果!”这世上所有支教者便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责”,诉说着“当责,就是他们的人生答案”,他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人人有当责,事事有结果”!


《当责领导力®》,一门只要学了就能终生受益的课程。不仅适用于生活,还适用于工作及企业管理,历经近30年的锤炼,经过106个国家、23种语言、1000多家企业反复验证。

通过帮助客户定义关键目标,塑造文化信仰®,解决当责差距。同时它还通过显著提高员工参与度、激励创新、改进跨部门协作、培养具有当责意识的领导者等,帮助客户实现其使命。


人人有当责,事事有结果!点击下方,了解更多!领取《当责领导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黔西县   浙江   偏远   小伙   美文   事事   贫困   幼儿园   深度   信念   高薪   努力   老师   青春   孩子   学校   知识   国家   工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