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民以食为天。人有一日三餐,一顿不吃饿得慌,饿三天肚子受不了,七天不吃一命休。

  自古治国者无不尊崇以下定律:粮食定,天下定。仓廪实而知礼节,吃不饱饭要造反。

  粮食问题事关天,因此它也成为一种战争武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断,仗就没法打了。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国“遮绝赵救及粮食”,赵军立刻慌了神,可怜四十万大军被坑杀;三国时曹袁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乌巢粮草,结果袁军乱作一团,曹操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近一些的,1948年国共两军对阵长春,解放军对长春守敌围而不打,城内粮食短缺,国民党士兵肚子贴到了脊梁骨,无心恋战,一股一股地溜出城投降,三个月就溜出来一万五千人,国民党动用十多万劳力花巨资建造的军事要塞不攻自破,守将郑洞国眼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率10万部属无奈地放下了武器。

  当然,也有遭围困而岿然不动的,能够活下来的,比如碰上毛主席那样的主。

  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国民党搞反共磨擦,本来讲好的经费给中共停发了,还言而无信,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企图把中共困死。情势严峻到什么程度呢?用毛主席的话说是: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不能坐以待毙啊,毛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建立公营经济,创办自给工业,军队、几万机关学校人员,垦荒种田,织布纺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一切可能地方,一切可能时机,一切可能种类,必须发展人民的与机关部队学校的农业、工业、合作社运动,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解决吃饭、穿衣、住屋、用品问题之全部或一部。”歌曲《南泥湾》里唱的著名的三五九旅,“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不但实现了粮食经费完全自给,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石。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国民党的顽固分子天天都在等待着边区“塌台”,觉得边区的建设是无希望的,边区的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对此,毛主席很不屑地说:

“对于这种人,我们用不着和他们辩论,他们是永远也看不到我们‘塌台’的日子的,我们只会兴盛起来。”

  被围困的陕甘宁边区挺过来了,因为围困碰到了毛主席,他们没搞清楚毛主席是反围剿的高手。

  其实认为毛主席挺不过粮食关的大有人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便是有代表性的一个。

  在人民解放战争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际,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他的潜台词是说: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对这个美国人所说的这些“神话”,毛主席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进行了反击,他说:

“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然而,共产党承继的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到处都是赤贫、混乱和饥饿。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摊子,一张白纸,一种考验。一副沉甸甸的重担压在毛主席的肩头。他说:

“有三种东西即粮食、棉花、煤油,这是几十年来人口货的大宗,中国的外汇主要买这些东西。只有这三样东西靠自己,经济建设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在今天革命已经胜利、土地改革已经完成之后,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关心农民的疾苦,改正我们的错误和缺点,从发展生产的环节上,去逐步地改善农民的生活,农民就会不能忍耐,不能原谅我们,就会要损害工农联盟。我们的农业水平还是非常低劣,农民的生活还很贫困,农产品还远远不够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农民不但基本上没储粮,而且每年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贫苦农民缺少食粮,要闹春荒夏荒,此外,国家的粮食储备也还很少,我们国家还经不起一个较为严重的灾荒。”

  “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 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亿人口就稳定了。”

  “现在主要是三件事,一为粮,二为钢,三为机械。粮食是救命菩萨,钢铁是制造机械的材料,没有这两项不行。”

  为了多产粮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毛主席把重点放在了这些方面:

  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在农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变个人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实行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

  实施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提倡科学育种选种,改进耕作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毛主席自己带头钻研农业科学技术,提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科学管理方法,被人们称为“农业八字宪法”,在相当程度上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全面开展水利建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指导思想,大兴水利,治河筑坝,修建水库,挖井修渠,建立了完善的农田灌溉网络,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建立正确的粮食导向。“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藏粮于民,藏富于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以粮食为第一要务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全国人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粮食制度。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了“供求平衡”、“统购统销”制度,对粮食的产、供、销进行宏难管理,避免粮食赤字和粮食浪费,确保粮食利用的科学化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对自然王国的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摔过跟头,吃过苦头,被人们称为“三年自然灾害”的便是,老百姓粮食出现了缺口,中国开始了进口粮食以解燃眉之急的历史。

这次教训之后,经过一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粮食生产整体上逐步恢复了增长。1976年全年产粮2863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粮食305公斤。

  对粮食进口,毛主席是什么态度呢?如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主张进口的。

  1965年10 月 12 日 ,他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粮食问题,他插话说:“现在是要南粮北调,南粮不北调也不行。还有一个外粮中调,哪一天能做到一颗粮食也不进口了。”

  毛主席持有的这种态度,还是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的。他说过:

什么都靠外国顾问,什么都要进口,我看不是个办法。”

  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的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自给,也就是说,中国人能够在不通过进口的基础上,也不至于吃不上饭了。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四点七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八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1975年9 月 15 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会上发表的讲话中也说:

“二十五年来,在农业方面,我们由过去旧中国的半饥饿状态做到了粮食刚够吃,这件事情不可小视,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

  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在封锁中、在人口几近翻番的基础上做到的,中国解决了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正应了当年毛主席对艾奇逊的那句豪言:“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也宣告了当年艾奇逊那套反革命理论的彻底破产,艾奇逊地下有知,当破帽遮颜了。

毛主席无比重视粮食自给,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毛主席为我们打下了厚实的粮食基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粮食思想,那就是粮食安全,粮食自主,“粮食是救命菩萨”,“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毛主席说的这些朴实的话语,藏着一番治国的大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陕甘宁边区   粮食   中共中央   人民公社   边区   反革命   粮草   美国   国民党   美文   中国   手里   重视   人口   农民   制度   农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